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動力設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包括裝置本體,裝置本體的左右兩端均呈開口狀,裝置本體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將裝置本體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分為吸聲區、消聲區和隔聲區,吸聲區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吸聲面板,吸聲面板靠近吸聲區內壁一側的表面上固定安裝有雙面膠帶。該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使動力設備在使用的時候能夠將產生的噪音通過重重結構對其逐漸減弱,從而使得設備的工作效率能夠得到提升,并且使得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也得以提高,從而使得工作人員的心情和身體健康都能得到改善,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動力設備
,具體為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
技術介紹
動力設備是將自然界中的各種潛在能源予以轉化,傳導和調整的設備。即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它能把大自然的潛能轉化為機械能,再把機械能轉化電能,以及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體系。而最常見的動力設備有蒸汽鍋爐、蒸汽機、柴油機、發電機等裝置。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動力設備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會從出風口發出極大的噪音,不僅影響了設備的工作效率,并且過大的噪音還會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具備能夠降低動力設備的噪音的優點,解決了目前市場上的動力設備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會產生極大的噪音,不僅影響了設備的工作效率,并且過大的噪音還會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能夠降低動力設備的噪音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左右兩端均呈開口狀,所述裝置本體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將裝置本體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分為吸聲區、消聲區和隔聲區,所述吸聲區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吸聲面板,所述吸聲面板靠近吸聲區內壁一側的表面上固定安裝有雙面膠帶,所述雙面膠帶遠離吸聲面板的一側與吸聲區的內壁粘性連接,所述吸聲面板的表面開設有吸聲孔,所述消聲區底壁的兩端均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消聲箱,所述消聲箱的左右兩端分別開設有進口和出口,所述消聲箱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導流裝置和消聲裝置,所述導流裝置和消聲裝置在消聲箱中呈對稱分布,所述隔聲區的表面套接有隔聲套,所述隔聲區右端的開口處固定安裝有隔聲片,所述隔聲片的表面開設有出風孔。優選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表面均呈網狀,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棉纖維紡織物。優選的,所述導流裝置和消聲裝置的形狀大小均相同。優選的,所述進口的直徑大小與出口的直徑大小相一致。優選的,所述導流裝置和消聲裝置均包括螺旋狀金屬片和通管,且導流裝置的通管與消聲裝置的通管分別與進口和出口相連通。優選的,所述吸聲面板的厚度大小是雙面膠帶厚度大小的兩倍。(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通過吸聲面板、消聲箱和隔聲套之間的相互配合,并且結合隔聲片的使用,使得該動力設備在使用的時候能夠將產生的噪音通過重重結構對其逐漸減弱,從而使得設備的工作效率能夠得到提升,并且使得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也得以提高,從而使得工作人員的心情和身體健康都能得到改善,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該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通過設置支撐桿,能夠對消聲箱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從而使得消聲箱的穩定性得到提高,并且大大提高了消聲箱的工作效果,通過設置出風孔,能夠在隔聲片進行隔聲的時候使得動力設備中的熱量可以順暢的排散到外界,從而大大提高了該裝置對動力設備作用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正剖圖。圖中:1裝置本體、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吸聲區、5消聲區、6隔聲區、7吸聲面板、8雙面膠帶、9吸聲孔、10支撐桿、11消聲箱、12進口、13出口、14導流裝置、15消聲裝置、16隔聲套、17隔聲片、18出風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裝置本體1的左右兩端均呈開口狀,裝置本體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表面均呈網狀,使得動力設備中的熱量能夠在降噪裝置中順暢的從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中向外界排出,且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棉纖維紡織物,能夠對設備產生的噪音起到一定的吸音作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將裝置本體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分為吸聲區4、消聲區5和隔聲區6,通過層層結構,使得設備產生的噪音能夠最大限度的被吸收或消除,從而使得工作環境更加美好,從而使人們的心情和身體健康也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吸聲區4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吸聲面板7,吸聲面板7靠近吸聲區4內壁一側的表面上固定安裝有雙面膠帶8,能夠防止吸引面板7出現掉落的情況,雙面膠帶8遠離吸聲面板7的一側與吸聲區4的內壁粘性連接,吸聲面板7的厚度大小是雙面膠帶8厚度大小的兩倍,吸聲面板7的表面開設有吸聲孔9,消聲區5底壁的兩端均固定安裝有支撐桿10,能夠對消聲箱11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從而使得消聲箱11的穩定性得到提高,并且大大提高了消聲箱11的工作效果,支撐桿10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消聲箱11,消聲箱11的左右兩端分別開設有進口12和出口13,進口12的直徑大小與出口13的直徑大小相一致,消聲箱1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在消聲箱11中呈對稱分布,使得噪音能夠通過導流裝置14順利進入到消聲裝置15中,從而使得噪音能夠被有效的降低,從而使得動力設備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均包括螺旋狀金屬片和通管,且導流裝置14的通管與消聲裝置15的通管分別與進口12和出口13相連通,螺旋狀的金屬片能夠對噪音起到有效的緩沖和減輕效果,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的形狀大小均相同,隔聲區6的表面套接有隔聲套16,隔聲區6右端的開口處固定安裝有隔聲片17,隔聲片17的表面開設有出風孔18,能夠在隔聲片17進行隔聲的時候使得動力設備中的熱量可以順暢的排散到外界,從而大大提高了該裝置對動力設備作用效果。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專利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1)的左右兩端均呈開口狀,所述裝置本體(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將裝置本體(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分為吸聲區(4)、消聲區(5)和隔聲區(6),所述吸聲區(4)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吸聲面板(7),所述吸聲面板(7)靠近吸聲區(4)內壁一側的表面上固定安裝有雙面膠帶(8),所述雙面膠帶(8)遠離吸聲面板(7)的一側與吸聲區(4)的內壁粘性連接,所述吸聲面板(7)的表面開設有吸聲孔(9),所述消聲區(5)底壁的兩端均固定安裝有支撐桿(10),所述支撐桿(10)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消聲箱(11),所述消聲箱(11)的左右兩端分別開設有進口(12)和出口(13),所述消聲箱(1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所述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在消聲箱(11)中呈對稱分布,所述隔聲區(6)的表面套接有隔聲套(16),所述隔聲區(6)右端的開口處固定安裝有隔聲片(17),所述隔聲片(17)的表面開設有出風孔(1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動力設備出風口降噪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1)的左右兩端均呈開口狀,所述裝置本體(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將裝置本體(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分為吸聲區(4)、消聲區(5)和隔聲區(6),所述吸聲區(4)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吸聲面板(7),所述吸聲面板(7)靠近吸聲區(4)內壁一側的表面上固定安裝有雙面膠帶(8),所述雙面膠帶(8)遠離吸聲面板(7)的一側與吸聲區(4)的內壁粘性連接,所述吸聲面板(7)的表面開設有吸聲孔(9),所述消聲區(5)底壁的兩端均固定安裝有支撐桿(10),所述支撐桿(10)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消聲箱(11),所述消聲箱(11)的左右兩端分別開設有進口(12)和出口(13),所述消聲箱(11)的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裝有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所述導流裝置(14)和消聲裝置(15)在消聲箱(11)中呈對稱分布,所述隔聲區(6)的表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廣山,
申請(專利權)人:張廣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