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包括基板、卷繩輪、導向組件和彈性抵壓件,拉繩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繩輪的線槽內靠卷繩輪的一個端面的位置處,第二端自線槽引出并繞過導向組件后連接至窗簾的簾體;彈性抵壓件設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卷繩輪一側并彈性抵壓于卷繩輪線槽的拉繩引出位置的拉繩外側面上,卷繩輪旋轉時,拉繩在彈性抵壓件的作用下緊密貼合排列地逐層纏繞于卷繩輪的線槽內。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彈性抵壓件持續不斷地對引出位置的拉繩施加彈性壓力,促使拉繩能逐圈、逐層緊密規整地卷繞于卷繩輪的線槽內,同時受同一收線裝置控制的兩個或多個卷繩輪能同步收卷大概相同長度的拉繩,從而有效保證了窗簾的簾體不會出現歪斜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窗簾
,尤其涉及一種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
技術介紹
無操作繩窗簾是指窗簾的外部不需要用操作繩來供使用者拉動操作來控制窗簾的升降,而是通過在窗簾內部設有彈力裝置去完成拉繩的收卷,常見的無操作繩窗簾包括百葉窗、蜂巢簾和羅馬簾等,這些無操作繩窗簾都由至少兩條拉繩拉拽升降簾體,并在窗簾的上梁上設有收線裝置,驅動兩個或多個卷繩輪來收卷拉繩。圖1所示為現有的一種卷繩輪80,其主體部分呈工字型,拉繩5纏繞于卷繩輪80中部的線槽81內。對于這種工字型卷繩輪的窗簾,主要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自由卷線”,即對拉繩不加任何引導,拉繩容易雜亂無章地纏繞于卷繩輪上,從而會導致卷繩輪旋轉相同圈數時,每個卷繩輪上收卷的拉繩長度不一致,導致窗簾的簾體出現一邊高一邊低的歪斜現象;另一種工作方式是加設一個復雜的導線機構,卷繩輪每轉一圈,導輪機構就相應位移拉繩直徑的距離,但是,這種導線機構結構復雜,而且很容易損壞,成本高,可靠性差。圖2所示是市面上現有的一種卷繩輪90,在卷繩輪90的柱面上設有螺旋槽92,拉繩5即沿著卷繩輪90上的螺旋槽92實現收放,可以做到規整的卷繩效果,但是,這種卷繩輪體積大,在一些小型的窗簾上就無法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能規整地收卷拉繩,保證受同一收線裝置驅動控制的不同卷繩輪能同步收卷大致相同長度的拉繩。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包括基板、安裝于基板上的卷繩輪、導向組件和彈性抵壓件,拉繩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繩輪的線槽內靠卷繩輪的一個端面的位置處,第二端自卷繩輪的線槽引出并繞過導向組件后連接至窗簾的簾體;所述彈性抵壓件設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卷繩輪一側并彈性抵壓于卷繩輪線槽的拉繩引出位置的拉繩外側面上,卷繩輪旋轉時,拉繩在彈性抵壓件的作用下緊密貼合排列地逐層纏繞于卷繩輪的線槽內。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抵壓件為寬度與卷繩輪上線槽寬度相匹配的彈片,所述彈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上,另一端彈性抵壓于引出位置處的拉繩外側面。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抵壓件包括安裝于基板上的扭簧以及與扭簧的第一彈性臂相對固定設置的滾輪,扭簧的第二彈性臂抵壓于基板上對應設置的擋塊上,所述滾輪以其圓柱面抵壓于引出位置處的拉繩外側面,所述滾輪的寬度與卷繩輪上線槽寬度相匹配。進一步地,所述基板上安裝有一擺臂,所述擺臂的兩端各設有一軸桿,其中一端的軸桿可樞轉地安裝于基板上,且所述扭簧套設于該端的軸桿外部,扭簧的第一彈性臂抵壓于擺臂的靠第二彈性臂一側的側面,所述滾輪套設于擺臂另一端的軸桿上。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抵壓件包括安裝于基板上的扭簧以及與扭簧的第一彈性臂相對固定的抵壓塊,扭簧的第二彈性臂抵壓于基板上對應設置的擋塊上,所述抵壓塊抵壓于引出位置處的拉繩外側面。進一步地,所述抵壓塊上設有寬度與卷繩輪上線槽寬度相匹配的凸弧形曲面,所述抵壓塊通過所述凸弧形曲面抵壓于引出位置處的拉繩外側面。進一步地,所述基板上安裝有一擺臂,所述擺臂的第一端設有一軸桿并借助于所述軸桿可樞轉地安裝于基板上,而所述扭簧套設于所述軸桿外部,扭簧的第一彈性臂抵壓于擺臂的靠第二彈性臂一側的側面,所述擺臂的第二端設有所述抵壓塊。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抵壓件包括安裝于基板上的壓簧、安裝于壓簧和卷繩輪之間的銷桿以及用于限定銷桿行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一端設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寬度比限位槽主體部分的槽寬小,所述銷桿一端抵靠于壓簧上,而另一端自限位槽的槽口伸出抵壓于引出位置處的拉繩外側面,所述銷桿位于限位槽內的部分還設置有比所述槽口寬以防止銷桿完全從槽口脫落出的擋止部。進一步地,所述銷桿的抵壓拉繩的一端的寬度與線槽寬度相匹配并且為凸弧形曲面。進一步地,所述拉繩引出位置為拉繩引出端與卷繩輪的線槽的槽底面的切點位置或者為拉繩與卷繩輪的線槽中已纏繞的拉繩層的切點位置,彈性抵壓件對拉繩施加的彈性壓力朝向卷繩輪的線槽內部。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抵壓件的用于抵壓拉繩的一側表面還設置有軟性材料層。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專利技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采用彈性抵壓件彈性地抵壓于卷繩輪線槽的拉繩引出位置的拉繩外側面上,在收卷拉繩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對引出位置的拉繩施加彈性壓力,以促使拉繩能逐圈、逐層緊密規整地卷繞于卷繩輪的線槽內,從而可以有效保證了同時受同一收線裝置控制的兩個或多個卷繩輪能夠同步地收卷大概相同長度的拉繩,從而有效保證了窗簾的簾體不會出現歪斜現象。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靠性尚,成本低,能有效提升窗簾的品質。【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的一種卷繩輪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的另一種卷繩輪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沿圖6中的A-A面的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包括基板1、安裝于基板1上的卷繩輪2、導向組件3和彈性抵壓件4。拉繩5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繩輪2的線槽20內,具體地,拉繩5的第一端是設置于線槽20靠卷繩輪2的一個端面的位置處以保證拉繩能逐層地纏繞于卷繩輪2的線槽20內,而拉繩5的第二端自卷繩輪2的線槽20引出并繞過導向組件3后連接至窗簾的簾體(圖未示出),導向組件3可以包括導向柱30、導向輪32中的至少一種,在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僅采用了導向輪32 ;而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則同時采用了導向柱30和導向輪32,拉繩5的一端是先繞經導向柱30再繞經導向輪32,最后連接至簾體。所述彈性抵壓件4設置于基板1上并位于卷繩輪2 —側,所述彈性抵壓件4彈性抵壓于自卷繩輪2線槽20的拉繩引出位置的拉繩5外側面上,拉繩5在彈性抵壓件4的作用下緊密貼合排列地逐層纏繞于卷繩輪2線槽20內。在具體實施時,優選地,在線槽20中還未纏繞有至少一層拉繩時,所述拉繩引出位置為拉繩5引出端與卷繩輪2的線槽20的槽底面的切點位置,而在線槽20中已經纏繞有至少一層拉繩時,所述拉繩引出位置為拉繩5與卷繩輪2的線槽20中已纏繞的拉繩層的切點位置。優選地,彈性抵壓件4對拉繩5施加的彈性壓力經過卷繩輪2的圓心。所述彈性抵壓件4可以采取多種具有彈性組件來構成,圖3至圖6分別示出了四種不同的彈性抵壓件4結構。在圖3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抵壓件4為寬度與卷繩輪2上線槽20寬度相匹配的彈片,在基板1上設置有嵌槽10,彈片的一端卡嵌固定于所述嵌槽10內,另一端彈性抵壓于引出位置處的拉繩5外側面。當然,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彈片的第一端也可以通過螺釘、夾塊等各種常見固定方式固定于基板1上。優選地,所述彈片用于抵壓拉繩5的一側表面還設置有軟性材料層,通過如此設計,彈片在抵壓拉繩5時,軟性材料層會產生適當變形能更好地包覆住拉繩5,從而更好地限定拉繩5位置,更有利于規整地纏繞拉繩5。在圖4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抵壓件4包括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操作繩窗簾的收線機構,包括基板、安裝于基板上的卷繩輪和導向組件,拉繩的第一端固定于卷繩輪的線槽內,第二端自卷繩輪的線槽引出并繞過導向組件后連接至窗簾的簾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的第一端固定設置于線槽靠卷繩輪的一個端面的位置處;所述收線機構還包括設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卷繩輪一側的彈性抵壓件,所述彈性抵壓件彈性抵壓于卷繩輪線槽的拉繩引出位置的拉繩外側面上,卷繩輪旋轉時,拉繩在彈性抵壓件的作用下緊密貼合排列地逐層纏繞于卷繩輪的線槽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振邦,雷興邦,
申請(專利權)人:雷振邦,雷興邦,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