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鋁合金建筑模板保護裝置結構設計領域,具體是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包括方管勾,所述方管勾的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勾部,在所述勾部一側豎直設置有沿該側上下滑動的楔形壓板,所述楔形壓板與所述勾部貼合在一起,所述楔形壓板與所述固定端之間的距離隨所述楔形壓板的滑動逐漸增大或減小,所述固定端垂直固定設置有帶銷片的銷釘。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可靠,不必在鋁模板墻板上穿孔以避免對模板和墻體造成破壞,保持墻體整潔美觀、降低施工復雜性,提高施工效率,安裝和拆卸省時省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鋁合金建筑模板保護裝置結構設計領域,具體是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
技術介紹
在建筑領域,鋁合金模板因具有重量輕、重復利用率高、回收價值高、環境適應性強、防火性好、人工操作簡單、效率高、周期短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在鋁合金建筑模板拼接工作完成后,需要向兩層鋁模板之間澆筑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由于鋁模板受到沖擊會不斷地震動,導致鋁模板相互之間發生移位,影響了墻面的平整度,澆筑混凝土時鋁模板墻板受力較大,容易產生彎曲變形。以往的方法是用對拉螺栓和方管組成背楞系統,來防止鋁模板墻板的移動和彎曲變形,但使用對拉螺栓需要用打孔機在鋁模板墻板上穿孔,不但對鋁模板和墻體造成破壞,影響墻體的整潔美觀,而且增加了施工的復雜性,安裝和拆卸費時、費力,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不必在鋁模板墻板上穿孔以避免對模板和墻體造成破壞,保持墻體整潔美觀、降低施工復雜性,提高施工效率,安裝和拆卸省時省力的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包括方管勾,所述方管勾的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勾部,在所述勾部一側豎向設置有沿該側上下滑動的楔形壓板,所述楔形壓板與所述勾部貼合在一起,所述楔形壓板與所述固定端之間的距離隨所述楔形壓板的滑動逐漸增大或減小,所述固定端垂直固定設置有帶銷片的銷釘。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現有鋁模板墻板的側板上開多個銷孔,通過帶銷片的連接銷釘穿過所述銷孔將相鄰的鋁模板連接在一起,本技術利用固定在所述固定端上的銷釘穿過所述銷孔并通過銷片穿過所述銷釘的銷片孔將所述方管勾固定在所述鋁模板墻板的側板上,將方管放置在所述楔形壓板和固定端之間,縮小所述楔形壓板與固定端之間的距離,使得方管壓緊鋁模板防止鋁模板墻板的移動和彎曲變形,結構簡單可靠,不必在鋁模板墻板上穿孔以避免對模板和墻體造成破壞,保持墻體整潔美觀、降低施工復雜性,提高施工效率,安裝和拆卸省時省力。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在所述方管勾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位置底部一側固定設置有擋塊,利用所述擋塊垂直靠在鋁模板墻板的側板上,確保方管安放在所述方管勾上后能夠平整的壓住相鄰的鋁模板。進一步,所述擋塊與所述方管勾一體成型,提高所述擋塊與所述方管勾固定連接的可靠性。進一步,在所述楔形壓板上豎向開設有弧形槽孔,所述弧形槽孔向外彎曲,穿過所述弧形槽孔設置有與所述勾部固定連接的螺桿,所述螺桿上套接有松開或鎖緊所述楔形壓板的螺母;所述方管勾靠近所述勾部的位置底部固定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位于所述方管勾上對應所述楔形壓板所在的側面,所述定位塊靠近所述勾部的一端豎向開設有用于防止所述楔形壓板向所述方管勾兩側擺動的限位槽,所述勾部對應所述楔形壓板的一側固定設置有限位柱,所述楔形壓板的下端穿過所述限位槽并位于所述限位柱和定位塊之間,通過所述限位柱與所述定位塊配合防止所述楔形壓板在滑動時向所述方管勾內外擺動,松開所述螺母使楔形壓板沿所述弧形槽孔的延伸方向上滑或下滑以調節所述楔形壓板與所述固定端之間距離,至適宜距離擰緊所述螺母即可,實現所述楔形壓板與所述固定端之間的距離隨所述楔形壓板的滑動逐漸增大或減小。進一步,所述銷釘與所述固定端焊接在一起,提高所述銷釘與所述固定端連接的可靠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所述方管勾的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安裝結構側視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方管勾,2、銷釘,3、固定端,4、擋塊,5、定位塊,6、楔形壓板,7、勾部,8、限位柱,9、螺母,10、弧形槽孔,11、螺桿,12、銷片,13、限位槽,14、方管,15、側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包括方管勾1,方管勾1的一端為固定端3,另一端為勾部7,在勾部7—側豎向設置有沿該側上下滑動的楔形壓板6,所述楔形壓板6與所述勾部7貼合在一起,楔形壓板6與固定端3之間的距離隨楔形壓板6的滑動逐漸增大或減小,固定端3垂直固定設置有帶銷片12的銷釘2。本實施例中,在方管勾1靠近固定端3的位置底部一側固定設置有擋塊4,擋塊4與方管勾1 一體成型;在楔形壓板6上豎向開設有弧形槽孔10,弧形槽孔10向外彎曲,穿過弧形槽孔10設置有與勾部7固定連接的螺桿11,螺桿11上套接有松開或鎖緊楔形壓板6的螺母9;方管勾1靠近勾部7的位置底部固定設置有定位塊5,定位塊5位于方管勾1上對應楔形壓板6所在的側面,定位塊5靠近勾部7的一端豎向開設有用于防止楔形壓板6向方管勾1兩側擺動的限位槽13,勾部7對應楔形壓板6的一側固定設置有限位柱8,楔形壓板6的下端穿過限位槽13并位于限位柱8和定位塊5之間;銷釘2與固定端3焊接在一起。使用方式,如圖4所示,由于現有鋁模板墻板的側板15上開多個銷孔,通過帶銷片的連接銷釘穿過銷孔將相鄰的鋁模板連接在一起,本技術利用焊接在固定端3上的銷釘2穿過銷孔并通過銷片12穿過銷釘2的銷片孔將方管勾1固定在鋁模板墻板的側板15上,同時配合擋板使方管勾1與鋁模板墻板的側板15保持垂直關系,將方管14放置在楔形壓板6和固定端3之間,松開螺母9,撥動楔形壓板6使其被螺桿11限定沿弧形槽孔10的延伸方向滑動,以調節楔形壓板6與固定端3之間的距離,至楔形壓板6壓緊方管14后擰緊螺母9即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包括方管勾(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勾(1)的一端為固定端(3),另一端為勾部(7),在所述勾部(7)—側豎直設置有沿該側上下滑動的楔形壓板(6),所述楔形壓板(6)與所述勾部(7)貼合在一起,所述楔形壓板(6)與所述固定端(3)之間的距離隨所述楔形壓板(6)的滑動逐漸增大或減小,所述固定端(3)垂直設置有帶銷片(12)的銷釘(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管勾(1)靠近所述固定端(3)的位置底部一側固定設置有擋塊(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塊(4)與所述方管勾(1)一體成型。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楔形壓板(6)上豎向開設有弧形槽孔(10),所述弧形槽孔(10)向外彎曲,穿過所述弧形槽孔(10)設置有與所述勾部(7)固定連接的螺桿(11),所述螺桿(11)上套接有松開或鎖緊所述楔形壓板(6)的螺母(9);所述方管勾(1)靠近所述勾部(7)的位置底部固定設置有定位塊(5),所述定位塊(5)位于所述方管勾(1)上對應所述楔形壓板(6)所在的側面,所述定位塊(5)靠近所述勾部(7)的一端豎向開設有用于防止所述楔形壓板(6)向所述方管勾(1)兩側擺動的限位槽(13),所述勾部(7)對應所述楔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鋁合金建筑模板背楞系統,包括方管勾(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勾(1)的一端為固定端(3),另一端為勾部(7),在所述勾部(7)一側豎直設置有沿該側上下滑動的楔形壓板(6),所述楔形壓板(6)與所述勾部(7)貼合在一起,所述楔形壓板(6)與所述固定端(3)之間的距離隨所述楔形壓板(6)的滑動逐漸增大或減小,所述固定端(3)垂直設置有帶銷片(12)的銷釘(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瑞清,趙志升,王貞寶,李賢奎,吳雄朝,
申請(專利權)人:龍口市叢林鋁模板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