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包括:尾部接頭、尾螺帽、卡簧、線夾、開口螺釘、壓板、鎖緊螺釘、墊片、定位銷;尾部接頭為彎頭,尾部接頭前部通過卡簧與尾螺帽連接,尾部接頭后部設有卡槽;線夾為彎夾,線夾前部為卡箍結構,線夾后部為半圓形結構;線夾前部卡設于尾部接頭的卡槽內,線夾可以沿卡槽周向旋轉并通過鎖緊螺釘鎖緊固定;壓板為半圓形結構,線夾后部與壓板一端通過定位銷過盈配合,另一端通過開口螺釘與墊片進行鎖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兼具防松、防轉等功能,具備優良抗沖擊、震動性能,能消除線纜應力,還可打破傳統尾部附件不可調節線纜走向的局限性,調節光纜布線走向,方便裝機線纜總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線纜集束、鋪設、尾部附件等領域,特別提供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應用于飛機機載設備、艦船、戰車內部光纖光纜總線鋪設等領域。
技術介紹
為了能夠在機載系統中加強光網絡的鏈接并且方便快捷的鋪設光纖光纜,需要提供具備可調角度的尾部附件。因機載光纜需具備耐振動、沖擊等環境性能,所用機載光纜在制作過程中必須配備尾部附件,但光纜在鋪設過程中接頭的安裝會受到安裝空間的影響,極其容易造成光纜尾部附件的拆卸、更換等現象,為機載光纜鋪設安裝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性能優良的、具備角度可調的尾部附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可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包括:尾部接頭1、尾螺帽2、卡簧3、線夾4、開口螺釘5、壓板6、鎖緊螺釘7、墊片8、定位銷9;所述尾部接頭I為彎頭,所述尾部接頭I前部通過卡簧3與尾螺帽2連接,所述尾部接頭I后部設有卡槽;所述線夾4為彎夾,所述線夾4前部為卡箍結構,所述線夾4后部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線夾4前部卡設于尾部接頭I的卡槽內,所述線夾4可以沿卡槽周向旋轉并通過鎖緊螺釘7鎖緊固定;所述壓板6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線夾4后部與壓板6—端通過定位銷9過盈配合,另一端通過開口螺釘5與墊片8進行鎖緊。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術兼具直夾式、彎夾式尾部附件防松、防轉等功能,具備優良抗沖擊、震動性能,并且當尾部附件為彎夾時(90°),可實現向左45°和向右45°兩種角度調節。能消除線纜應力,達到保護線纜的目的,還可打破傳統尾部附件不可調節線纜走向的局限性,調節光纜布線走向,方便裝機線纜總裝。【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中線夾旋轉后的立體圖;圖3為圖1的A向視圖;圖4為圖1的B向視圖;圖5為圖4的A-A剖視圖;圖中:1、尾部接頭;2、尾螺帽3、卡簧;4、線夾;5、開口螺釘;6、壓板;7、鎖緊螺釘;8、墊片;9、定位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5所示,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包括:尾部接頭1、尾螺帽2、卡簧3、線夾4、開口螺釘5、壓板6、鎖緊螺釘7、墊片8、定位銷9;尾部接頭I為彎頭,尾部接頭I前部通過卡簧3與尾螺帽2連接,尾部接頭I后部設有卡槽;線夾4為彎夾,線夾4前部為卡箍結構,線夾4后部為半圓形結構;線夾4前部卡設于尾部接頭I的卡槽內,線夾4可以沿卡槽周向旋轉并通過鎖緊螺釘7鎖緊固定;壓板6為半圓形結構,線夾4后部與壓板6—端通過定位銷9過盈配合,另一端通過開口螺釘5與墊片8進行鎖緊。本技術中尾部接頭2與線夾4的分體設計,保證了產品的角度可調性,增大了尾部附件的使用范圍。通過在尾部接頭I后部設置定位槽,在線夾4前部設置與定位槽配合的定位鍵,保證線夾有直夾式和彎夾式以及角度可調的功能。本技術尾部附件可以與J599系列、ARINC-801圓形光纖連接器系列產品配合使用,應用于光纜集束、夾緊與防護,消除線纜應力,加強光網絡中的連接。可有效提高抗沖擊、震動等性能。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部接頭(I)、尾螺帽(2)、卡簧(3)、線夾(4)、開口螺釘(5)、壓板(6)、鎖緊螺釘(7)、墊片(8)、定位銷(9); 所述尾部接頭(I)為彎頭,所述尾部接頭(I)前部通過卡簧(3)與尾螺帽(2)連接,所述尾部接頭(I)后部設有卡槽;所述線夾(4)為彎夾,所述線夾(4)前部為卡箍結構,所述線夾(4)后部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線夾(4)前部卡設于尾部接頭(I)的卡槽內,所述線夾(4)可以沿卡槽周向旋轉并通過鎖緊螺釘(7)鎖緊固定;所述壓板(6)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線夾(4)后部與壓板(6) —端通過定位銷(9)過盈配合,另一端通過開口螺釘(5)與墊片(8)進行鎖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包括:尾部接頭、尾螺帽、卡簧、線夾、開口螺釘、壓板、鎖緊螺釘、墊片、定位銷;尾部接頭為彎頭,尾部接頭前部通過卡簧與尾螺帽連接,尾部接頭后部設有卡槽;線夾為彎夾,線夾前部為卡箍結構,線夾后部為半圓形結構;線夾前部卡設于尾部接頭的卡槽內,線夾可以沿卡槽周向旋轉并通過鎖緊螺釘鎖緊固定;壓板為半圓形結構,線夾后部與壓板一端通過定位銷過盈配合,另一端通過開口螺釘與墊片進行鎖緊。本技術兼具防松、防轉等功能,具備優良抗沖擊、震動性能,能消除線纜應力,還可打破傳統尾部附件不可調節線纜走向的局限性,調節光纜布線走向,方便裝機線纜總裝。【IPC分類】G02B6/44【公開號】CN205374837【申請號】CN201620022011【專利技術人】馮浩, 要成龍 【申請人】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角度可調式尾部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部接頭(1)、尾螺帽(2)、卡簧(3)、線夾(4)、開口螺釘(5)、壓板(6)、鎖緊螺釘(7)、墊片(8)、定位銷(9);所述尾部接頭(1)為彎頭,所述尾部接頭(1)前部通過卡簧(3)與尾螺帽(2)連接,所述尾部接頭(1)后部設有卡槽;所述線夾(4)為彎夾,所述線夾(4)前部為卡箍結構,所述線夾(4)后部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線夾(4)前部卡設于尾部接頭(1)的卡槽內,所述線夾(4)可以沿卡槽周向旋轉并通過鎖緊螺釘(7)鎖緊固定;所述壓板(6)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線夾(4)后部與壓板(6)一端通過定位銷(9)過盈配合,另一端通過開口螺釘(5)與墊片(8)進行鎖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浩,要成龍,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