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及裝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降轉速步驟和離合器接合步驟。所述降轉速步驟為:在離合器開始傳遞扭矩之前,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判斷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適合于離合器接合的安全轉速范圍內,并且,在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高于所述安全轉速范圍的情況下,由所述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主動采取降轉速操作,將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所述離合器接合步驟為:由變速器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離合器接合。這種設計避免了離合器接合時發動機轉速過高而造成硬件損壞,減少了控制系統對CAN通訊的依賴,從而降低了故障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及裝置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3年8月26日、申請號為201310375371.3、題為“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及裝置”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涉及離合器控制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在駕駛經驗較少的駕駛員駕駛使用自動變速器的車輛時,一種較為常見的錯誤操作為:在空檔(N檔)滑行時踩下加速踏板,然后直接撥回行駛檔(如D檔)。這種錯誤操作容易造成在發動機轉速較高的情況下使得離合器接合,從而造成車輛硬件損壞。為避免這種錯誤操作引起的硬件損壞,在現有技術中,一種解決方法是:在離合器接合前由TCU向ECU發送一降轉速請求,ECU響應于該降轉速請求來降低發動機的轉速以及扭矩,直到發動機轉速達到一個適合離合器接合的安全值;若TCU采集的轉速信號顯示發動機轉速滿足離合器重新接合的要求,則TCU控制離合器重新接合,否則TCU會等待,直至發動機轉速滿足離合器接合的要求,然后TCU才控制離合器進行接合。但這樣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1、若ECU與TCU之間的通訊由于故障而中斷,則此方法將不再有效;2、由于這種方法的執行,使得車輛無法進行彈射起步(類似于在手動檔車型中那樣,駕駛員在原地空檔時猛踩加速踏板后,掛前進檔迅速起步);3、若車輛處于空檔的時間較短,在檔位回到行駛檔之前,發動機轉速仍然較高,離合器需等待發動機轉速下降到安全值以下,才能重新結合。這會引起離合器較長時間無法結合,車輛處于N檔,沒有動力,影響駕駛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新的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及裝置,以克服或至少部分地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至少一個缺陷。為了達到此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包括:降轉速步驟:在離合器開始傳遞扭矩之前,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判斷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適合于離合器接合的安全轉速范圍內,并且,在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高于所述安全轉速范圍的情況下,在沒有來自其它控制單元的請求的情況下,由所述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主動采取降轉速操作,將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離合器接合步驟:由變速器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離合器開始接合??蛇x地,所述降轉速步驟在所述離合器分離完成時執行;其中,可選地,所述降轉速步驟響應于所述離合器的離合器壓力降到零時的信號而執行??蛇x地,所述降轉速步驟在所述離合器開始接合時執行;其中,可選地,所述降轉速步驟響應于檔桿從空檔切換到行駛檔的檔位切換信號而執行??蛇x地,在所述變速器控制單元不判斷所述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的情況下執行所述離合器接合步驟??蛇x地,所述降轉速操作包括斷油??蛇x地,在所述離合器處于未完全接合狀態的情況下,忽略加速踏板位置信號??蛇x地,所述的控制方法還包括選擇步驟:根據用戶的輸入信號選擇性地執行所述降轉速步驟。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裝置,包括: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其包括降轉速模塊,所述降轉速模塊配置成在離合器開始傳遞扭矩之前判斷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適合于離合器接合的安全轉速范圍內,并且,在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高于所述安全轉速范圍的情況下,由所述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主動采取降轉速操作,將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變速器控制單元,其配置成控制所述離合器開始接合。可選地,所述的控制裝置還包括選擇單元,其配置成接收用戶的輸入信號,并根據該輸入信號啟用或禁用所述降轉速模塊。可選地,所述變速器控制單元配置成在不判斷所述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的情況下控制所述離合器接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1)按照本專利技術,可以在離合器開始傳遞扭矩之前,由ECU進行發動機轉速判斷。當轉速高于安全轉速范圍時,ECU在沒有來自其他控制單元的請求下,主動采取降轉速操作。這種設計使得在離合器開始接合前,發動機轉速能夠處于安全轉速范圍,避免了離合器接合時發動機轉速過高而造成硬件損壞。另外,ECU在沒有來自其他控制單元的請求下主動降低發動機轉速,減少了與其他控制單元的通信次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控制系統對CAN通訊的依賴,從而降低了故障率。在上述過程中,ECU對發動機進行降速后,發動機轉速維持在較低轉速上,這樣會使得發動機噪音較小。2)按照本專利技術,TCU可以在無須對發動機轉速進行判斷的情況下執行離合器接合步驟。這種操作縮短了由N檔或P檔到行駛檔或者在行駛檔之間切換時的動力恢復時間,提高了駕駛性。3)按照本專利技術,在離合器處于未完全接合狀態的情況下,ECU忽略加速踏板位置信號。這種設計避免了在離合器接合過程中因駕駛員錯誤操作而可能造成的硬件損壞。4)按照本專利技術,駕駛員可以自由選擇是否使用所述降轉速步驟。這樣當駕駛員不選擇使用所述降轉速步驟時,可以實現彈射起步。上述說明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在車輛由D檔切換到N檔、然后再從N檔切換到D檔的場合下檔位切換信號、實際檔位、加速踏板位置信號、發動機轉速、發動機扭矩、離合器壓力的變化曲線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降轉速步驟101離合器接合步驟102第一曲線410第二曲線420第三曲線430第四曲線440第五曲線450第六曲線460第七曲線470檔桿501霍爾傳感器502變速器控制單元503CAN總線504離合器505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506發動機轉速傳感器507車速傳感器508加速踏板位置傳感器509節氣門開度調節裝置510點火提前角調節裝置511噴油器512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闡述。在下文中,所提及的“離合器開始傳遞扭矩之前”,可以指車輛在起步時由N檔或P檔切換到行駛檔(例如D檔、R檔、S檔、M檔)的過程中,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由行駛檔切換到N檔后再切換到同一行駛方向的行駛檔的過程中,或者車輛行駛過程中由一行駛檔直接切換到另一行駛檔的過程中,車輛的離合器505尚未開始接合或者離合器已經完成壓力準備階段和/或充油階段但尚未開始傳遞扭矩的場合。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可以適用于AT、DCT、AMT、CVT等所有自動變速器車型。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可包括降轉速步驟101和離合器接合步驟102。在降轉速步驟101中,在離合器505開始傳遞扭矩之前,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506判斷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適合于離合器505接合的安全轉速范圍內,并且,在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高于所述安全轉速范圍的情況下,由所述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506主動采取降轉速操作,將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在離合器接合步驟102中,由變速器控制單元(TCU)503控制所述離合器505開始接合。這種設計使得在離合器開始接合前,發動機轉速能夠處于安全轉速范圍,避免了離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包括:降轉速步驟(101):在離合器開始傳遞扭矩之前,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判斷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適合于離合器接合的安全轉速范圍內,并且,在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高于所述安全轉速范圍的情況下,由所述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主動采取降轉速操作,將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離合器接合步驟(102):由變速器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離合器開始接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車輛自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接合的控制方法,包括:降轉速步驟(101):在離合器開始傳遞扭矩之前,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判斷發動機的轉速是否在適合于離合器接合的安全轉速范圍內,并且,在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高于所述安全轉速范圍的情況下,由所述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主動采取降轉速操作,將所述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述安全轉速范圍內;離合器接合步驟(102):由變速器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離合器開始接合;其中,在所述離合器處于未完全接合狀態的情況下,忽略加速踏板位置信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轉速步驟在所述離合器分離完成時執行。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轉速步驟響應于所述離合器的離合器壓力降到零時的信號而執行。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轉速步驟在所述離合器開始接合時執行。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轉速步驟響應于檔桿從空檔切換到行駛檔的檔位切換信號而執行。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麒瑜,金吉剛,楊安志,馮擎峰,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