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由支撐臺架、執行組件、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組成;所述執行組件中第一搖臂與第二搖臂平行設置安裝在支撐臺架底面上,第一搖臂與第二搖臂頂端均與踏板鉸接,所述傳動組件為齒輪齒條結構或多連桿結構,與之相配合的控制驅動組件分別為直線電機與位置觸發器等以及伺服電機與變速箱等,且均通過控制箱控制驅動,執行組件在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帶動下實現往復運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使患者可以在站立的條件下進行如腳踝、膝部、胯部等多部位同時康復訓練,模擬康復師人工手動康復過程,配以收復欄桿,使患者可以自行進行康復治療活動,大大節省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康復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下肢康復運動器械中,器械體積較為龐大,結構復雜。此外,現有的下肢康復運動器材均為坐臥式的,而患者要想真正達到康復行走的目的,需在站立的環境下進行康復,而在現有的康復醫療機械中,并沒有能夠滿足患者這一需要的器械。康復醫院需要面臨大量的康復對象,而每個康復對象的需要康復的下肢位置不同,如腳踝、膝部、胯部,為了應用范圍的最大化,醫院的康復器械每一次的康復部位較為單一,如只能鍛煉腳踝或正能鍛煉膝部,故患者在進行不同部位康復時就需要更換不同的器械。如需要同時康復,則常常需要在患者站立的情況下,康復師通過手動對患者進行輔助運動康復,無形增加了患者的時間即費用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使患者可以在站立的條件下進行多部位同時康復訓練,結合說明書附圖,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由支撐臺架、執行組件、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組成;所述執行組件由第一搖臂10、第二搖臂11和踏板12組成,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平行設置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頂端均與踏板12鉸接,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往復擺動過程中踏板12始終保持水平;所述傳動組件由齒條9、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傳動軸14以及搖臂支撐軸13組成;所述搖臂支撐軸13一端與第二搖臂11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與齒條9嚙合,所述第一齒輪4通過所述傳動軸14與第一搖臂10連接;所述齒條9與控制驅動組件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搖臂支撐軸13、傳動軸14以及第二齒輪5均固定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控制驅動組件由直線電機2、控制箱3、第一觸發器6、第二觸發器7和觸發擋塊21組成;所述直線電機2固定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并與控制箱3控制連接,所述直線電機2輸出端與所述齒條9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觸發器6和第二觸發器7均固定在支撐臺架1側沿上,并與并與控制箱3控制連接;所述觸發擋塊21固定在齒條9上,當觸發擋塊21到達第一觸發器6的觸發位置時,直線電機2在控制箱3的控制下帶動齒條9向前運動,當觸發擋塊21到達第二觸發器7的觸發位置時,直線電機在控制箱3的控制下帶動齒條9反向運動,進而通過傳動組件帶動執行組件往復運動。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由支撐臺架、執行組件、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組成;所述執行部分由第一搖臂10、第二搖臂11和踏板12組成,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平行設置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頂端均與踏板12鉸接,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往復擺動過程中踏板12始終保持水平。所述傳動組件由第一連桿23、第二連桿24和第三連桿25組成;所述第一連桿23一端與控制驅動組件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24鉸接,所述第二連桿24另一端與第一搖臂10下端鉸接,所述第三連桿25兩端分別與第一搖臂10和第二搖臂11下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23長度小于第一搖臂10的長度,所述第一連桿23、第二連桿24和第一搖臂10構成三連桿機構,使所述第一連桿23連續旋轉運動帶動第一搖臂10往復運動;所述控制驅動組件由伺服電機及變速器22和控制箱3組成,伺服電機及變速器22固定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其輸出端與第一連桿23傳動連接,所述伺服電機及變速器22與控制箱3控制連接,所述伺服電機及變速器22在控制箱3的控制下帶動第一連桿23旋轉,進而通過傳動組件帶動執行組件往復運動。進一步地,還包括支撐板16,所述支撐板16活動安裝在支撐臺架上表面,以支撐患者站立;所述支撐板16上與執行組件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開口,所述踏板12在第一搖臂10的帶動下穿過所述開口上下運動。更進一步地,在所述支撐板16的開口處,沿開口內側安裝有毛刷1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搖臂10和第二搖臂11為伸縮式結構,根據使用者的需要調節第一搖臂10和第二搖臂11的長度,進而調節踏板12的運動高度。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臺架1兩側或前端設有手扶欄架17。進一步地,所述踏板12上連接有固定患者腳部的綁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專利技術的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使患者可以在站立的條件下進行如腳踝、膝部、胯部等多部位同時康復訓練。2、本專利技術的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采用多處鉸接方式,使得患者在應用康復的同時可隨時順應患者待康復肢體運動,模擬康復師人工手動康復過程,配以收復欄桿,使患者可以自行進行康復治療活動,大大節省人工成本。2、本專利技術的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中的驅動及傳動組件既可以是直線電機配以齒輪齒條結構,也可以是伺服電機配以連桿結構,使其既可以滿足家庭用的低成本要求,又可滿足醫療機構的長時間工作需求。3、本專利技術的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結構簡單,構思巧妙,制造成本低,占地空間小,易于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主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側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仰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主視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側視圖。圖中:1、支撐臺架,2、直線電機,3、控制箱,4、第一齒輪,5、第二齒輪,6、第一觸發器,7、第二觸發器,8、齒輪軸,9、齒條,10、第一搖臂,11、第二搖臂,12、踏板,13、搖臂支撐軸,14、傳動軸,15、毛刷,16、支撐板,17、手扶欄架,18、齒輪軸安裝座,19、第一安裝座,20、第二安裝座,21、觸發擋塊,22、伺服電機及變速器,23、第一連桿,24、第二連桿,25、第三連桿。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結合說明書附圖,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實施例1如圖1-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由支撐臺架1、執行組件、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四部分組成。其中,執行組件包括第一搖臂10、第二搖臂11和踏板12;所述傳動組件包括齒條9、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傳動軸14以及搖臂支撐軸13;所述控制驅動組件包括直線電機2、控制箱3、第一觸發器6、第二觸發器7和觸發擋塊21。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平行設置安裝在支撐臺架1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頂端均與踏板12鉸接。為了使踏板12保持平穩,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與踏板12的鉸接連接點位于靠近矩形的踏板12的對角線方向上,使踏板12在運動過程中能夠承擔橫向及縱向兩個方向的扭矩,使其不致傾斜甚至側向翻轉。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往復擺動過程中踏板12始終保持水平。此外,為了適應待康復患者身高、康復需要等實際條件因素,所述第一搖臂10和第二搖臂11可設置為伸縮式結構,如第一搖臂10為兩根套筒套接組成,在兩根套筒對應的位置上設有若干孔,使用者根據需要調節兩根套筒套接的相對位置,進而調節第一搖臂10的長度,最后用定位銷將套接的兩根套筒定位固定,所述第二搖臂11的長度調節方式同理,進而可以調節踏板12的極限運動高度。所述搖臂支撐軸13安裝在第二安裝座20內,所述第二安裝座20固定于支撐臺架1底部,所述搖臂支撐軸13的一端與第二搖臂11下端固定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撐臺架、執行組件、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組成;所述執行組件由第一搖臂(10)、第二搖臂(11)和踏板(12)組成,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平行設置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頂端均與踏板(12)鉸接,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往復擺動過程中踏板(12)始終保持水平;所述傳動組件由齒條(9)、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傳動軸(14)以及搖臂支撐軸(13)組成;所述搖臂支撐軸(13)一端與第二搖臂(11)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與齒條(9)嚙合,所述第一齒輪(4)通過所述傳動軸(14)與第一搖臂(10)連接;所述齒條(9)與控制驅動組件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搖臂支撐軸(13)、傳動軸(14)以及第二齒輪(5)均固定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控制驅動組件由直線電機(2)、控制箱(3)、第一觸發器(6)、第二觸發器(7)和觸發擋塊(21)組成;所述直線電機(2)固定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并與控制箱(3)控制連接,所述直線電機(2)輸出端與所述齒條(9)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觸發器(6)和第二觸發器(7)均固定在支撐臺架(1)側沿上,并與并與控制箱(3)控制連接;所述觸發擋塊(21)固定在齒條(9)上,當觸發擋塊(21)到達第一觸發器(6)的觸發位置時,直線電機(2)在控制箱(3)的控制下帶動齒條(9)向前運動,當觸發擋塊(21)到達第二觸發器(7)的觸發位置時,直線電機在控制箱(3)的控制下帶動齒條(9)反向運動,進而通過傳動組件帶動執行組件往復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撐臺架、執行組件、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組成;所述執行組件由第一搖臂(10)、第二搖臂(11)和踏板(12)組成,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平行設置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頂端均與踏板(12)鉸接,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往復擺動過程中踏板(12)始終保持水平;所述傳動組件由齒條(9)、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傳動軸(14)以及搖臂支撐軸(13)組成;所述搖臂支撐軸(13)一端與第二搖臂(11)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與齒條(9)嚙合,所述第一齒輪(4)通過所述傳動軸(14)與第一搖臂(10)連接;所述齒條(9)與控制驅動組件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搖臂支撐軸(13)、傳動軸(14)以及第二齒輪(5)均固定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控制驅動組件由直線電機(2)、控制箱(3)、第一觸發器(6)、第二觸發器(7)和觸發擋塊(21)組成;所述直線電機(2)固定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并與控制箱(3)控制連接,所述直線電機(2)輸出端與所述齒條(9)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觸發器(6)和第二觸發器(7)均固定在支撐臺架(1)側沿上,并與控制箱(3)控制連接;所述觸發擋塊(21)固定在齒條(9)上,當觸發擋塊(21)到達第一觸發器(6)的觸發位置時,直線電機(2)在控制箱(3)的控制下帶動齒條(9)向前運動,當觸發擋塊(21)到達第二觸發器(7)的觸發位置時,直線電機在控制箱(3)的控制下帶動齒條(9)反向運動,進而通過傳動組件帶動執行組件往復運動。2.一種站立式下肢運動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撐臺架、執行組件、傳動組件和控制驅動組件組成;所述執行組件由第一搖臂(10)、第二搖臂(11)和踏板(12)組成,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平行設置安裝在支撐臺架(1)底面上,所述第一搖臂(10)與第二搖臂(11)頂端均與踏板(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濟坤,于長恩,
申請(專利權)人:于濟坤,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