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3501897 閱讀: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16:5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由頂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依次連接圍成,所述空調風道由第二側壁的第二壁部分為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所述前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位于所述后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內,從而增大了后排座椅上方的空間,避免了后排乘客發生磕碰頭的現象,具有很好的實際應用效果;第二側壁表面設置有防撞層,避免了后排乘客由座位上站起時碰傷頭部,具有很好的防碰保護效果;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側壁上設有出風口,保證整個風道內氣體流通更加順暢,保證了空調的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客車空調風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
    技術介紹
    發動機后置的客車,由于后排座椅的下方有發動機,所以后排座椅的安裝位置較高,而傳統的客車安裝空調風道時沒有考慮到后排座椅的相對高度,會導致后排座椅兩邊位于風道下的座椅到風道的距離過小,乘客乘坐時,頭會碰到風道,不僅會影響到乘客的乘坐舒適性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適性避免了乘客發生磕碰頭的風險。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由頂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依次連接圍成,頂壁與客車頂部連接,第一側壁與客車內壁連接,第二側壁沿車輛行駛方向延伸且由沿車輛行駛方向依次連接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形成,第一壁部具有中部向遠離頂壁方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三壁部具有中部向靠近頂壁方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二壁部位于豎直平面內且垂直于所述空調風道延伸方向設置,第二壁部將所述空調風道分為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所述前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位于所述后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內;第二壁部設有第一出風口,第一壁部設有第二出風口。優選地,前部風道總成的截面積為S1,后部風道總成的截面積為S2,S1≥S2/2。優選地,第三壁部上設有多個第二出風口,多個第二出風口沿所述空調風道延伸方向均勻分布。優選地,第二壁部表面設有第一防撞層,第三壁部表面設有第二防撞層。優選地,第三壁部與第一側壁圓滑過渡,第三壁部與第二側壁圓滑過渡。本技術中,所提出的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由頂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依次連接圍成,所述空調風道由第二側壁的第二壁部分為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所述前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位于所述后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內,從而增大了后排座椅上方的空間,避免了后排乘客發生磕碰頭的現象,具有很好的實際應用效果;第二側壁表面設置有防撞層,避免了后排乘客由座位上站起時碰傷頭部,具有很好的防碰保護效果;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側壁上設有出風口,保證整個風道內氣體流通更加順暢,保證了空調的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2所示,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參照圖1至圖2,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包括由頂壁1、第一側壁2、第二側壁3依次連接圍成,頂壁1與客車頂部連接,第一側壁2與客車內壁連接,第二側壁2沿車輛行駛方向延伸且由沿車輛行駛方向依次連接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形成,第一壁部具有中部向遠離頂壁1方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三壁部具有中部向靠近頂壁1方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二壁部位于豎直平面內且垂直于所述空調風道延伸方向設置,第二壁部將所述空調風道分為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所述前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位于所述后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內,所述前部風道總成的截面積為S1,后部風道總成的截面積為S2,S1≥S2/2;第二壁部設有第一出風口4,第一壁部設有多個第二出風口5,多個第二出風口沿所述空調風道延伸方向均勻分布。在具體設計中,第三壁部與第一側壁圓滑過渡,第三壁部與第二側壁圓滑過渡,第二壁部表面設有第一防撞層,第三壁部表面設有第二防撞層。在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前部風道總成的截面積為S1,后部風道總成的截面積為S2,S1≥S2/2,保證風道風量,從而保證空調出風效果。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壁部表面設有第一防撞層,第三壁部表面設有第二防撞層,并且第三壁部與第一側壁圓滑過渡,第三壁部與第二側壁圓滑過渡,進一步保護坐在后排的乘客,提高乘坐舒適性。本技術所提出的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由頂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依次連接圍成,所述空調風道由第二側壁的第二壁部分為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所述前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位于所述后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內,從而增大了后排座椅上方的空間,避免了后排乘客發生磕碰頭的現象,具有很好的實際應用效果;第二側壁表面設置有防撞層,避免了后排乘客由座位上站起時碰傷頭部,具有很好的防碰保護效果;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側壁上設有出風口,保證整個風道內氣體流通更加順暢,保證了空調的效率。本技術,結構簡單合理,增大了后排座椅上方的空間,避免了后排乘客乘坐時發生磕碰頭的現象,設置了防撞層避免了后排乘客站起時碰傷頭,提高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和乘坐安全性;增加了朝向后排的出風口,保證空調對后排乘客的送風量。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其特征在于,由頂壁(1)、第一側壁(2)、第二側壁(3)依次連接圍成,頂壁(1)與客車頂部連接,第一側壁(2)與客車內壁連接,第二側壁(2)沿車輛行駛方向延伸且由沿車輛行駛方向依次連接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形成,第一壁部具有中部向遠離頂壁(1)方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三壁部具有中部向靠近頂壁(1)方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二壁部位于豎直平面內且垂直于所述空調風道延伸方向設置,第二壁部將所述空調風道分為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所述前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位于所述后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內;第二壁部設有第一出風口(4),第一壁部設有第二出風口(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動機后置的客車變截面空調風道,其特征在于,由頂壁(1)、
    第一側壁(2)、第二側壁(3)依次連接圍成,頂壁(1)與客車頂部連接,第
    一側壁(2)與客車內壁連接,第二側壁(2)沿車輛行駛方向延伸且由沿車輛
    行駛方向依次連接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形成,第一壁部具有中部
    向遠離頂壁(1)方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三壁部具有中部向靠近頂壁(1)方
    向凸起的弧形結構,第二壁部位于豎直平面內且垂直于所述空調風道延伸方向
    設置,第二壁部將所述空調風道分為前部風道總成和后部風道總成,所述前部
    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平面內的投影位于所述后部風道總成在第二壁部所在
    平面內的投影內;
    第二壁部設有第一出風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泳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最新无码专区视频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