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制造金屬?塑料復合結構件的金屬?塑料注塑機,所述金屬?塑料注塑機包括:注射裝置、開/合模裝置、三維移動平臺、底座、支架;所述注射裝置通過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開/合模裝置裝配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注射裝置包括框架、注射油缸、塑料進料裝置、塑料注射筒、金屬進料裝置、金屬注射筒、塑料注塑噴嘴、金屬注塑噴嘴;所述開/合模裝置包括固定板、活動板、導柱、鎖模油缸、開/合模裝置外殼。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金屬?塑料注塑機可以實現金屬?塑料制品的一體化制造;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金屬?塑料注塑機得到的金屬?塑料一體化制品分別結合了金屬的導電、導熱、機械性能好和塑料的電絕緣、質輕、化學穩定性好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注塑成型
,更具體涉及一種金屬-塑料注塑機。
技術介紹
注塑機是一種塑料制品的加工設備,其原理是將熔融的塑料注射入閉合的模腔內,經固化成型后得到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在塑料工業中,注塑機的生產總數占整個塑料成型設備的20%-30%,廣泛應用于國防、機電、包裝及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一臺注塑機通常由注射系統、合模系統、液態傳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潤滑系統、加熱及冷卻系統、安全監測系統組成。注塑機中通常采用發泡注塑成型的方法,主要分為物理發泡法和化學發泡法,使用的材料為熱塑性(ABS、PC、PET等)或熱固性(PF、MF等)的塑料。這種注塑方法具有高生產率、低人工成本、易自動化的優點,然而由于塑料的電導率極低,是一種絕緣體,因此用目前的注塑機難以制備有較高導電性的產品。此外,在導電金屬件制造方面,當前的金屬壓鑄法是將熔融的銅、鋅、鋁或鋁合金等高熔點金屬注入壓鑄機的入料口,壓鑄出模具限制的尺寸和形狀的金屬零件。由于這種方法所用金屬的熔點(大于600℃)高于塑料熔點(通常低于260℃),因而不易與注塑方法結合來制造金屬-非金屬結構件或功能零件。然而,在實際中,一個功能件或結構件往往由多種材料構件組成,比如手機殼上就包含有塑料件、卡托、功能按鈕等。然而迄今為止,此類結構的傳統制造技術均是分別將各有關塑料或金屬部件分別制造(采用注塑等措施)出來后,再分別予以打孔、對準、安裝等環節進行集成,整個構件的制造程序較為繁多復雜,效率偏低。也就是說,
長期以來,工業界尚未發展出能同時將金屬和塑料部件熔融注塑,因此以一體化制造金屬-塑料制品的技術被提出。低熔點金屬是一類近年來研究較多的功能材料,熔點一般低于300℃,包括銦基、鉍基、鉛基、鎵基合金等,這類材料的研究熱點集中在散熱、印刷電子、3D打印制造等領域,主要是利用了其相對于非金屬來說導電、導熱、機械性能較好的特點,由于低熔點金屬的熔點較低,因此有可能尋求一種金屬-塑料一體化制造的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如何解決當前注塑機使用原料單一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制造金屬-塑料復合結構件的金屬-塑料注塑機。(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金屬-塑料復合結構件的金屬-塑料注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塑料注塑機包括:注射裝置、開/合模裝置、三維移動平臺、底座、支架;所述注射裝置通過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開/合模裝置裝配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注射裝置包括框架、注射油缸、塑料進料裝置、塑料注射筒、金屬進料裝置、金屬注射筒、塑料注塑噴嘴、金屬注塑噴嘴;所述開/合模裝置包括固定板、活動板、導柱、鎖模油缸、開/合模裝置外殼。優選地,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固定在所述框架中;所述塑料進料裝置連接在所述塑料注射筒的側壁;所述金屬進料裝置連接在所述金屬注射筒的側壁;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平行緊接裝配,所述塑料注塑噴嘴和所述金屬注塑噴嘴齊平。優選地,所述導柱有4根,固定在開/合模裝置外殼中;所述固定板
固定連接在所述導柱上;所述活動板可在所述導柱上移動;所述鎖模油缸與所述活動板連接。優選地,所述塑料進料裝置和所述金屬進料裝置分別包括入料口和入料通道,可將塑料和金屬送入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中。優選地,所述三維移動平臺包括X、Y、Z方向的伺服電機和電氣控制系統,可控制開/合模裝置沿X、Y、Z方向移動。優選地,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中裝有攪拌裝置和加熱裝置。優選地,所述注射裝置為一個或幾個。優選地,所述金屬-塑料注塑機為立式或臥式。(三)有益效果本技術的用于制造金屬-塑料復合結構件的金屬-塑料注塑機可以實現金屬-塑料制品的一體化制造,這在當前的注塑機中是難以實現的;由于低熔點金屬容易實現熔化和凝固的相變過程,相對于高熔點金屬壓鑄法來說,用低熔點金屬注塑制造時成本較低;用本技術的金屬-塑料注塑機得到的金屬-塑料一體化制品分別結合了金屬的導電、導熱、機械性能好和塑料的電絕緣、質輕、化學穩定性好的優點。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金屬-塑料注塑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2中塑料1的注塑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2中金屬的注塑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2中塑料2的注塑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2中開模后塑料1、金屬和塑料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支架,2、固定桿,3、注射油缸,4、框架,5、塑料進料裝置,6、塑料注射筒,7、金屬進料裝置,8、金屬注射筒,9、開/合模裝置外殼,10、固定板;11、導柱;12、鎖模油缸;13、活動板;14、三維移動平臺;15、底座,16、模具1,17、塑料1,18、模具2,19、金屬,20、模具3,21、塑料2,61、塑料注塑噴嘴,81、金屬注塑噴嘴。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能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實施例1下面結合圖1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一種金屬-塑料注塑機,包括注射裝置、開/合模裝置、三維移動平臺14、底座15、支架1。注射裝置通過固定桿2固定在支架1上,用于注射塑料和金屬;注射裝置包括框架4、注射油缸3、塑料進料裝置5、塑料注射筒6、金屬進料裝置7、金屬注射筒8、塑料注塑噴嘴61、金屬注塑噴嘴81。塑料注射筒6和金屬注射筒8固定在框架4中,塑料進料裝置5連接在塑料注射筒6的側壁,金屬進料裝置7連接在金屬注射筒8的側壁,塑料注射筒6和金屬注射筒8平行緊接裝配,塑料注塑噴嘴61和金屬注塑噴嘴81齊平。注射油缸3用于對塑料注射筒6和金屬注射筒8內部施壓或減壓,保證注塑連續進行和及時停止。塑料進料裝置5和金屬進料裝置7包括入料口和入料通道,可將
塑料和金屬送入塑料注射筒6和金屬注射筒8中,塑料和金屬可以是塊狀或粉末狀。塑料注射筒6和金屬注射筒8中有攪拌裝置和加熱裝置,用于將塑料和金屬加熱成液態并攪拌均勻。開/合模裝置的作用是保證模具的開啟、閉合及頂出制品,裝配在底座15上,底座固定在支架1上;開/合模裝置包括固定板10、活動板13、導柱11、鎖模油缸12、開/合模裝置外殼9。導柱有4根,固定在開/合模裝置外殼9中,固定板10固定連接在導柱11上,上面安裝產品的定模,活動板13可在導柱11上移動,上面安裝產品的動模,鎖模油缸12與活動板13連接,用于定模和動模的鎖定和開啟。開/合模裝置上有與塑料注塑噴嘴61和金屬注塑噴嘴81對接的注料口,在注塑時,應先將注塑噴嘴插入到注料口中。在注塑前,需將模具型腔中的空氣抽出。三維移動平臺14包括X、Y、Z方向的伺服電機和電氣控制系統,其作用是控制開/合模裝置沿X、Y、Z方向移動,注塑時使注塑噴嘴與注料口準確對接,注塑結束時將開/合模裝置移離注塑噴嘴。金屬-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制造金屬?塑料復合結構件的金屬?塑料注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塑料注塑機包括:注射裝置、開/合模裝置、三維移動平臺、底座、支架;所述注射裝置通過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開/合模裝置裝配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注射裝置包括框架、注射油缸、塑料進料裝置、塑料注射筒、金屬進料裝置、金屬注射筒、塑料注塑噴嘴、金屬注塑噴嘴;所述開/合模裝置包括固定板、活動板、導柱、鎖模油缸、開/合模裝置外殼;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固定在所述框架中;所述塑料進料裝置連接在所述塑料注射筒的側壁;所述金屬進料裝置連接在所述金屬注射筒的側壁;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平行緊接裝配,所述塑料注塑噴嘴和所述金屬注塑噴嘴齊平;所述導柱有4根,固定在開/合模裝置外殼中;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導柱上;所述活動板可在所述導柱上移動;所述鎖模油缸與所述活動板連接;所述三維移動平臺包括X、Y、Z方向的伺服電機和電氣控制系統,可控制開/合模裝置沿X、Y、Z方向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制造金屬-塑料復合結構件的金屬-塑料注塑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塑料注塑機包括:注射裝置、開/合模裝置、三維移動平臺、底座、支架;所述注射裝置通過固定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開/合模裝置裝配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注射裝置包括框架、注射油缸、塑料進料裝置、塑料注射筒、金屬進料裝置、金屬注射筒、塑料注塑噴嘴、金屬注塑噴嘴;所述開/合模裝置包括固定板、活動板、導柱、鎖模油缸、開/合模裝置外殼;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固定在所述框架中;所述塑料進料裝置連接在所述塑料注射筒的側壁;所述金屬進料裝置連接在所述金屬注射筒的側壁;所述塑料注射筒和所述金屬注射筒平行緊接裝配,所述塑料注塑噴嘴和所述金屬注塑噴嘴齊平;所述導柱有4根,固定在開/合模裝置外殼中;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導柱上;所述活動板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磊,劉靜,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