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反沖洗裝置包括清水池、水泵、水射器、氣水分離器、分流器管道以及復數流體分配器,所述水泵設置在清水池內,所述水泵通過一第一管道與水射器相連,所述水射器上設置有一吸入口,所述水射器下方與一漸擴管的上端相連,所述漸擴管下端通過第二管道與分流器管道相連,所述分流器管道分別與各流體分配器相連;所述漸擴管的下端還通過一第三管道與氣水分離器相連,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上方通過一第四管道連接至第二管道,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下方連接一第一出水管;各所述流體分配器固定在裝有濾料層的濾池底部,各所述流體分配器上設置有復數濾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反沖洗設備簡單,反沖洗能耗小流體分配器安裝方便,流體分配均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反沖洗裝置。
技術介紹
反沖洗是將氣流或水流經底部流體分配裝置反向通過濾池,以沖洗掉濾料中的污染物和其它堵塞物質,使得濾料恢復清潔的方法。目前,濾池的反沖洗系統流體的動力設備分別是水泵和風機。水泵提供反沖洗水流,風機提供反沖洗氣體。氣水混合和反沖洗流體的均勻分配由安裝在濾板上的長柄濾頭實現?,F有濾池的反沖洗系統多采用將長柄濾頭安裝在濾板上。長柄濾頭是分沖洗流體分配裝置,其水平位置和流體分配的均勻性受濾板安裝的水平精確度影響。長柄濾頭由噴射流體的濾頭和與其連接的濾桿組成。濾頭的濾帽弧面上均勻開有精心加工的長條細縫,用以噴射氣和水。濾桿是一根塑料管頂端開有小孔,靠近底部有進氣條縫的流體入流短管?,F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點:1、氣和水的動力需要水泵和風機分別提供,設備復雜,能耗大。2、采用濾板上安裝長柄濾頭的技術,長柄濾頭對濾板水平度要求很高,施工難度較大,工作量大且比較繁瑣。而且,一旦預埋部位施工不到位,易出現流體跑漏現象,安裝不方便。導致反沖洗效果較差。反沖洗流體強度一旦不均,會導致濾池濾料有的地方過度膨脹,造成濾料流失;有的地方膨脹不足,濾料間污染物沖洗不充分,影響過濾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反沖洗裝置,該反沖洗設備簡單,反沖洗能耗小流體分配器安裝方便,流體分配均勻。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反沖洗裝置,反沖洗裝置包括清水池、水泵、水射器、氣水分離器、分流器管道以及復數流體分配器,所述水泵設置在清水池內,所述水泵通過
一第一管道與水射器相連,所述水射器上設置有一吸入口,所述水射器下方與一漸擴管的上端相連,所述漸擴管下端通過第二管道與分流器管道相連,所述分流器管道分別與各流體分配器相連;所述漸擴管的下端還通過一第三管道與氣水分離器相連,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上方通過一第四管道連接至第二管道,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下方連接一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之間還連接有一第五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所連接的各管道順序從前到后依次為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一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一出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上對應設有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第六閥門以及第七閥門;各所述流體分配器固定在裝有濾料層的濾池底部,各所述流體分配器上設置有復數濾帽。進一步地,所述濾帽為半球形,所述濾帽上均勻分布有寬度為0.25~0.45mm的縫隙。進一步地,所述全部濾帽上的縫隙總面積占濾池底部面積的1%。進一步地,各所述流體分配器由復數不銹鋼卡箍和卡箍兩翼上的螺釘固定在濾池底部。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均伸入清水池中。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水泵和水射器構成的反沖洗流體動力系統,省去空氣動力的提供設備,減少設備數量。2、獨特流體分配器結構,減少了流體分配器的復雜性,安裝施工方便;3、流體分配器和濾帽由PE材料,注塑一次成型,并固定在濾池底部,使得流體分配器易于保持水平,增強流體分配均勻性??傊炯夹g反沖洗設備簡單,反沖洗能耗小流體分配器安裝方便,流體分配均勻。【附圖說明】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反沖洗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反沖洗裝置的濾帽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所涉及的一種反沖洗裝置,反沖洗裝置包括清水池1、水泵2、水射器3、氣水分離器4、分流器管道5以及復數流體分配器6,所述水泵2設置在清水池1內,所述水泵2通過一第一管道7與水射器3相連,所述水射器3上設置有一吸入口8,所述水射器3下方與一漸擴管9的上端相連,所述漸擴管9下端通過第二管道10與分流器管道5相連,所述分流器管道5分別與各流體分配器6相連;所述漸擴管9的下端還通過一第三管道11與氣水分離器4相連,所述氣水分離器4的上方通過一第四管道12連接至第二管道10,所述氣水分離器4的下方連接一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管道7與第二管道10之間還連接有一第五管道14,所述第二管道10上所連接的各管道順序從前到后依次為第三管道11、第四管道12、第五管道14以及一第二出水管15,所述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第四管道12、第五管道14、第一出水管13以及第二出水管15上對應設有第一閥門16、第二閥門17、第三閥門18、第四閥門19、第五閥門20、第六閥門21以及第七閥門22;各所述流體分配器6固定在裝有濾料層的濾池底部,各所述流體分配器6上設置有復數濾帽61。重點參閱圖2,所述濾帽61為半球形,所述濾帽61上均勻分布有寬度為0.25~0.45mm的縫隙611。所述全部濾帽61上的縫隙611總面積占濾池底部面積的1%。各所述流體分配器6由復數不銹鋼卡箍62和卡箍兩翼上的螺釘621固
定在濾池底部,確保穩定牢固。所述第一出水管13和第二出水管15的另一端均伸入清水池1中。本技術可以實現濾池反沖洗的三種方式:1)氣水混合反沖洗時,第一閥門16和第二閥門17開啟,第三閥門18、第四閥門19、第五閥門20、第七閥門22關閉。水泵2從清水池1中抽取,通過水射器3形成高速水流,水流在水射器3內通過能量轉換,形成真空負壓抽吸作用,將空氣從吸入口8吸入,形成氣水混合流體,然后通過水射器3下部漸擴管9,轉化為高壓混合流體,再由第二管道10送入分流器管道5。各流體分配器6均與分流器管道5相連,使混合流體能均分進入多個流體分配器6。流體分配器6采用PE材料注塑加工而成。其上均布復數濾帽61,濾帽61半球冠上均勻分布寬度為0.25-0.45mm的縫隙611,縫隙611總面積約為濾池底部總面積的1%,反沖洗阻力小。流體通過這些細小縫隙進入濾料層,進行濾料反沖洗。2)空氣單獨反沖洗時,第二閥門17、第五閥門20、第七閥門22關閉,其余閥門全開。水泵2抽水,經過水射器3形成的混合流體經過第三管道11進入氣水分離器4進行水氣分離,水由氣水分離器下方第一出水管13回流至清水池1??諝庥膳c氣水分離器4上部相連的第四管道12進入分流器管道5,然后分流進各流體分配器6,再由濾帽61噴出,實現空氣單獨反沖洗。3)水單獨反沖洗時,第一閥門16、第二閥門17、第四閥門19、第七閥門22關閉,其余全開,水泵2抽水直接通過第五管道14進入分流器管道5,再送入流體分配器6,由濾帽61噴出,實現完成水單獨反沖洗。在過濾時第二閥門17、第四閥門19、第五閥門20關閉,第七閥門22打開。過濾水由濾帽收集,進入流體分配器6,然后進入分流器管道5,最后經第二出水管15排入清水池1。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水泵和水射器構成的反沖洗流體動力系統,省去空氣動力的提供設備,減少設備數量。2、獨特流體分配器結構,減少了流體分配器的復雜性,安裝施工方便;3、流體分配器和濾帽由PE材料,注塑一次成型,并固定在濾池底部,使得流體分配器易于保持水平,增強流體分配均勻性??傊?,本技術反沖洗設備簡單,反沖洗能耗小流體分配器安裝方便,流體分配均勻。雖然以上描述了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反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反沖洗裝置包括清水池、水泵、水射器、氣水分離器、分流器管道以及復數流體分配器,所述水泵設置在清水池內,所述水泵通過一第一管道與水射器相連,所述水射器上設置有一吸入口,所述水射器下方與一漸擴管的上端相連,所述漸擴管下端通過第二管道與分流器管道相連,所述分流器管道分別與各流體分配器相連;所述漸擴管的下端還通過一第三管道與氣水分離器相連,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上方通過一第四管道連接至第二管道,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下方連接一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之間還連接有一第五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所連接的各管道順序從前到后依次為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一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一出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上對應設有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第六閥門以及第七閥門;各所述流體分配器固定在裝有濾料層的濾池底部,各所述流體分配器上設置有復數濾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反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反沖洗裝置包括清水池、水泵、水射器、氣水分離器、分流器管道以及復數流體分配器,所述水泵設置在清水池內,所述水泵通過一第一管道與水射器相連,所述水射器上設置有一吸入口,所述水射器下方與一漸擴管的上端相連,所述漸擴管下端通過第二管道與分流器管道相連,所述分流器管道分別與各流體分配器相連;所述漸擴管的下端還通過一第三管道與氣水分離器相連,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上方通過一第四管道連接至第二管道,所述氣水分離器的下方連接一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之間還連接有一第五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所連接的各管道順序從前到后依次為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一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柱武,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工程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