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輕量化車門,其包括:車門內板、車門外板、外飾件和內飾件,其中,車門內板和車門外板為金屬架,采用鈑金沖壓的方法生成,車門內板下半部分形成有空白區域,空白區域的邊緣處形成有用于固定和安裝內飾件的卡接孔,車門外板下半部分形成有交叉的防撞梁和用于固定和安裝外飾件的卡接孔,車門內板和車門外板通過包邊的形式固定在一起;外飾件和內飾件為塑料板,采用注塑的方法生成,二者的外形與車門內板的空白區域的輪廓匹配,并且形成有與卡接孔對應的卡接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不僅重量輕,而且成本低,同時還便于制造、安裝和檢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汽車車門,具體涉及一種輕量化電動汽車車門,屬于汽車制造
技術介紹
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電動汽車相關產業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指日可待。由于低速電動車具有成本低、節能環保、充電方便等諸多競爭優勢,就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容量和技術水平來說,低速電動車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其目標市場可以擴展到二三線城市,甚至發達的農村地區。低速電動車的價格和節能競爭優勢決定了其生產和制造成本低及車身輕量化。車身的制造成本低及輕量化取決于車身部件的制造成本低和輕量化。傳統汽車門板一般采用鋼板沖壓形成,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車門有足夠的強度,然而不可避免的具有生產成本高、較重和更換車門功能件困難等缺點,這樣的車門難以滿足低速電動車對車門輕量化和成本低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輕量化電動汽車車門,該車門不僅重量輕,而且成本低,同時還便于制造、安裝和檢修。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門內板(1)、車門外板(2)、外飾件(3)和內飾件(4),前述車門內板(1)和車門外板(2)為金屬架,采用鈑金沖壓的方法生成,其中,前述車門內板(1)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內板窗口(12)、下半部分形成有空白區域(14),前述空白區域(14)的邊緣處形成有卡接孔(13),卡接孔(13)用于固定和安裝內飾件(4);前述車門外板(2)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外板窗口(25)、下半部分形成有交叉的防撞梁(24)和卡接孔(23),卡接孔(23)用于固定和安裝外飾件(3),前述車門內板(1)和車門外板(2)通過包邊的形式固定在一起;前述外飾件(3)和內飾件(4)為塑料板,采用注塑的方法生成,二者的外形與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的輪廓匹配,并且,外飾件(3)上形成有與車門外板(2)上的卡接孔(23)對應的卡接頭(31)、內飾件(4)上形成有與車門內板(1)上的卡接孔(13)對應的卡接頭(41),安裝外飾件(3)和內飾件(4)時,將卡接頭(31、41)對準卡接孔(13、23)按緊即可,安裝完畢后,內飾件(4)完全覆蓋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前述的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前述車門內板(1)具有翻邊(11),并且,在內板窗口(12)的下方形成有玻璃導軌安裝槽(15)、電機安裝槽(16)、門鎖安裝孔(17)和鎖扣(18)。前述的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前述車門外板(2)在邊緣處形成有鉸鏈安裝槽(21),在外板窗口(25)的下方形成有門把手安裝
口(22)。前述的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前述外飾件(3)上形成有門把手安裝口(32)和扶手安裝口33。前述的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前述內飾件(4)上形成有物料盒安裝槽(43)。前述的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前述內飾件(4)上形成有簧片(44),前述簧片(44)用于定位安裝。前述的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前述內飾件(4)上安裝有揚聲器(42),前述揚聲器(42)用于鳴笛。本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1)外飾件和內飾件都使用了塑料材質,并且在車門內板上形成了一塊空白區域,在保證車門強度的同時盡可能的減少了金屬材料的使用量,所以本技術的車門不僅重量大幅降低,實現了輕量化,而且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2)車門內板和車門外板采用鈑金沖壓的方法生成,外飾件和內飾件采用注塑的方法生成,所以本技術的車門大大簡化和縮短了制造流程;(3)內飾件和外飾件均通過卡接的方式分別固定在車門內板和車門外板上,并且車門內板和車門外板通過包邊的形式固定在一起,所以本技術的車門不僅大大縮短了安裝的流程,而且易于拆卸內飾件和外飾件,便于檢修。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輕量化車門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車門內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的車門外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的外飾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中的內飾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車門內板、2-車門外板、3-外飾件、4-內飾件、11-翻邊、12-內板窗口、13-卡接孔、14-空白區域、15-玻璃導軌安裝槽、16-電機安裝槽、17-門鎖安裝孔、18-鎖扣、21-鉸鏈安裝槽、22-門把手安裝口、23-卡接孔、24-防撞梁、25-外板窗口、31-卡接頭、32-門把手安裝口、33-扶手安裝口、41-卡接頭、42-揚聲器、43-物料盒安裝槽、44-簧片。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具體的介紹。參照圖1,本技術的輕量化車門包括:車門內板1、車門外板2、外飾件3和內飾件4四個部分。一、車門內板參照圖2,車門內板1為金屬架,采用鈑金沖壓的方法生成。車門內板1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內板窗口12,下半部分形成有空白區域14。其中,內板窗口12主要用于安裝玻璃,從而形成車門窗口;空白區域14主要用于減輕車門重量,其形狀與內飾件的形狀匹配,空白區域14的邊緣處形成有卡接孔13,卡接孔13用于固定和安裝
內飾件4。此外,車門內板1在內板窗口12的下方還形成有玻璃導軌安裝槽15、電機安裝槽16、門鎖安裝孔17和鎖扣18。其中,玻璃導軌安裝槽15主要用于安裝玻璃升降設備的玻璃導軌,電機安裝槽16主要用于安裝玻璃升降設備的電機,門鎖安裝孔17主要用于安裝門鎖,鎖扣18主要用于配合鎖芯實現關門自動上鎖的功能。車門內板1具有翻邊11,翻邊11主要用于外包車門內板1的邊緣,使得車門內板1與車門外板2連接成一個整體。二、車門外板參照圖3,車門外板2也為金屬架,采用鈑金沖壓的方法生成。車門外板2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外板窗口25,下半部分形成有交叉的防撞梁24和卡接孔23。其中,外板窗口25主要用于安裝玻璃,從而形成車門窗口;防撞梁24主要用于增強車門外板2的強度,確保在外飾件3為全塑料件的情況下車門的強度仍有保障;卡接孔23用于固定和安裝外飾件3。此外,車門外板2在邊緣處形成有鉸鏈安裝槽21,在外板窗口25的下方形成有門把手安裝口22。其中,鉸鏈安裝槽21用于安裝連接鉸鏈,從而實現車門與車身相連;門把手安裝口22用于安裝門把手。車門內板1和車門外板2通過包邊的形式固定在一起。三、外飾件參照圖4,外飾件3為塑料板,采用注塑的方法生成。外飾件3的外形與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的輪廓匹配,并且其
上形成有與車門外板2上的卡接孔23對應的卡接頭31,安裝外飾件3時,只需將其卡接在車門外板2上固定即可。此外,外飾件3上還形成有門把手安裝口32和扶手安裝口33。其中,門把手安裝口32用于安裝門把手,扶手安裝口33用于安裝扶手。安裝外飾件3時,將卡接頭31對準車門外板2上的卡接孔23按緊即可。安裝完畢后,內飾件4完全覆蓋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四、內飾件參照圖5,內飾件4也為塑料板,采用注塑的方法生成。內飾件4的外形與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的輪廓匹配,并且其上形成有與車門內板1上的卡接孔13對應的卡接頭41。安裝內飾件4時,只需將其卡接在車門內板1上固定即可。此外,內飾件4上還形成有物料盒安裝槽43、簧片44。其中,物料盒安裝槽43用于安裝物料盒,物料盒用于車主存放物件;簧片44用于定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門內板(1)、車門外板(2)、外飾件(3)和內飾件(4),所述車門內板(1)和車門外板(2)為金屬架,采用鈑金沖壓的方法生成,其中,所述車門內板(1)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內板窗口(12)、下半部分形成有空白區域(14),所述空白區域(14)的邊緣處形成有卡接孔(13),卡接孔(13)用于固定和安裝內飾件(4);所述車門外板(2)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外板窗口(25)、下半部分形成有交叉的防撞梁(24)和卡接孔(23),卡接孔(23)用于固定和安裝外飾件(3),所述車門內板(1)和車門外板(2)通過包邊的形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外飾件(3)和內飾件(4)為塑料板,采用注塑的方法生成,二者的外形與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的輪廓匹配,并且,外飾件(3)上形成有與車門外板(2)上的卡接孔(23)對應的卡接頭(31)、內飾件(4)上形成有與車門內板(1)上的卡接孔(13)對應的卡接頭(41),安裝外飾件(3)和內飾件(4)時,將卡接頭(31、41)對準卡接孔(13、23)按緊即可,安裝完畢后,內飾件(4)完全覆蓋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輕量化車門,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門內板(1)、車門外板(2)、外飾件(3)和內飾件(4),所述車門內板(1)和車門外板(2)為金屬架,采用鈑金沖壓的方法生成,其中,所述車門內板(1)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內板窗口(12)、下半部分形成有空白區域(14),所述空白區域(14)的邊緣處形成有卡接孔(13),卡接孔(13)用于固定和安裝內飾件(4);所述車門外板(2)的上半部分形成有外板窗口(25)、下半部分形成有交叉的防撞梁(24)和卡接孔(23),卡接孔(23)用于固定和安裝外飾件(3),所述車門內板(1)和車門外板(2)通過包邊的形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外飾件(3)和內飾件(4)為塑料板,采用注塑的方法生成,二者的外形與車門內板(1)的空白區域(14)的輪廓匹配,并且,外飾件(3)上形成有與車門外板(2)上的卡接孔(23)對應的卡接頭(31)、內飾件(4)上形成有與車門內板(1)上的卡接孔(13)對應的卡接頭(41),安裝外飾件(3)和內飾件(4)時,將卡接頭(31、41)對準卡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蕭冬,李志恩,楊明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格銳思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