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增稠劑及含有該增稠劑的泡沫混凝土,增稠劑由下述組分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60?100份;膨潤土:40?70份;有機高分子粘結劑:0.3?1份。在澆筑過程中添加增稠劑,使得現場澆筑的泡沫混凝土孔隙更加均勻,一次性澆筑高度達1m以上,實現了所澆筑的泡沫混凝土保溫性能好的功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混凝土工程
,尤其涉及一種現澆泡沫混凝土專用的增稠劑及含有該增稠劑的泡沫混凝土。
技術介紹
泡沫混凝土是通過化學或物理方法根據應用需要將氣體引入混凝土漿料中,經過合理養護成型,形成的含有大量細小的封閉氣孔并具有相當強度的混凝土制品。泡沫混凝土作為一種多孔結構,具有導熱系數低,抗沖擊性能好等特點,是理想的無機防寒保溫和抗沖擊材料,具有輕質、隔熱保溫、防火、施工方便、環保性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諸如隧道、邊坡等巖土工程中。現有的泡沫混凝土材料,多以水泥為主,把水泥直接用作膠結材料,在混凝土中的質量百分比占70-85%。這種泡沫混凝土在現澆使用過程中時,以水泥作為膠結材料,其內聚力不夠,而且粘結能力較低,當現澆作業時,一次性澆筑稍厚一點,就可能導致泡沫由于漿液重力作用破滅嚴重,使得現澆泡沫混凝土塌陷,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因此,現有的泡沫混凝土現澆作業時,一般一次性澆筑高度較低,只有30cm~50cm左右,現場施工時均質性得不到保障,整體性較差,致使泡沫混凝土內部空隙不均勻,所澆筑的泡沫混凝土保溫性能、耐久性能和抗凍脹性能及相應的力學性能均較低,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增稠劑及含有該增稠劑的泡沫混凝土。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增稠劑,由下述組分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60-100份;膨潤土:40-70份;有機高分子粘結劑:0.3-1份。硅灰能夠填充水泥顆粒間的孔隙,同時與水化產物生成凝膠體。添加硅灰可以顯著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壓、抗折、抗滲、防腐、抗沖擊及耐磨性能。此外,添加硅灰后的泡沫混凝土具有保水、防止離析和泌水、大幅降低砼泵送阻力的作用,改善漿體的微觀結構,提高硬化體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硅灰為無定型球狀顆粒,可以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流變性能。因此將硅灰作為增稠劑的主要原料,可以配置出高強、高耐久性、低熱、防水、抗凍、耐化學腐蝕的高性能泡沫混凝土。膨潤土是以脫石為主的含水粘土礦物,具良好的粘結、增稠作用,摻入一定量可以提 高泡沫混凝土的泡沫穩定性和材料強度。在增稠劑中加入有機高分子粘結劑,可以增加泡沫混凝土的稠度。在澆筑過程中添加增稠劑,使得現場澆筑的泡沫混凝土孔隙更加均勻,一次性澆筑高度達1m以上,實現了所澆筑的泡沫混凝土保溫性能好的功效。針對泡沫混凝土所設計的增稠劑,可以降低施工過程中泡沫混凝土的流動性和穩泡性,進而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整體性和均質性,因此泡沫混凝土的強度等力學性能得到加強。而且,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均質性更好,因此極少出現較大孔洞或貫通孔洞的情況。在不改變泡沫混凝土組份的情況下,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保溫性能、耐久性能和抗凍脹性能。所述有機高分子粘結劑為:聚丙烯酸、羥丙甲基纖維素、黃原膠或聚丙烯酰胺。優選的,增稠劑由下述組份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70-80份;膨潤土:45-65份;黃原膠:0.6-0.8份。優選的,增稠劑由下述組份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80-90份;膨潤土:40-50份;羥丙甲基纖維素:0.3-0.6份。優選的,增稠劑由下述組份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75-90份;膨潤土:45-60份;聚丙烯酸:0.5-0.8份。增稠劑由下述組份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75-90份;膨潤土:45-60份;聚丙烯酰胺:0.4-0.8份。一種含有該增稠劑的泡沫混凝土,其中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8%-15%。優選的,一種含有該增稠劑的泡沫混凝土,其中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0%-14%。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澆筑過程中添加增稠劑,使得現場澆筑的泡沫混凝土孔隙更加均勻,一次性澆筑高度達1m以上,實現了所澆筑的泡沫混凝土保溫性能好的功效。針對泡沫混凝土所設計的增稠劑,可以降低施工過程中泡沫混凝土的流動性和穩泡性,進而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整體性和均質性,因此泡沫混凝土的強度等力學性能得到加強。而且,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均質性更好,因此極少出現較大孔洞或貫通孔洞的情況。在不改變泡沫混凝土組份的情況下,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保溫性能、耐久性能和抗凍脹性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60份;膨潤土:70份;黃原膠:1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8%進行摻加。實施例2: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70份;膨潤土:65份;黃原膠:0.6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0%進行摻加。實施例3: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80份;膨潤土:45份;黃原膠:0.8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0%進行摻加。實施例4: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100份;膨潤土:40份;聚丙烯酰胺:0.3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0%進行摻加。實施例5: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90份;膨潤土:45份;聚丙烯酰胺:0.4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0%進行摻加。實施例6: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75份;膨潤土:60份;聚丙烯酰胺:0.8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4%進行摻加。實施例7: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70份;膨潤土:50份;羥丙甲基纖維素:0.3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2%進行摻加。實施例8: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80份;膨潤土:50份;羥丙甲基纖維素:0.6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2%進行摻加。實施例9: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75份;膨潤土:60份;聚丙烯酸:0.8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3%進行摻加。實施例10: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劑的配方為:硅粉:90份;膨潤土:45份;聚丙烯酸:0.4份,制備時,按照上述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稱取后,在常溫下將其放入容器進行攪拌、均勻即可。增稠劑在使用時,按照增稠劑的重量占泡沫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12%進行摻加。實施例11:在泡沫混凝土中添加的增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增稠劑,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組分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60?100份;膨潤土:40?70份;有機高分子粘結劑:0.3?1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增稠劑,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組分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60-100份;膨潤土:40-70份;有機高分子粘結劑:0.3-1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高分子粘結劑為:聚丙烯酸、羥丙甲基纖維素、黃原膠或聚丙烯酰胺。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增稠劑,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組份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70-80份;膨潤土:45-65份;黃原膠:0.6-0.8份。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增稠劑,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組份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硅粉:80-90份;膨潤土:40-50份;羥丙甲基纖維素: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賢君,陳衛忠,伍國軍,袁敬強,楊建平,于洪丹,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