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4034779 閱讀: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16:29
    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裝置,涉及本科生的鋼筋預應力試驗裝置。解決了模擬加載試驗存在的周期長、成本高、不安全問題。構成該裝置零件之間的連接:預應力模擬鋼筋(3)的L端與固定端支座(1)的螺紋孔端的螺紋連接,將測力傳感器(2)和傳感器壓板(4)順序套在預應力模擬鋼筋上;外六角鎖緊螺母(5)與預應力模擬鋼筋的R端螺紋連接,旋轉外六角鎖緊螺母使測力傳感器一個端面與固定端支座(1)的A面接觸,測力傳感器另一個端面與傳感器壓板(4)一個端面接觸;內六角螺母套筒(6)套在外六角鎖緊螺母(5)上,扭矩傳遞支座(7)的B端插入內六角螺母套筒的方孔中;測力傳感器的應變片(9)的引出線與測力表(8)連接。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simulation loading test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stressing force simulation loading test device for reinforcing steel bars, which relates to a reinforcing bar prestress test device for undergraduates. 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ng period, high cost and insecurity.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vice parts: Simulation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d (3) the L end and the fixed end bearing (1) screw thread Kong Duan connection, the force sensor and the sensor plate (2) (4) sequence set in the simulation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d; six angle locking nut (5) and pre stress R thread force simulation bar connection, rotating angle of six locking nut to a force sensor end and the fixed end bearing (1) A surface contact force sensor, another end face and the sensor plate (4) a face contact; within the six corners of the nut sleeve (6)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the six corners of the lock nut (5), torque support (7) square hole B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six angle of the nut sleeve; strain gauge force sensor (9) and force the lead wires (8) connec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本科生的鋼筋預應力試驗裝置,用于扭矩和軸力的轉換和測量。
    技術介紹
    目前,在工程上采用扭力板手對連接鋼結構的高強螺栓或螺桿進行應力加載。對混凝土結構時采用液壓張拉千斤頂和反力架模型完成的預應力加載。在本科教學實踐中如果采用前者的方法,可操作性差,需要專用的扭力搬手和反力支座。由于使用前要對電動扭矩搬手進行15分鐘的預熱工作,重復精度差。如果采用后者張拉千斤頂方法則工藝復雜,試驗周期長,因為混凝土構件的制造,需要按配比拌混凝土,再澆注入模型、對其進行自然養護7天、到28天的后才能承載。由于它采用穿心千斤頂、超高壓油泵、加載由手動調節閥等來實現加載速度的調節和千斤頂的換向,它的力值是通過油泵油壓乘以千斤頂的有效工作面積再減去千頂摩擦阻力來進行力值的轉換,由于摩擦阻力的不穩定性,需要對千斤頂和油壓表定期標定,由于使用的是穿心千斤頂,一但出現失控情況,將直接將鋼筋拉斷導致固定端飛出,造成人身傷害事故,所以安全隱患大。不便于本科生實踐試驗教學順利進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本科生做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存在的問題:周期長、成本高、不安全。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裝置,該裝置包括:固定端支座、測力傳感器、測力表、預應力模擬鋼筋、傳感器壓板、外六角鎖緊螺母、內六角螺母套筒、扭矩傳遞支座、應變片。該裝置的零件之間的連接:預應力模擬鋼筋的L端與固定端支座的螺紋孔端的螺紋連接,將測力傳感器和傳感器壓板順序套在預應力模擬鋼筋上;順時針旋轉外六角鎖緊螺母與預應力模擬鋼筋的R端螺紋連接,使測力傳感器一個端面與固定端支座的A面接觸,測力傳感器另一個端面與傳感器壓板一個端面接觸,并使測力表上顯示0.1-0.5KN。內六角螺母套筒套在外六角鎖緊螺母上,將扭矩傳遞支座的B端插入內六角螺母套筒的方孔中;測力傳感器的應變片的引出線與測力表連接。本技術和已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此裝置與扳手的施加方式相比克服了扭矩輸出工作不穩定。與混凝土加張拉千斤頂模式相比,試驗樣品制備周期和試驗周期明顯縮短;節約試驗場地和人力的投入,簡化了試驗流程,而且硬件設備投入低;本裝置可重復使用;減少制備混凝土對環境的污染;由于采用扭轉試驗機加載,不會出現失控現象,操作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通過此裝置試驗使本科生了解預應力在工程中的應用。附圖說明圖1鋼筋預應力模擬裝置結構總裝圖。圖2固定端支座主視圖。圖3固定端支座左視圖。圖4預應力模擬鋼筋主視圖。圖5傳感器壓板主視圖。圖6傳感器壓板左視圖。圖7外六角鎖緊螺母主視圖。圖8外六角鎖緊螺母左視圖。圖9內六角螺母套筒主視圖。圖10內六角螺母套筒左視圖。圖11扭矩傳遞支座主視圖。圖12扭矩傳遞支座左視圖。圖中:固定端支座1、測力傳感器2、預應力模擬鋼筋3、傳感器壓板4、外六角鎖緊螺母5、內六角螺母套筒6、扭矩傳遞支座7、測力表8、應變片9。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裝置,圖1。該裝置包括:固定端支座1、測力傳感器2、預應力模擬鋼筋3、傳感器壓板4、外六角鎖緊螺母5、內六角螺母套筒6、扭矩傳遞支座7、測力表8、應變片9。該裝置的零件之間的連接:預應力模擬鋼筋3的L端與固定端支座1的螺紋孔端的螺紋連接,測力傳感器2和傳感器壓板4順序套在預應力模擬鋼筋3上;旋轉外六角鎖緊螺母5與預應力模擬鋼筋3的R端螺紋連接,使測力傳感器2一個端面與固定端支座1的A面接觸,測力傳感器2另一個端面與傳感器壓板4一個端面接觸,并使測力表8上顯示0.1-0.5KN。內六角螺母套筒6套在外六角鎖緊螺母5上,將扭矩傳遞支座7的B端插入內六角螺母套筒6的方孔中;測力傳感器2的應變片9的引出線與測力表8連接。固定端支座1如圖2、3所示、測力傳感器2如圖2、3所示、預應力模擬鋼筋3如圖4所示、傳感器壓板4如圖5、6所示、外六角鎖緊螺母5如圖7、8所示、內六角螺母套筒6如圖9、10所示、扭矩傳遞支座7如圖11、12所示、測力表8、應變片9。做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時,將模擬裝置裝在NJ-500B的扭轉試驗機上夾具上。固定好滑動平臺,以00.1度/分種的轉速順時針旋轉扭矩傳遞支座7,旋緊鎖緊螺母5對預應力模擬鋼筋3施加力,監測測力表8上的力值變化,每3KN記錄對應的試驗機上顯示的扭矩和測力表8上的數值,施加的力目標值為24KN時,完成預應力的施加。此時鋼筋的有效應力24/SMin。如果要結束試驗,反方向轉動夾頭就可以卸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固定端支座(1)、測力傳感器(2)、預應力模擬鋼筋(3)、傳感器壓板(4)、外六角鎖緊螺母(5)、內六角螺母套筒(6)、扭矩傳遞支座(7)、測力表(8)、應變片(9);該裝置的零件之間的連接:預應力模擬鋼筋(3)的L端與固定端支座(1)的螺紋孔端的螺紋連接,將測力傳感器(2)和傳感器壓板(4)順序套在預應力模擬鋼筋(3)上;外六角鎖緊螺母(5)與預應力模擬鋼筋(3)的R端螺紋連接,旋轉外六角鎖緊螺母(5)使測力傳感器(2)一個端面與固定端支座(1)的A面接觸,測力傳感器(2)另一個端面與傳感器壓板(4)一個端面接觸,并使測力表(8)上顯示0.1?0.5KN;內六角螺母套筒(6)套在外六角鎖緊螺母(5)上,扭矩傳遞支座(7)的B端插入內六角螺母套筒(6)的方孔中;測力傳感器(2)的應變片(9)的引出線與測力表(8)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鋼筋預應力模擬加載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固定端支座(1)、測力傳感器(2)、預應力模擬鋼筋(3)、傳感器壓板(4)、外六角鎖緊螺母(5)、內六角螺母套筒(6)、扭矩傳遞支座(7)、測力表(8)、應變片(9);該裝置的零件之間的連接:預應力模擬鋼筋(3)的L端與固定端支座(1)的螺紋孔端的螺紋連接,將測力傳感器(2)和傳感器壓板(4)順序套在預應力模擬鋼筋(3)上;外六角鎖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子龍梁小燕趙寰宇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交通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 99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久美利坚合众国AV无码|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