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保溫板組件、用其制成的夾芯墻及夾芯墻的施工方法,屬于房屋建筑技術領域,保溫板組件包括保溫板,在保溫板一側增設有借助限位卡件及錨固組件固定的鋼筋網,鋼筋網與保溫板之間借助限位卡件形成混凝土澆筑預留空間,所述的錨固組件包括設置于保溫板另一側的鋼肋,錨固組件還包括依次穿過鋼筋網、限位卡件、保溫板及鋼肋的主桿,主桿端部借助鎖緊件與鋼肋鎖緊固定。施工方法包括預制保溫板組件、制作墻體結構、支設模板、澆筑混凝土、拆除模板。保溫板組件及夾芯墻的整體強度都更高,連接更加牢固可靠,且施工過程不受場地制約,更加簡便、易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綜合造價顯著降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房屋建筑
,涉及到保溫板組件,具體涉及到保溫板組件、用其制成的夾芯墻及夾芯墻的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保溫板組件是制作夾芯墻的主要部件,夾芯墻是在施工現場,在保溫板組件內、外兩側都澆筑混凝土制作而成的?,F有的保溫板組件結構簡單,只包括有保溫板,強度較低,而且澆筑完成后,保溫板與兩側的混凝土之間連接不夠牢固可靠,存在安全隱患,而且施工過程受場地制約,施工操作繁瑣,施工效率低,綜合造價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了保溫板組件、用其制成的夾芯墻及夾芯墻的施工方法,保溫板組件強度高,拆裝方便快捷,省時省力,制成的夾芯墻牢固可靠,且施工過程不受場地制約,更加簡便、易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綜合造價顯著降低。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保溫板組件,包括保溫板,關鍵是:在保溫板一側增設有借助限位卡件及錨固組件固定的鋼筋網,鋼筋網與保溫板之間借助限位卡件形成混凝土澆筑預留空間,所述的錨固組件包括設置于保溫板另一側的鋼肋,錨固組件還包括依次穿過鋼筋網、限位卡件、保溫板及鋼肋的主桿,主桿端部借助鎖緊件與鋼肋鎖緊固定。所述的限位卡件是與主桿一一對應設置的U形鋼或V形鋼,限位卡件的壁厚為0.2~2mm,限位卡件上開設有與主桿相匹配的過孔,過孔的軸線與限位卡件的軸線垂直設置。所述的鎖緊件為蝶形螺母,蝶形螺母與主桿上設置的螺紋鎖緊配合。所述的鋼肋與保溫板之間設置有墊片,墊片套裝在主桿上。所述的鋼肋沿保溫板長度方向水平設置,鋼肋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有鋼肋沿保溫板的高度方向排布,相鄰鋼肋之間的豎直間距為400~1000mm。穿過同一鋼肋的主桿的數量為至少兩個,相鄰主桿之間的水平間距為300~1000mm。所述的鋼肋是壁厚為0.1~2mm的槽鋼,鋼肋上開設有與主桿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的夾芯墻包括由一組呈矩陣式排列的保溫板組件形成的墻體結構,在墻體結構的內、外側分別設置有室內混凝土層、室外混凝土層,保溫板組件中的鋼筋網、限位卡件設置于室內混凝土層中,鋼肋、鎖緊件設置于室外混凝土層中,主桿穿于室內混凝土層、鋼筋網、限位卡件、保溫板、鋼肋、鎖緊件延伸于室外混凝土層。呈矩陣式排列的保溫板組件上還設置有鋼筋混凝土連接體,鋼筋混凝土連接體的一端凸出在鋼筋網內側并與室內混凝土層鎖緊固定,鋼筋混凝土連接體的另一端依次穿過鋼筋網、保溫板后與室外混凝土層鎖緊固定。一種保溫復合夾芯墻的施工方法,關鍵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預制保溫板組件:在工廠預制保溫板組件或者是在施工現場將主桿的一端依次穿過限位卡件、保溫板和鋼肋后與鎖緊件鎖緊固定,主桿的另一端與鋼筋網鎖緊固定;B、制作墻體結構:根據夾芯墻的尺寸確定所需保溫板組件的數量,將所有保溫板組件呈矩陣式排列形成墻體結構,墻體結構的所有鋼筋網都與施工操作面的墻體鋼筋固定連接;C、支設模板:在墻體結構的內、外兩側都支設模板,兩側的模板與墻體結構之間的空腔形成內、外澆筑腔;D、澆筑混凝土:向步驟C制得的內、外澆筑腔內同時澆筑混凝土,即形成室外混凝土層和室內混凝土層,鋼肋和鎖緊件都與室外混凝土層固定連接,鋼筋網和限位卡件都與室內混凝土層固定連接;E、拆除模板:待室外混凝土層和室內混凝土層的混凝土凝固后,將墻體結構內、外兩側的模板都拆除并回收。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將主桿的一端與鋼筋網鎖緊固定,主桿的另一端依次穿過鋼筋網、限位卡件、保溫板及鋼肋后與鎖緊件鎖緊固定,可以提高保溫板組件及夾芯墻的整體強度,制作夾芯墻時保溫板與兩側的混凝土之間連接更加牢固可靠,安全性高,而且制作簡便、易操作,施工過程不受場地制約,保溫板組件可以在工廠內預制好,也可以在施工現場組裝,施工過程簡單,施工效率高,綜合造價低。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中保溫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夾芯墻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代表室外混凝土層,2代表蝶形螺母,3代表鋼肋,4代表保溫板,5代表鋼筋網,6代表限位卡件,7代表主桿,8代表鋼筋混凝土連接體,9代表室內混凝土層,10代表墊片。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詳細說明: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保溫板組件,包括保溫板4,在保溫板4一側增設有借助限位卡件6及錨固組件固定的鋼筋網5,鋼筋網5與保溫板4之間借助限位卡件6形成混凝土澆筑預留空間,所述的錨固組件包括設置于保溫板4另一側的鋼肋3,鋼肋3是壁厚為0.1~2mm的槽鋼,鋼肋3上開設有與主桿7相匹配的通孔,取材方便,成本低。錨固組件還包括依次穿過鋼筋網5、限位卡件6、保溫板4及鋼肋3的主桿7,主桿7端部借助鎖緊件與鋼肋3鎖緊固定。利用錨固組件可以增強保溫板4的強度,結構簡單,拆裝方便,保溫板組件可以在工廠內預制好,也可以在施工現場組裝,不受場地制約,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限位卡件6對鋼筋網5進行定位,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限位卡件6可以調節鋼筋網5與保溫板4之間的間距,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主桿7為建筑用鋼材,取材方便,成本低,位于保溫板4內部的主桿7外壁上設置有防腐層,防腐層為鍍鋅層、塑料套層、涂層或防銹漆層,防腐層的厚度為0.01~2mm,可以防止主桿7被腐蝕,延長主桿7的使用壽命。限位卡件6是與主桿7一一對應設置的U形鋼或V形鋼,取材方便,成本低,限位卡件6的壁厚為0.2~2mm,足夠大的厚度使得限位卡件6具有足夠大的強度,使得保溫板組件整體強度更高。限位卡件6上開設有與主桿7相匹配的過孔,過孔的軸線與限位卡件6的軸線垂直設置,拆裝方便快捷,省時省力。鎖緊件為蝶形螺母2,蝶形螺母2與主桿7上設置的螺紋鎖緊配合,結構簡單,成本低,方便拆裝。鋼肋3與保溫板4之間設置有墊片10,墊片10套裝在主桿7上,可以防止鋼肋3直接與保溫板4接觸而割傷保溫板4,可以更好地保證保溫效果。鋼肋3沿保溫板4長度方向水平設置,鋼肋3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有鋼肋3沿保溫板4的高度方向排布,相鄰主桿7之間的豎直間距太小,所需主桿7數量較多,成本較高,相鄰主桿7之間的豎直間距太大,可以減少主桿7用量,節約成本,但是保溫板組件整體連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無法保證,整體強度會降低,所以經過反復實驗,將相鄰鋼肋3之間的豎直間距設置為400~1000mm,在確保保溫板組件具有足夠大的強度、且整體連接牢固可靠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用量,節約成本。穿過同一鋼肋3的主桿7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利用鋼肋3將多個主桿7連接在一起組合成一個整體,使得主桿7之間可以相互牽引制約,可以增強保溫板組件的強度,而且制作簡便、易操作,施工過程不受場地制約,提高了施工效率,從而使綜合造價顯著降低。相鄰主桿7之間的水平間距太小,所需主桿7數量較多,成本較高,相鄰主桿7之間的水平間距太大,可以減少主桿7用量,節約成本,但是保溫板組件整體連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無法保證,整體強度會降低,所以經過反復實驗,將相鄰主桿7之間的水平間距設置為300~1000mm,在確保保溫板組件整體強度、連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用量,節約成本。利用保溫板組件制成的保溫復合夾芯墻,所述的夾芯墻包括由一組呈矩陣式排列的保溫板組件形成的墻體結構,在墻體結構的內、外側分別設置有室內混凝土層9、室外混凝土層1,保溫板組件中的鋼筋網5、限位卡件6設置于室內混凝土層9中,鋼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保溫板組件,包括保溫板(4),其特征在于:在保溫板(4)一側增設有借助限位卡件(6)及錨固組件固定的鋼筋網(5),鋼筋網(5)與保溫板(4)之間借助限位卡件(6)形成混凝土澆筑預留空間,所述的錨固組件包括設置于保溫板(4)另一側的鋼肋(3),錨固組件還包括依次穿過鋼筋網(5)、限位卡件(6)、保溫板(4)及鋼肋(3)的主桿(7),主桿(7)端部借助鎖緊件與鋼肋(3)鎖緊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保溫板組件,包括保溫板(4),其特征在于:在保溫板(4)一側增設有借助限位卡件(6)及錨固組件固定的鋼筋網(5),鋼筋網(5)與保溫板(4)之間借助限位卡件(6)形成混凝土澆筑預留空間,所述的錨固組件包括設置于保溫板(4)另一側的鋼肋(3),錨固組件還包括依次穿過鋼筋網(5)、限位卡件(6)、保溫板(4)及鋼肋(3)的主桿(7),主桿(7)端部借助鎖緊件與鋼肋(3)鎖緊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卡件(6)是與主桿(7)一一對應設置的U形鋼或V形鋼,限位卡件(6)的壁厚為0.2~2mm,限位卡件(6)上開設有與主桿(7)相匹配的過孔,過孔的軸線與限位卡件(6)的軸線垂直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緊件為蝶形螺母(2),蝶形螺母(2)與主桿(7)上設置的螺紋鎖緊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肋(3)與保溫板(4)之間設置有墊片(10),墊片(10)套裝在主桿(7)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肋(3)沿保溫板(4)長度方向水平設置,鋼肋(3)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有鋼肋(3)沿保溫板(4)的高度方向排布,相鄰鋼肋(3)之間的豎直間距為400~1000mm。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保溫板組件,其特征在于:穿過同一鋼肋(3)的主桿(7)的數量為至少兩個,相鄰主桿(7)之間的水平間距為300~1000m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肋(3)是壁厚為0.1~2mm的槽鋼,鋼肋(3)上開設有與主桿(7)相匹配的通孔。8.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板組件制成的保溫復合夾芯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芯墻包括由一組呈矩陣式排列的保溫板組件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晶廷,
申請(專利權)人:張晶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