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處理
,具體為一種方便水處理管道清淤裝置。
技術介紹
管道淤泥是指地下管道中污水流過的過程中產生的沉淀物質,這種污泥含水量高、易腐爛,有強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蟲卵、病原微生物等等,如不加以妥善處理,任意排放,將會造成二次污染。然而,傳統的則是人工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進行清淤,不僅清淤效率比較低,而且勞動強度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管道清淤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水處理管道清淤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水處理管道清淤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分別設有電機、分離箱和吸泥泵,且吸泥泵位于電機和分離箱之間,所述吸泥泵通過集納管道與分離箱連通,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設有第一齒輪,所述底座的左側設有連接的粉碎筒,所述粉碎筒內設有粉碎軸,所述粉碎軸上設有與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所述粉碎軸的另一端延伸到粉碎筒外,所述粉碎軸上套設有粉碎刀片,所述粉碎筒的頂部設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上設有與粉碎筒相連通的吸泥頭,所述吸泥頭通過吸泥管道與吸泥泵連接,所述吸泥管道上設有流量電磁閥,所述分離箱的右側底端設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與分離箱的交界處設有過濾網,所述分離箱的右側上端設有污泥輸送管。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移動輪。優選的,所述粉碎刀片為螺旋葉片狀,且粉碎刀片與粉碎筒的內壁為無縫接觸。優選的,所述粉碎筒的內側壁上設有防粘涂層。優選的,所述粉碎刀片與第二齒輪之間設有防護板,所述防護板套設在粉碎軸上,且防護板與粉碎軸之間設有密封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首先由電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便水處理管道清淤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分別設有電機(2)、分離箱(3)和吸泥泵(4),且吸泥泵(4)位于電機(2)和分離箱(3)之間,所述吸泥泵(4)通過集納管道(5)與分離箱(3)連通,所述電機(2)的輸出端設有第一齒輪(6),所述底座(1)的左側設有連接的粉碎筒(7),所述粉碎筒(7)內設有粉碎軸(8),所述粉碎軸(8)上設有與第一齒輪(6)嚙合的第二齒輪(9),所述粉碎軸(8)的另一端延伸到粉碎筒(7)外,所述粉碎軸(8)上套設有粉碎刀片(10),所述粉碎筒(7)的頂部設有出泥口(11),所述出泥口(11)上設有與粉碎筒相連通的吸泥頭(12),所述吸泥頭(12)通過吸泥管道(13)與吸泥泵(4)連接,所述吸泥管道(13)上設有流量電磁閥(14),所述分離箱(3)的右側底端設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與分離箱(3)的交界處設有過濾網(16),所述分離箱(3)的右側上端設有污泥輸送管(1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方便水處理管道清淤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分別設有電機(2)、分離箱(3)和吸泥泵(4),且吸泥泵(4)位于電機(2)和分離箱(3)之間,所述吸泥泵(4)通過集納管道(5)與分離箱(3)連通,所述電機(2)的輸出端設有第一齒輪(6),所述底座(1)的左側設有連接的粉碎筒(7),所述粉碎筒(7)內設有粉碎軸(8),所述粉碎軸(8)上設有與第一齒輪(6)嚙合的第二齒輪(9),所述粉碎軸(8)的另一端延伸到粉碎筒(7)外,所述粉碎軸(8)上套設有粉碎刀片(10),所述粉碎筒(7)的頂部設有出泥口(11),所述出泥口(11)上設有與粉碎筒相連通的吸泥頭(12),所述吸泥頭(12)通過吸泥管道(13)與吸泥泵(4)連接,所述吸泥管道(13)上設有流量電磁閥(14),所述分離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朝均,
申請(專利權)人:都江堰惠農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