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包括設置在市政路面下端的綜合管廊艙,市政路面上設有綜合綠廊,所述綜合管廊艙包括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污水管艙、雨水艙,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設置在雨水艙上端,污水管艙設置在雨水艙一側,天然氣艙設有天然氣管道,綜合艙內(nèi)設有給水管道、中水管道、通信光纜,強電艙內(nèi)設有電力電纜,污水管艙內(nèi)設有污水管道,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內(nèi)側底面均設有排水溝,雨水艙通過排水管與綜合綠廊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城市交通擁堵以及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不方便的問題,緩解了城市內(nèi)澇的壓力,同時可將雨水收集利用起來。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屬于市政管網(wǎng)工程
技術介紹
綜合管廊是一種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是城市地下管道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施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地下綜合管廊系統(tǒng)不僅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極大方便了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建海綿城市就要有“海綿體”。城市“海綿體”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雨水通過這些“海綿體”下滲、滯蓄、凈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徑流通過管網(wǎng)、泵站外排,從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標準,緩減城市內(nèi)澇的壓力。而結合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在管廊中設置雨水艙室,用于存儲城市“海綿體”無法吸收的雨水,進一步緩解城市內(nèi)澇的壓力,同時雨水艙室里面的雨水可以用于綠化、道路沖洗、降塵等用途。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該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解決了城市交通擁堵以及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不方便的問題,緩解了城市內(nèi)澇的壓力,同時可將雨水收集利用起來。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包括設置在市政路面下端的綜合管廊艙,市政路面上設有綜合綠廊,所述綜合管廊艙包括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污水管艙、雨水艙,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設置在雨水艙上端,污水管艙設置在雨水艙一側,天然氣艙設有天然氣管道,綜合艙內(nèi)設有給水管道、中水管道、通信光纜,強電艙內(nèi)設有電力電纜,污水管艙內(nèi)設有污水管道,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內(nèi)側底面均設有排水溝,雨水艙通過排水管與綜合綠廊連接。所述排水管一端與雨水艙連接,排水管另一端貫穿污水管艙與綜合綠廊連接。所述排水管為軟管。所述通信光纜分層設置在綜合艙側壁上。所述電力電纜對稱、分層設置在強電艙內(nèi)壁上。采用這種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具有以下優(yōu)點:1、綜合管廊艙內(nèi)管線布置緊湊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間,節(jié)約了城市用地;便于各種管線的敷設、增減、維修和日常管理;符合安全、經(jīng)濟、實用的原則。2、由于市政路面上設有綜合綠廊,雨水艙通過排水管與綜合綠廊連接,這樣雨水艙可以用于存儲城市“海綿體”無法吸收的雨水,進一步緩解城市內(nèi)澇的壓力,同時雨水艙里面的雨水可以用于綠化、道路沖洗、降塵等用途。3、由于綜合管廊艙包括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污水管艙,這樣便于各種管線的敷設、增減、維修和日常管理。4、由于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內(nèi)側底面均設有排水溝,這樣可以將進入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內(nèi)的水進行排除,防止積水的情況發(fā)生。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有:1. 市政路面;2. 綜合綠廊;3. 天然氣艙;4. 綜合艙;5. 強電艙;6. 污水管艙;7. 雨水艙;8. 天然氣管道;9. 給水管道;10. 中水管道;11. 通信光纜;12. 電力電纜;13. 污水管道;14. 排水管;15. 排水溝。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包括設置在市政路面1下端的綜合管廊艙,市政路面1上設有綜合綠廊2,所述綜合管廊艙包括天然氣艙3、綜合艙4、強電艙5、污水管艙6、雨水艙7,所述天然氣艙3、綜合艙4、強電艙5設置在雨水艙7上端,污水管艙6設置在雨水艙7一側,污水管艙6的高度是雨水艙7的高度與強電艙5的高度之和,天然氣艙3設有天然氣管道8,綜合艙4內(nèi)設有給水管道9、中水管道10、通信光纜11,強電艙5內(nèi)設有電力電纜12,污水管艙6內(nèi)設有污水管道13,所述天然氣艙3、綜合艙4、強電艙5內(nèi)側底面均設有排水溝15,雨水艙7通過排水管14與綜合綠廊2連接。所述排水管14一端與雨水艙7連接,排水管14另一端貫穿污水管艙6與綜合綠廊2連接。所述排水管14為軟管。所述通信光纜11分層設置在綜合艙4側壁上。所述電力電纜12對稱、分層設置在強電艙5內(nèi)壁上。污水管道13是重力流管道,需要一定的坡度,所以污水管艙6高度最大;雨水艙7設置在天然氣艙3、綜合艙4、強電艙的下方,從而使得綜合管廊艙的斷面布置達到最優(yōu)化。綜合綠廊2是市政道路邊的景觀綠化帶,同時具有雨洪調(diào)蓄、水源涵養(yǎng),雨污凈化等功能,是一種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綜合“海綿體”,可以具體表現(xiàn)為植草溝、下凹式綠地、滲透池或者人工濕地等。下雨時,綜合綠廊2開始吸收儲存雨水,當徑流較大時,綜合綠廊內(nèi)的雨水通過排水管14流入綜合管廊艙內(nèi)的雨水艙7內(nèi),雨水艙7開始存儲雨水,同時雨水艙7里面的雨水可以用于綠化、道路沖洗、降塵等用途。本申請中沒有詳細說明的技術特征為現(xiàn)有技術。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申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申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所屬
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申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申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市政路面下端的綜合管廊艙,市政路面上設有綜合綠廊,所述綜合管廊艙包括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污水管艙、雨水艙,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設置在雨水艙上端,污水管艙設置在雨水艙一側,天然氣艙設有天然氣管道,綜合艙內(nèi)設有給水管道、中水管道、通信光纜,強電艙內(nèi)設有電力電纜,污水管艙內(nèi)設有污水管道,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內(nèi)側底面均設有排水溝,雨水艙通過排水管與綜合綠廊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市政路面下端的綜合管廊艙,市政路面上設有綜合綠廊,所述綜合管廊艙包括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污水管艙、雨水艙,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設置在雨水艙上端,污水管艙設置在雨水艙一側,天然氣艙設有天然氣管道,綜合艙內(nèi)設有給水管道、中水管道、通信光纜,強電艙內(nèi)設有電力電纜,污水管艙內(nèi)設有污水管道,所述天然氣艙、綜合艙、強電艙內(nèi)側底面均設有排水溝,雨水艙通過排水管與綜合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靳亞北,唐兵傳,張貴廷,李盛,張海堂,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