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過濾器用于設置在洗井泵車出口管線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與套管的第一端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件;第一連接部件用于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與套管的第二端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件;第二連接部件用于與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以及,過濾組件,過濾組件設置在套管內部并靠近套管的第一端;過濾組件包括第一濾筒、第二濾筒和濾網;第二濾筒套設在第一濾筒的內部;第一濾筒和第二濾筒上均設置有濾孔;濾網設置在第一濾筒和第二濾筒之間。該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對洗井水具有很好的過濾除雜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泵閥中的閥球與閥座封閉不嚴,甚至泵卡事故的發生,使原油生產順利進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過濾器
,特別涉及一種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
技術介紹
油井中井筒內油管結蠟會造成原油產量下降,嚴重時還會堵塞油管造成油井停產。因此需要清除油管結蠟。目前普遍采用清蠟車熱水循環的方式進行熱洗清蠟。洗井水由洗井泵車出口管線輸出后由井口套管閘門進入油井。但由于洗井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顆粒狀的雜質,在洗井的過程中顆粒狀的雜質會進入井底。如果顆粒狀的雜質粘附于泵閥中的閥球上,會造成閥球與閥座密封不嚴,從而影響泵效,嚴重時甚至造成泵卡事故。發生此種情況,施工人員通常采用碰泵措施,震落粘附于閥球上的顆粒狀的雜質,必要時更換井下作業的抽油泵。這樣不但影響原油產量,還增加油田開發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情況,本技術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用于設置在洗井泵車出口管線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之間,包括:套管;與所述套管的第一端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件;所述第一連接部件用于與所述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與所述套管的第二端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件;所述第二連接部件用于與所述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以及,過濾組件,所述過濾組件設置在所述套管內部并靠近所述套管的第一端;所述過濾組件包括第一濾筒、第二濾筒和濾網;所述第二濾筒套設在所述第一濾筒的內部;所述第一濾筒和所述第二濾筒上均設置有濾孔;所述濾網設置在所述第一濾筒和所述第二濾筒之間。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連接部件為異徑管,并且所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大口徑端與所述套管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小口徑端與所述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所述第二濾筒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大口徑端與小口徑端相連接的部位的內端面上;所述第二連接部件為異徑管,并且所述第二連接部件的大口徑端與所述套管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件的小口徑端與所述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濾網的目數為100-200目。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濾筒和所述第二濾筒均為圓錐形濾筒;所述濾網為圓錐形濾網。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濾筒的圓錐口處焊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件的大口徑端與小口徑端相連接的部位的內端面上;所述第二濾筒與所述第一濾筒通過螺紋連接。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濾筒和所述第二濾筒的濾孔為割縫通槽。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割縫通槽的寬度為4-6mm。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割縫通槽交錯排布。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連接部件和所述第二連接部件與所述套管的連接方式均為螺紋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件與所述井口套管閘門管線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件與所述洗井泵車出口管線的連接方式為螺紋連接。在本技術的一種更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為圓管體;所述第一連接部件和所述第二連接部件均為同心異徑管;所述套管、所述第一連接部件、所述第二連接部件和所述過濾組件的軸線重合。本技術公開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對洗井水具有很好的過濾除雜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泵閥中的閥球與閥座封閉不嚴,甚至泵卡事故的發生,使原油生產順利進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的剖視圖;圖中的附圖標記分別表示:1、套管;2、第一連接部件;3、第二連接部件;4、第一濾筒;5、濾網;6、第二濾筒;7、濾孔;8、井口套管閘門管線;9、洗井泵車出口管線;10、過濾組件。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的剖視圖。參見圖1,該過濾器用于設置在洗井泵車出口管線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之間,包括:套管1;與套管1的第一端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件2;第一連接部件2用于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與套管1的第二端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件3;第二連接部件3用于與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以及,過濾組件10,過濾組件10設置在套管1內部并靠近套管1的第一端;過濾組件10包括第一濾筒4、第二濾筒6和濾網5;第二濾筒6套設在第一濾筒4的內部;第一濾筒4和第二濾筒6上均設置有濾孔7;濾網5設置在第一濾筒4和第二濾筒6之間。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過濾器在使用時,將第一連接部件2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8連接,將第二連接部件3與洗井泵車出口管線9連接,洗井水從洗井泵車輸出后,經洗井泵車出口管線9進入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過濾器內部,經過濾組件10過濾后,經過井口套管閘門管線8進入井口套管閘門,從而進入油井套管,對油井套管進行清洗。洗井水中的雜質由于過濾組件10的阻擋不會進入油井套管。綜上,該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對洗井水具有很好的過濾除雜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泵閥中的閥球與閥座封閉不嚴,甚至泵卡事故的發生,使原油生產順利進行。在對洗井水過濾時,洗井水要全部通過過濾組件10才能達到過濾除去洗井水中雜質的目的。因此,過濾組件10在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中的安裝位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自行掌握的。例如,過濾組件10可以安裝在套管1的橫截面的內側。除此之外,對于本技術提供的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的規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本技術在此不做具體限定和描述。如圖1所示,套管1的第一端和套管1的第二端分別為圖1中的套管1的左端和右端。此處,只是為了表述的明確和便利而定義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當將圖1中的套管1進行反轉180°時,第一端則成為右端,第二端則成為左端。另外,圖1中的套管1也可以進行旋轉角度為90°的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旋轉。此時,圖1中的套管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也會成為上方的一端或者下方的一端。另外,當然也可以進行其他角度的旋轉。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濾網5質地軟,容易破損,在其兩側放置第一濾筒4和第二濾筒6,可有效防止濾網5損壞,并且第一濾筒4可先除去洗井水中的大顆粒狀雜質。這樣可以減小濾網5的負荷,延長濾網5的使用壽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生產需要來選擇與套管1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件2和第二連接部件3,以實現套管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和洗井泵車出口管線的有效連接。優選地,第一連接部件2為異徑管,并且其大口徑端與套管1的第一端連接,其小口徑端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第二濾筒6設置在第一連接部件2的連接大口徑端與小口徑端的內表面上;第二連接部件3為異徑管,并且其大口徑端與套管1的第二端連接,其小口徑端與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此結構設計可使洗井水流入到比洗井泵車管線管徑大的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時放緩流速,經過過濾組件10過濾后又減緩流入套管閘門管線的速度,增加洗井水在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的停留時間,增強對洗井水的過濾除雜效果。根據洗井水中的雜質的顆粒大小,濾網5的目數為100-200目時,可將洗井水中的絕大部分雜質去掉。還有,在實際應用中,從洗井泵車泵出的洗井水具有很高的壓力,流速很快,將第一濾筒4、第二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用于設置在洗井泵車出口管線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與所述套管(1)的第一端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件(2);所述第一連接部件(2)用于與所述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與所述套管(1)的第二端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件(3);所述第二連接部件(3)用于與所述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以及,過濾組件(10),所述過濾組件(10)設置在所述套管(1)內部并靠近所述套管(1)的第一端;所述過濾組件(10)包括第一濾筒(4)、第二濾筒(6)和濾網(5);所述第二濾筒(6)套設在所述第一濾筒(4)的內部;所述第一濾筒(4)和所述第二濾筒(6)上均設置有濾孔(7);所述濾網(5)設置在所述第一濾筒(4)和所述第二濾筒(6)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井套管洗井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用于設置在洗井泵車出口管線與井口套管閘門管線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與所述套管(1)的第一端連接的第一連接部件(2);所述第一連接部件(2)用于與所述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與所述套管(1)的第二端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件(3);所述第二連接部件(3)用于與所述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以及,過濾組件(10),所述過濾組件(10)設置在所述套管(1)內部并靠近所述套管(1)的第一端;所述過濾組件(10)包括第一濾筒(4)、第二濾筒(6)和濾網(5);所述第二濾筒(6)套設在所述第一濾筒(4)的內部;所述第一濾筒(4)和所述第二濾筒(6)上均設置有濾孔(7);所述濾網(5)設置在所述第一濾筒(4)和所述第二濾筒(6)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件(2)為異徑管,并且所述第一連接部件(2)的大口徑端與所述套管(1)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件(2)的小口徑端與所述井口套管閘門管線連接;所述第二濾筒(6)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件(2)的大口徑端與小口徑端相連接的部位的內端面上;所述第二連接部件(3)為異徑管,并且所述第二連接部件(3)的大口徑端與所述套管(1)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件(3)的小口徑端與所述洗井泵車出口管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興才,馮超,王立新,吳建偉,趙靜,郭濱,徐江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