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模板支設系統,包括:立設于基礎面的根部模板;貼設固定于根部模板內側的模板,模板的底部與基礎面之間留設有預留縫,根部模板擋設于預留縫;以及貼設于根部模板外側的龍骨支撐件,龍骨支撐件還貼設于模板的外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保證施工縫處的結合良好,混凝土構件的外觀缺陷能夠得到更加有效控制,提高了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同時能夠減少混凝土結構外觀缺陷的修整,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造價低廉,節約木材資源,可周轉性強,施工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指一種模板支設系統。
技術介紹
在建筑施工領域,墻柱施工過程中要求先澆筑與混凝土強度的等級相同的砂漿來預防根部的質量問題。但是采用傳統的做法后,混凝土接茬處仍會存在缺陷,施工完成后仍需進行外觀缺陷的修整,既不美觀,也浪費人力物力,降低施工效率,質量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模板支設系統,解決現有技術中墻柱根部的外觀缺陷的問題。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一種模板支設系統,包括:立設于基礎面的根部模板;貼設固定于所述根部模板內側的模板,所述模板的底部與所述基礎面之間留設有預留縫,所述根部模板擋設于所述預留縫;以及貼設于所述根部模板外側的龍骨支撐件,所述龍骨支撐件還貼設于所述模板的外側。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通過在基礎面立設根部模板,在根部模板的內側貼設模板,利用龍骨支撐件支設固定根部模板和模板,從而能夠保證施工縫處的結合良好,混凝土構件的外觀缺陷能夠得到更加有效控制,提高了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同時能夠減少混凝土結構外觀缺陷的修整,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本技術的造價低廉,節約木材資源,可周轉性強,施工方便。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根部模板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翼緣板和第二翼緣板,所述第一翼緣板固定于所述基礎面,所述第二翼緣板的內側與所述模板的底部相貼合。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根部模板為角鋼。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龍骨支撐件包括:立設于所述第一翼緣板的第一支撐段,所述第一支撐段的側部貼設于所述第二翼緣板的外側;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段的第二支撐段,所述第二支撐段的側部貼設于所述模板的外側。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段為第一方鋼管,所述第二支撐段為第二方鋼管,所述第一方鋼管的橫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方鋼管的橫截面尺寸。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閱圖1,顯示了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參閱圖2,顯示了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側視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包括:模板1、根部模板2以及龍骨支撐件3,其中根部模板2立設于基礎面上,模板1貼設固定于根部模板2的內側,模板1的底部與基礎面之間留設有預留縫4,根部模板2擋設于預留縫4。龍骨支撐件3貼設于根部模板2的外側,龍骨支撐件3的側部貼設于模板1的外側,從而能夠保證施工縫處的結合良好,混凝土構件的外觀缺陷能夠得到更加有效控制,提高了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同時能夠減少混凝土結構外觀缺陷的修整,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本技術的造價低廉,節約木材資源,可周轉性強,施工方便。結合圖1和圖2所示,模板1豎直設置,模板1的底部距地面有一定高度,即模板1的底部留設有預留縫4。模板1的內側形成混凝土的待澆筑區。模板1的尺寸根據施工墻柱的需要而定。在本實施例中,模板1采用木模板。根部模板2包括第一翼緣板20和第二翼緣板21,第一翼緣板20和第二翼緣板21相互垂直連接。第一翼緣板20固定于基礎面,在本實施例中基礎面是地面。第二翼緣板21的內側與模板1的底部相貼合,從而第二翼緣板21將模板1底部的預留縫4給擋住了,在澆筑模板1內側的待澆筑區時,利用根部模板2的第二翼緣板21實現棱角分明的墻柱根部。在本實施例中,根部模板2為角鋼。將角鋼的長度方向沿著模板1的底部設置,優選地,角鋼的長度與模板1的底邊長度相同,從而角鋼將模板1的底部預留縫4填補起來,以滿足澆筑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龍骨支撐件3包括:第一支撐段30和第二支撐段31,其中第一支撐段30立設于第一翼緣板20上,以固定根部模板2,第一支撐段30的側部貼設于第二翼緣板21的外側。第二支撐段31連接于第一支撐段31,第二支撐31貼設于模板1的外側,以固定模板1,從而第一支撐段30和第二支撐段31起到支撐固定模板1和根部模板2的作用,防止模板1和根部模板2在澆筑施工時發生傾斜而影響施工完成的墻柱的施工質量。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段30采用第一方鋼管,第二支撐段31采用第二方鋼管,第一方鋼管的橫截面的尺寸小于第二方鋼管的橫截面的尺寸,具體地,第一方鋼管的端頭截面縮小的厚度同角鋼的厚度,這樣第二方鋼管和角鋼就位于同一豎直面上,從而模板1也能夠保持豎直,不會發生傾斜等現象,以保證施工質量。龍骨支撐件3有多個,以一定的間距間隔立設于第一翼緣板20上,龍骨支撐件3的個數根據實際墻柱的尺寸而定。下面對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施工方法作說明:取一角鋼,將角鋼橫向設置并固定于地面上,在角鋼豎向的翼緣板的內側貼設固定豎向的模板,并且使得模板的底部與地面留設一定高度的預留縫。在角鋼水平的翼緣板上支設方鋼制成的龍骨支撐件,并使得方鋼貼設于模板的外側以及角鋼的豎向的翼緣板的外側,最后在搭建好的模板內側的待澆筑區內澆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墻柱結構。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模板支設系統通過在基礎面立設根部模板,在根部模板的內側貼設模板,利用龍骨支撐件支設固定根部模板和模板,從而能夠保證施工縫處的結合良好,混凝土構件的外觀缺陷能夠得到更加有效控制,提高了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同時能夠減少混凝土結構外觀缺陷的修整,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本技術的造價低廉,節約木材資源,可周轉性強,施工方便。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技術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定,本技術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板支設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立設于基礎面的根部模板;貼設固定于所述根部模板內側的模板,所述模板的底部與所述基礎面之間留設有預留縫,所述根部模板擋設于所述預留縫;以及貼設于所述根部模板外側的龍骨支撐件,所述龍骨支撐件還貼設于所述模板的外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板支設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立設于基礎面的根部模板;貼設固定于所述根部模板內側的模板,所述模板的底部與所述基礎面之間留設有預留縫,所述根部模板擋設于所述預留縫;以及貼設于所述根部模板外側的龍骨支撐件,所述龍骨支撐件還貼設于所述模板的外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支設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模板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翼緣板和第二翼緣板,所述第一翼緣板固定于所述基礎面,所述第二翼緣板的內側與所述模板的底部相貼合。3.如權利要求2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旭亮,龔可,章琛,吳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