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包括兩個平行設置且半埋于地表的墻體,兩個墻體之間設置有料倉壁,料倉壁與兩個墻體之間形成能夠存儲瀝青混合料的料倉,該料倉的頂部設置有能夠開合的料倉蓋,該料倉的底部設置有卸料裝置,卸料裝置的下方設置有用于輸送瀝青混合料的螺旋輸料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料倉蓋、料倉壁、卸料裝置及螺旋輸料裝置均由獨立模塊組成,可根據實際工況自由組合,實現料倉容積的調節。由于料倉壁結構較大,防水層及密封層由鐵皮或薄鋼板焊接而成,保溫層由獨立的保溫層拼接而成。工地轉移時,成本較高的保溫層拆分轉運,多次使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適用于交通運輸領域道路工程施工機械與設備方面。
技術介紹
:瀝青混合料應盡可能現拌現用,以減少老化,提高碾壓溫度。瀝青路面施工時,為保證攤鋪機連續作業,需要數輛滿載瀝青混合料的運輸車在攤鋪現場等待卸料。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降雨,通常做法是大幅度提高攤鋪及碾壓速度,但由于下承層表面積水、混合料溫度快速下降、攤鋪與碾壓速度超出規范要求等各種原因,造成所攤鋪路面與下承層分離、路面壓實度不足、平整度不高等一系列質量問題。當攤鋪機出現故障,大量的瀝青混合料只能選擇廢棄處理,不僅造成極大的浪費及經濟損失,還嚴重污染環境。瀝青路面施工中,基質瀝青混合料和改性瀝青混合料使用量占總是用量的80%以上,基質瀝青混合料可以儲存72小時,改性瀝青可以儲存24小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在遇到雨天或攤鋪機出現故障等特殊工況下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包括兩個平行設置且半埋于地表的墻體,兩個墻體之間設置有料倉壁,料倉壁與兩個墻體之間形成能夠存儲瀝青混合料的料倉,該料倉的頂部設置有能夠開合的料倉蓋,該料倉的底部設置有卸料裝置,卸料裝置的下方設置有用于輸送瀝青混合料的螺旋輸料裝置。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兩個墻體外便于運料卡車卸料的斜坡。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料倉蓋包括液壓油缸、料倉蓋門和密封口,其中,料倉蓋門為圓錐結構,液壓油缸用于控制料倉蓋門的開閉,密封口采用磁性橡膠制成,用于料倉蓋門與料倉之間的密封。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料倉壁包括依次設置在密封層、保溫層和防水層,其中,防水層緊貼在墻體內。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保溫層包括框架,設置在框架兩側的上蒙皮和下蒙皮,設置在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間的電熱絲,以及填充在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間的隔熱材料。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電熱絲設置在靠近上蒙皮的一側。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還包括按鍵、控制器以及若干個布置在料倉壁上的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用于實時監測料倉壁處的瀝青混合料溫度;按鍵用于設定儲存溫度范圍;控制器用于通過比較溫度傳感器的輸入信號和存儲溫度范圍,控制電熱絲的發熱功率。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螺旋輸料裝置包括螺旋輸料器進料口,位于螺旋輸料器進料口處的水平螺旋輸料器,以及用于支撐水平螺旋輸料器的支撐架。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還包括位于水平螺旋輸料器出料口處的傾斜螺旋輸料器以及用于支撐傾斜螺旋輸料器的支撐架。本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還包括電磁閥,用于控制卸料裝置的開閉及開口大小。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料倉蓋、料倉壁、卸料裝置及螺旋輸料裝置均由獨立模塊組成,可根據實際工況自由組合,實現料倉容積的調節。由于料倉壁結構較大,防水層及密封層由鐵皮或薄鋼板焊接而成,保溫層由獨立的保溫層拼接而成。工地轉移時,成本較高的保溫層拆分轉運,多次使用,有效降低使用成本。2、在雨天、攤鋪機故障等特殊工況下,暫停瀝青路面攤鋪,確保瀝青路面的高品質。將已拌合好的瀝青混合料快速存儲,減少資源浪費及經濟損失,保護環境。附圖說明:圖1是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結構簡圖,其中,圖1(a)為主視圖,圖1(b)為側視圖。圖2是料倉蓋結構簡圖。圖3是料倉壁剖面圖。圖4是保溫層結構圖,其中,圖4(a)為主視圖,圖4(b)為側視圖。圖5是溫度控制框圖。圖1中,1為料倉蓋;2為料倉壁;3為卸料裝置;4為螺旋輸料裝置;5為斜坡;6為墻體;41為螺旋輸料器進料口;42為水平螺旋輸料器;43為傾斜螺旋輸料器;44為支撐架。圖2中,11為液壓油缸;12為料倉蓋門;13為密封口。圖3中,21為密封層;22為保溫層;23為防水層。圖4中,221為上蒙皮;222為電熱絲;223為隔熱材料;224為框架;225為下蒙皮。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至圖5,本技術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采用半埋式安裝。料倉壁2緊貼墻體6布置,用于形成儲料空間料倉;料倉蓋1位于料倉上端端口,通過螺栓固定在料倉壁2上,用于封閉料倉頂部,在需要存料時,可通過液壓油缸11打開料倉蓋;卸料裝置3位于料倉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料倉壁2上,用于控制料倉蓋1的開閉,調整卸料速度;螺旋輸料裝置4位于卸料裝置3下方,通過支撐架固定在地面上,與卸料裝置3共用一個開關口,用于將瀝青混合料提升、裝車;墻體6用于增加地面承載力,避免沉陷;斜坡5為運料卡車卸料提供便利。進一步地,料倉蓋1包括液壓油缸11、料倉蓋門12和密封口13,為圓錐結構,便于排水。液壓油缸11用于控制料倉蓋門12的開閉;密封口13用磁性橡膠制成,確保密封簡單可靠。進一步地,料倉截面上部為長方形,下部為倒梯形,則各料倉壁均為平面,便于保溫層的拼接。進一步地,料倉壁2包括密封層21、保溫層22和防水層23,密封層21位于保溫層22內部,采取封閉拼接方式安置,與瀝青混合料直接接觸;保溫層22減少瀝青混合料散熱,并對散失的熱量進行補充;防水層23位于保溫層22和墻體6之間,用于防止墻體6滲水對保溫層22造成影響。進一步地,保溫層22包括上蒙皮221、電熱絲222、隔熱材料223、框架224和下蒙皮225,上蒙皮221用絕緣耐熱材料制成,用于保護電熱絲222及隔熱材料223;電熱絲222用于補充瀝青混合料損耗的熱量,通過接線將所用電熱絲連接到電源;隔熱材料223用石棉等熱傳導系數小的材料制成,用于減少熱量散失;框架224為保溫層22的支撐受力結構,用于承受瀝青混合料的壓力;下蒙皮起密封作用,保護保溫層內部材料。進一步地,料倉壁2上布置有若干個溫度傳感器,用于實時監測料倉壁2處瀝青混合料溫度;按鍵用于設定儲存溫度范圍;控制器通過比較溫度傳感器的輸入信號和存儲溫度范圍,控制電熱絲222的發熱功率,使料倉壁2處溫度處于設定范圍且節約能源。進一步地,螺旋輸料裝置4包括螺旋輸料器進料口41、水平螺旋輸料器42、傾斜螺旋輸料器43和支撐架44。螺旋輸料器進料口41與卸料裝置3共用一個電磁閥,用于控制卸料口的開閉及開口大小;螺旋輸料裝置4用于將瀝青混合料提升到一定高度,便于裝車;支撐架44用于將整個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平行設置且半埋于地表的墻體(6),兩個墻體(6)之間設置有料倉壁(2),料倉壁(2)與兩個墻體(6)之間形成能夠存儲瀝青混合料的料倉,該料倉的頂部設置有能夠開合的料倉蓋(1),該料倉的底部設置有卸料裝置(3),卸料裝置(3)的下方設置有用于輸送瀝青混合料的螺旋輸料裝置(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平行設置且半埋于地表的墻體(6),兩個墻體(6)之間設置有料倉壁(2),料倉壁(2)與兩個墻體(6)之間形成能夠存儲瀝青混合料的料倉,該料倉的頂部設置有能夠開合的料倉蓋(1),該料倉的底部設置有卸料裝置(3),卸料裝置(3)的下方設置有用于輸送瀝青混合料的螺旋輸料裝置(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兩個墻體(6)外便于運料卡車卸料的斜坡(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其特征在于,料倉蓋(1)包括液壓油缸(11)、料倉蓋門(12)和密封口(13),其中,料倉蓋門(12)為圓錐結構,液壓油缸(11)用于控制料倉蓋門(12)的開閉,密封口(13)采用磁性橡膠制成,用于料倉蓋門(12)與料倉之間的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其特征在于,料倉壁(2)包括依次設置的密封層(21)、保溫層(22)和防水層(23),其中,防水層(23)緊貼在墻體(6)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瀝青混合料存儲設備,其特征在于,保溫層(22)包括框架(224),設置在框架(224)兩側的上蒙皮(221)和下蒙皮(225),設置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冬冬,韓久劍,趙平安,郝玉飛,王守習,李壯,
申請(專利權)人:長安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