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封設在殼體一端開口處的蓋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壓縮機構、支撐機構和驅動機構,通過驅動機構驅動動渦旋盤在靜渦旋盤內作平面轉動,從而帶動十字滑環在機座上作往復運動,機座上沿該往復運動的運動軌跡開設有導氣孔,十字滑環在機座上作往復運動的每一個周期內,導氣孔部分或全部外露于十字滑環,使中壓背壓腔與低壓腔連通,以排出中壓背壓腔壓力過高的氣體,實現中壓的穩定,從而達到平衡壓力,避免動渦旋盤與機座之間產生很大的摩擦力,從而能夠保證渦旋壓縮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壓縮機,特別是涉及渦旋壓縮機。
技術介紹
渦旋式壓縮機是由兩個雙函數方程線的動、靜渦旋盤相互咬合而成。在吸氣、壓縮、排氣的工作過程中,靜渦旋盤固定在機架上,動渦旋盤由偏心軸驅動并由防自傳機構制約,圍繞靜渦旋盤基圓中心,作很小半徑的平面轉動。氣體通過空氣濾芯吸入靜渦旋盤的外圍,隨著偏心軸的旋轉,氣體在動渦旋盤噬合所組成的若干個月牙形壓縮腔內被逐步壓縮,然后由靜渦旋盤中心部件的軸向孔連續排出。渦旋壓縮機的上述獨特設計,使其廣泛運用于工業、農業、交通運順、醫療器械、食品裝潢和紡織等行業和其他需要壓縮空氣的場合。但是傳統的渦旋壓縮機,動渦旋盤和靜渦旋盤在壓縮氣體時,容易產生使之分離的軸向力,使動渦旋盤與支承件之間產生很大的摩擦力,嚴重影響渦旋壓縮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渦旋壓縮機動渦旋盤與支承件之間產生很大的摩擦力,嚴重影響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問題,提供一種渦旋壓縮機,通過在機座上設置氣孔,以排出中壓背壓腔壓力過高的氣體,實現中壓的穩定,從而達到平衡壓力,避免動渦旋盤與機座之間產生很大的摩擦力,從而能夠保證渦旋壓縮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封設在殼體一端開口處的蓋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壓縮機構、支撐機構和驅動結構,所述殼體上設有進氣口,所述蓋體上設有排氣口,所述壓縮機構包括通過所述蓋體固定在所述殼體內靠近開口處的靜渦旋盤和與所述靜渦旋盤相互噬合形成壓縮腔的動渦旋盤,所述靜渦旋盤與所述蓋體圍合形成高壓腔,所述排氣口與所述高壓腔連通,所述靜渦旋盤上設有氣孔,所述壓縮腔通過所述氣孔與所述高壓腔連通;所述支撐結構包括耐磨墊、十字滑環和機座,所述動渦旋盤承坐在所述十字滑環上,所述十字滑環設置在所述機座上,所述耐磨墊設置在所述動渦旋盤與所述機座的接觸面上,所述動渦旋盤、耐磨墊和機座圍合形成中壓背壓腔,所述靜渦旋盤上設有背壓進氣通道,所述耐磨墊上設有導氣槽,所述機座上設有通氣槽,所述高壓腔依次通過所述背壓進氣通道、導氣槽和通氣槽與所述中壓背壓腔連通,所述機座和殼體圍合形成低壓腔;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動渦旋盤在靜渦旋盤內作平面偏心轉動,從而帶動十字滑環在機座上作往復運動,所述機座上沿所述往復運動的運動軌跡開設有導氣孔,所述十字滑環在機座上作往復運動的每一個周期內,所述導氣孔部分或全部外露于所述十字滑環,使所述中壓背壓腔與所述低壓腔連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十字滑環包括環和對稱設置在環上的兩個端部,所述機座上對稱設有兩個凹槽,所述十字滑環的兩個端部分別架設在所述機座的兩個凹槽內,所述導氣孔設置在所述兩個凹槽中的至少一個凹槽內,所述十字滑環在所述機座上沿兩個凹槽的連接線作往復運動。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和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殼體遠離開口處的一端相連,另一端通過偏心軸與所述動渦旋盤相連,所述電機環設在所述轉軸遠離動渦旋盤的一端。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氣孔設置有一個、兩個或者多個。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氣孔為圓孔、方孔、條形孔或者漏斗形孔。上述渦旋壓縮機,通過在機座上設置氣孔,以排出中壓背壓腔壓力過高的氣體,實現中壓的穩定,從而達到平衡壓力,避免動渦旋盤與機座之間產生很大的摩擦力,從而能夠保證渦旋壓縮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渦旋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動渦旋盤、耐磨墊、十字滑環和機座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在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與另一個元件“相連”,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請參閱圖1~2,為一實施方式的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10、封設在殼體10一端開口處的蓋體20以及設置在殼體10內的壓縮機構、支撐機構和驅動機構。其中,殼體10上設有進氣口12。蓋體20上設有排氣口22。壓縮機構包括靜渦旋盤30和動渦旋盤40。其中,靜渦旋盤30通過蓋體20固定在殼體10內靠近開口處的一端。靜渦旋盤30與蓋體20圍合形成高壓腔320。排氣口22與高壓腔320連通。動渦旋盤40與靜渦旋盤30相互噬合形成壓縮腔430。靜渦旋盤30上設有氣孔32。壓縮腔430通過氣孔32與高壓腔320連通。支撐機構包括耐磨墊50、十字滑環60和機座70。其中,動渦旋盤40承坐在十字滑環60上,十字滑環60設置在機座70上,耐磨墊50設置在動渦旋盤40和機座70的接觸面上。動渦旋盤40、耐磨墊50和機座70圍合形成中壓背壓腔740。靜渦旋盤30上設有背壓進氣通道34。耐磨墊50上設有導氣槽52。機座70上設有通氣槽(圖未示)。高壓腔320依次通過背壓進氣通道34、導氣槽52和通氣槽與中壓背壓腔740連通。機座70和殼體10圍合形成低壓腔710。進氣口12與低壓腔710連通。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動渦旋盤40在靜渦旋盤30內作平面偏心轉動,從而帶動十字滑環60在機座70上作往復運動。機座70上沿該往復運動的運動軌跡開設有導氣孔72。十字滑環60在機座70上作往復運動的每一個周期內,導氣孔72部分或全部外露于十字滑環60,使中壓背壓腔740與低壓腔710連通。具體的,在本實施方式中,十字滑環60包括環62和對稱設置在環62上的兩個端部64。機座70上對稱設有兩個凹槽74。十字滑環60的兩個端部64分別架設在機座70的兩個凹槽74內。導氣孔72設置在兩個凹槽74中的至少一個凹槽內(即導氣孔72可以只設置在兩個凹槽74中的其中一個凹槽內,或者兩個凹槽74內都設有導氣孔72)。十字滑環60在機座70上沿兩個凹槽74的連接線作往復運動。可以理解,上述兩個凹槽74,當其中一個凹槽74中設有導氣孔72時,另一個凹槽74可以用作通氣槽。當然,通氣槽也可以設置在機座70的其他地方,只要能夠將高壓腔320依次通過背壓進氣通道34、導氣槽52和通氣槽與中壓背壓腔740連通即可。具體的,在本實施方式中,驅動機構包括電機80和轉軸90。其中,轉軸90的一端與殼體10遠離開口處的一端相連,另一端通過偏心軸與動渦旋盤40相連。電機80環設在該轉軸90遠離動渦旋盤40的一端。可以理解,導氣孔72可以設置有一個、兩個或者多個,只要能夠實現十字滑環60在機座70作往復運動的每一個周期內,導氣孔72部分或全部外露于十字滑環60即可。具體的,導氣孔72可以為圓孔、方孔、條形孔或者漏斗形孔。上述渦旋壓縮機,氣體從進氣孔12進入低壓腔710,再進入壓縮腔430壓縮后,通過氣孔32進入高壓腔320。高壓腔320中的部分氣體依次通過背壓進氣通道34和導氣槽52進入中壓背壓腔740,通過十字滑環60在機座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封設在殼體一端開口處的蓋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壓縮機構、支撐機構和驅動機構,所述殼體上設有進氣口,所述蓋體上設有排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構包括通過所述蓋體固定在所述殼體內靠近開口處的靜渦旋盤和與所述靜渦旋盤相互噬合形成壓縮腔的動渦旋盤,所述靜渦旋盤與所述蓋體圍合形成高壓腔,所述排氣口與所述高壓腔連通,所述靜渦旋盤上設有氣孔,所述壓縮腔通過所述氣孔與所述高壓腔連通;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耐磨墊、十字滑環和機座,所述動渦旋盤承坐在所述十字滑環上,所述十字滑環設置在所述機座上,所述耐磨墊設置在所述動渦旋盤與所述機座的接觸面上,所述動渦旋盤、耐磨墊和機座圍合形成中壓背壓腔,所述靜渦旋盤上設有背壓進氣通道,所述耐磨墊上設有導氣槽,所述機座上設有通氣槽,所述高壓腔依次通過所述背壓進氣通道、導氣槽和通氣槽與所述中壓背壓腔連通,所述機座和殼體圍合形成低壓腔,所述進氣口與所述低壓腔連通;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動渦旋盤在靜渦旋盤內作平面偏心轉動,從而帶動十字滑環在機座上作往復運動,所述機座上沿所述往復運動的運動軌跡開設有導氣孔,所述十字滑環在機座上作往復運動的每一個周期內,所述導氣孔部分或全部外露于所述十字滑環,使所述中壓背壓腔與所述低壓腔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封設在殼體一端開口處的蓋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壓縮機構、支撐機構和驅動機構,所述殼體上設有進氣口,所述蓋體上設有排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構包括通過所述蓋體固定在所述殼體內靠近開口處的靜渦旋盤和與所述靜渦旋盤相互噬合形成壓縮腔的動渦旋盤,所述靜渦旋盤與所述蓋體圍合形成高壓腔,所述排氣口與所述高壓腔連通,所述靜渦旋盤上設有氣孔,所述壓縮腔通過所述氣孔與所述高壓腔連通;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耐磨墊、十字滑環和機座,所述動渦旋盤承坐在所述十字滑環上,所述十字滑環設置在所述機座上,所述耐磨墊設置在所述動渦旋盤與所述機座的接觸面上,所述動渦旋盤、耐磨墊和機座圍合形成中壓背壓腔,所述靜渦旋盤上設有背壓進氣通道,所述耐磨墊上設有導氣槽,所述機座上設有通氣槽,所述高壓腔依次通過所述背壓進氣通道、導氣槽和通氣槽與所述中壓背壓腔連通,所述機座和殼體圍合形成低壓腔,所述進氣口與所述低壓腔連通;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動渦旋盤在靜渦旋盤內作平面偏心轉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煜,郭健,王希望,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貝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