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removing photoresist substrate surface after etch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ice,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quentially: step one: using plasma ashing to remove after etching the substrate surface residual photoresist; step two: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cleaning glue coating used in step one in after ashing; step three: when the substrate surface clean dry adhesive after curing,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cleaning glue peeling. The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ing device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leaning,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follow-up process is simp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及實施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集成電路元器件或光電領域元器件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及實施裝置。
技術介紹
在半導體晶片的制作工藝中,對帶有光刻膠圖案的圖型片刻蝕是非常頻繁和重要的步驟,在對帶有光刻膠圖案的晶片進行IBE干法刻蝕后,會殘留一分部光刻膠或部分顆粒,這些殘留對基片的后續加工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導致器件的最終缺陷。常規的光刻膠去除方法是用丙酮、酒精或其他去膠溶液進行濕法去除,專利CN200610147868.X和CN200910241611.4分別公開了一種光刻膠的去除方法,該方法中均使用了濕法清洗工藝,該工藝中存在的缺點是工藝步驟較復雜,且操作周期較長以及對清洗廢液的處理工藝較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及實施裝置。該方法及實施裝置既能均勻的對基片表面進行清潔膠上膠,達到高效清洗的目的,又能達到操作簡便易行、后續工藝簡單的目的,并且能有效節約清潔膠,防止過量清潔膠涂覆或涂覆不均勻在后續撕除清潔膠時使基片表面受力過大或不均而損害基片表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步驟一:采用等離子灰化工藝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上殘余的光刻膠;步驟二:使用清潔膠涂覆在步驟一中的灰化后的基片的表面;步驟三:待基片表面的清潔膠風干固化后,將基片表面的清潔膠撕除。其中,步驟一中的等離子灰化工藝使用的產生等離子的氣體包括氧氣以及輔助氣體,輔助氣體為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氮氣中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步驟一:采用等離子灰化工藝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上殘余的光刻膠;步驟二:使用清潔膠涂覆在步驟一中的灰化后的基片的表面;步驟三:待基片表面的清潔膠風干固化后,將基片表面的清潔膠撕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進行的步驟:步驟一:采用等離子灰化工藝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上殘余的光刻膠;步驟二:使用清潔膠涂覆在步驟一中的灰化后的基片的表面;步驟三:待基片表面的清潔膠風干固化后,將基片表面的清潔膠撕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的等離子灰化工藝使用的產生等離子的氣體包括氧氣以及輔助氣體,輔助氣體為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氮氣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等離子的功率在50~600W;氧氣的流量在5~50sccm;輔助氣體的含量為氧氣量的10~5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的清潔膠的涂覆方式為刷涂、噴涂或者旋涂,清潔膠的厚度為0.1~0.4mm。4.一種用于實施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刻蝕后基片表面光刻膠的方法使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體(10),柜體(10)內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送風室(1)、噴膠室(2)、環狀中空的風環(4)和操作臺(3),送風室(1)內設置有送風裝置(12);噴膠室(2)內設置有液腔(21)和霧腔(22),液腔(21)位于霧腔(22)上方且與霧腔(22)相互連通,液腔(21)的底部設置有一超聲波霧化裝置(23),霧腔(22)底部均勻開設有若干通孔;風環(4)位于噴膠室(2)下方外側,風環(4)具有向內彎折且逐漸縮小的出風端(422),風環(4)底部與送風室(1)的出風口連通,出風端(422)正對操作臺(3)內一環形的通風管道(321),通風管道(321)與送風室(1)的進風口連通;操作臺(3)上固定連接有去膠裝置(6),去膠裝置(6)為一包括若干格柵的方形框體,操作臺(3)內部設置有一可伸入和縮回操作臺(3)內的托板(7)。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環(4)具有一豎直設置的環狀的進風部(41)和一設置在進風部(41)上的與進風部(41)連通的向內彎折的環狀的出風部(42);出風部(42)包括一弧形的連接進風部(41)的連接端(421)和連接在連接端(421)上且出風口朝下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萬國,李廣偉,張新漢,陳懷熹,繆龍,馮新凱,鄒小林,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中科晶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