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爐用集水箱,包括容納有液體的箱體(1),箱體(1)的頂部設置有風口回水支管(9),底部設置有出水短管(4),出水短管(4)內設置有密封出水組件,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處設置有用于密封排水口的密封蓋(7),密封蓋(7)與密封出水組件相連,密封出水組件根據箱體(1)內的水壓帶動密封蓋(7)相應的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以控制排水口的啟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高爐用集水箱,能夠完全隔斷空氣進入冷卻循環回水系統中,改善循環回水管道水流狀態.使循環回水管道中的氣水混合流改變為滿管水的單向有壓流態,回水中的空氣含量減少,避免發生氣阻和溢水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爐用集水箱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爐用集水箱,可廣泛應用工業企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的開路無壓回水管路上。
技術介紹
高爐風口裝置一般采用高壓開路循環冷卻水,為了防止循環冷卻水的斷流,為檢查方便,在風口平臺處設置敞開式集水箱,風口裝置冷卻回水由密閉管路有壓回至為平臺集水箱。由于集水箱為敞開式,造成有壓水泄壓形成無壓回水系統,無壓回水系統利用平臺高度將水送至泵站吸水井,由上塔泵加壓送至冷卻塔進行冷卻,在高爐常規操作中,經常會進行堵風口操作,造成平臺集水箱液位時常處于波動狀態,在水箱處于低液位情況下,水流會裹挾大量空氣進入回水管道,并經回水管道自流至泵站吸水井中,循環水泵吸入含有大量空氣泡的回水,其葉輪極易發生氣蝕,造成構件局部損壞,并使泵產生噪音和振動,危及水泵正常運行;而且,回水管道不滿流,回水中夾雜著大量空氣,回水管道經常產生氣蝕氣阻現象,影響系統的調式和正常運行。現有的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02181576U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虹吸集水箱,包括:箱體,虹吸出水口組件,以及出水短管。其中,關鍵零件之一的虹吸出水口組件還包括阻氣蓋板、多個導流肋、環圈及集水斗體等,出水口組件最上方的零件是阻氣蓋板,由一個內部有若干開孔的圓形鋼板制作而成。當冷卻設備回水流量較少,集水箱液位較低時,平板結構的阻氣蓋板僅僅能有效的隔斷大部分空氣進入回水管道系統,并不能完全杜絕空氣進入回水管道系統;而在冷卻設備回水發生間隙斷流,集水箱內的水全部排干的情況下,在冷卻設備恢復供水,集水箱開始重新收集回水時,排水伊始階段,回水會帶入大量空氣進入回水管道中,導致吸水井中水體的空氣含量增加,進而加重循環水泵葉的氣蝕危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隔絕空氣進入冷卻循環回水系統的高爐用集水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一種高爐用集水箱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高爐用集水箱,包括容納有液體的箱體,箱體的頂部設置有風口回水支管,底部設置有出水短管,出水短管內設置有密封出水組件,出水短管底部的排水口處設置有用于密封排水口的密封蓋,密封蓋與密封出水組件相連,密封出水組件根據箱體內的水壓帶動密封蓋相應的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底部的排水口以控制排水口的啟閉。進一步,密封出水組件的底端與密封蓋相連,頂端通過濾水板與出水短管的內壁固定連接。進一步,濾水板橫向設置在密封出水組件上。進一步,密封出水組件包括呈筒狀的連接柱,連接柱與濾水板相連,連接柱內設置有與密封蓋相連的伸縮桿,伸縮桿可在連接柱內上下移動。進一步,伸縮桿與連接柱之間設置有彈簧,伸縮桿通過彈簧調節移動位置,并帶動密封蓋上下移動。進一步,箱體底部的底板上設置有開孔,出水短管固定設置在開孔處。進一步,密封出水組件位于出水短管內,設置在底板的中心處。本技術的一種高爐用集水箱的優點在于:1)在高爐風口平臺處,出水短管底部排水口處設置密封蓋,密封蓋根據受到的水壓大小相應的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底部的排水口,實現控制排水口的啟閉,本技術能夠完全隔斷空氣進入冷卻循環回水系統中,改善循環回水管道中水流的狀態,使循環回水管道中的氣水混合流改變為滿管水的單向有壓流態,回水中的空氣含量減少,避免發生氣阻和溢水現象;2)降低冷卻循環回水系統中泵站吸水井水體中空氣含量,避免循環水泵葉輪中混入氣體發生氣蝕現象,延長了水泵及循環管道的運行壽命,對高爐系統設備的長壽運行較有意義;3)構造簡單、管理方便、制作技術難度小,可在工業企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的開路無壓回水管路上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高爐用集水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密封出水口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術的目的、結構及功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一種高爐用集水箱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其示為本技術的一種高爐用集水箱,廣泛應用于工業企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的開路無壓回水管路上,高爐用集水箱包括容納有液體的箱體1,箱體1的頂部設置有風口回水支管9,底部設置有出水短管4,出水短管4內設置有密封出水組件,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處設置有用于密封排水口的密封蓋7,密封蓋7與密封出水組件相連,密封出水組件根據箱體1內的水壓帶動密封蓋7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以控制排水口的啟閉。具體來說,箱體1中一定水位的水壓能夠推動密封蓋移動,密封蓋7通過密封出水組件的受壓情況相應的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以控制排水口的啟閉,出水短管4底部用于密封排水口的密封蓋7收到較大水壓的作用,向下移動,密封蓋7不再與出水短管4的底部接觸,箱體內水自然從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排出。進一步,密封出水組件的底端與密封蓋7相連,頂端通過濾水板5與出水短管4的內壁固定連接,固定連接的方式可采用焊接,濾水板5橫向設置在密封出水組件上,為呈孔狀的圓鋼板,水可以從濾水板5中的開孔穿過,再通過集水箱下部的排水短管4中排出。進一步,密封出水組件包括呈筒狀的連接柱3,連接柱3與濾水板5相連,連接柱3內設置有與密封蓋7相連的伸縮桿6,伸縮桿6可在連接柱3內上下移動,伸縮桿6與連接柱3之間設置有彈簧8,伸縮桿6通過彈簧8的受壓情況調節移動位置,并帶動密封蓋7上下移動。具體來說,當出水短管4中密封蓋7受到一定水壓作用時,密封蓋7帶動伸縮桿6向下移動,彈簧8處于壓縮狀態,當彈簧8處于壓縮狀態時,伸縮桿6頂部的凸臺與連接柱的底部相接觸,當彈簧8恢復原狀時,伸縮桿帶動密封蓋7與出水短管4的下端面相接觸并蓋住出水短管的下端面。進一步,箱體1底部的底板2上設置有開孔,出水短管4固定設置在開孔處,密封出水組件位于出水短管4內,設置在底板2的中心處。其中,箱體1由金屬制成,優選采用鋼材料,形狀呈矩形。進一步,密封蓋7與出水短管4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墊片。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一種高爐用集水箱的工作過程進行描述:集水箱下部排水口處的密封出水組件通過集水箱的液位高低來控制排水口的自動啟閉過程,當箱體1內液位的高度上升到達箱體高度一半以上時,密封蓋7受到箱體1內液位水壓的作用,密封蓋7帶動連接柱3中的伸縮桿6向下移動,用于密封出水短管底部排水口的密封蓋不再密封排水口,則排水口開啟,開始排出風口裝置回水支管9內的循環水。當箱體1內液位的高度下降到水箱高度20%以下時,箱體1內液體向下壓力小于密封出水組件中彈簧8的向上彈力時,密封蓋7向上移動至與出水短管4的下端面相接觸,重新對出水短管底部的排水口進行密封,則排水口關閉、停止排水。在集水箱處于低液位的情況下,通過彈簧8的彈性作用將密封蓋7向上拉起蓋住出水短管4的下端面。冷卻設備檢修,循環冷卻水停止循環時,集水箱內液體保持一定的液位高度,冷卻設備重新恢復冷卻供水前,集水箱排水口始終處于水密封的狀態,使排水管始終處于水密封狀態下排水,完全隔絕了空氣進入到冷卻水體中。本技術在高爐風口平臺處,出水短管底部排水口處設置密封蓋,密封蓋根據水壓的大小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底部的排水口,實現控制排水口的啟閉,能夠完全隔斷空氣進入冷卻循環回水系統中,改善循環回水管道中水流的狀態,使循環回水管道中的氣水混合流改變為滿管水的單向有壓流態,回水中的空氣含量減少,避免發生氣阻和溢水現象;降低冷卻循環回水系統中泵站吸水井水體中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爐用集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納有液體的箱體(1),箱體(1)的頂部設置有風口回水支管(9),底部設置有出水短管(4),出水短管(4)內設置有密封出水組件,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處設置有用于密封排水口的密封蓋(7),密封蓋(7)與密封出水組件相連,密封出水組件根據箱體(1)內的水壓帶動密封蓋(7)相應的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以控制排水口的啟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爐用集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納有液體的箱體(1),箱體(1)的頂部設置有風口回水支管(9),底部設置有出水短管(4),出水短管(4)內設置有密封出水組件,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處設置有用于密封排水口的密封蓋(7),密封蓋(7)與密封出水組件相連,密封出水組件根據箱體(1)內的水壓帶動密封蓋(7)相應的遠離或接觸出水短管(4)底部的排水口以控制排水口的啟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用集水箱,其特征在于,密封出水組件的底端與密封蓋(7)相連,頂端通過濾水板(5)與出水短管(4)的內壁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爐用集水箱,其特征在于,濾水板(5)橫向設置在密封出水組件上。4.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磊,朱蓉,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東方控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內蒙古,1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