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發酵合成氣生產醇類的系統及其處理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發酵工程
,具體涉及一種發酵合成氣生產醇類的系統及其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合成氣是一類以CO、CO2和H2為主要組分的混合氣體,主要來自合成氨工業、石油煉制工業、鋼鐵廠和木漿造紙廠等能量密集型行業,我國每年工業排放超過600萬噸CO和400萬噸H2。近年來,生物法綜合利用合成氣引起了極大關注,尤其通過微生物厭氧發酵將合成氣轉化成乙醇和丁醇的技術。然而,較慢的發酵反應速率和較低的產物濃度限制了該技術的商業化運行。究其原因,造成較慢反應速率和較低產物濃度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即較低的氣液傳輸速率、較低的氣體利用效率和較低的微生物細胞濃度。為解決上述問題,研究人員進行了系列研究,開發了新的發酵裝置或技術:(1)CN103374592A公開了一種氣相底物發酵生產乙醇的方法,通過離心、中空纖維過濾、沉淀或超濾分離發酵液中的細菌,分離的細菌返回至生物反應器中重復使用;分離細菌后的有機物溶液進行精餾,剩余殘液一部分返回至生物反應器中,其余的作為發酵廢液排放;分離發酵尾氣中的CO2并富集CO和/或H2,然后將富集的CO和/或H2通入生物反應器。該方法雖然部分提高了氣相底物轉化率并提高了微生物細胞濃度,但并未解決氣液傳輸速率和產物濃度低的問題;(2)CN101768540A公開了一種合成氣生產有機酸和醇的裝置,該裝置結合了攪拌式反應器與氣升式反應器的優點,即在反應器中集成了攪拌、氣體循環系統、導流筒和氣體分布器等。該裝置雖然增強了氣液傳質效果和氣體利用率,但仍然未解決產物和微生物細胞濃度低的問題;(3)CN1018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酵合成氣生產醇類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無泡供氣膜組件(1)、生物反應器(2)和滲透汽化膜組件(3),其中無泡供氣膜組件(1)置于生物反應器(2)內或置于生物反應器(2)外,無泡供氣膜組件(1)的進氣口連接合成氣,生物反應器(2)的發酵液出口與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進料口相連,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截留液出口與生物反應器(2)的物料入口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酵合成氣生產醇類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無泡供氣膜組件(1)、生物反應器(2)和滲透汽化膜組件(3),其中無泡供氣膜組件(1)置于生物反應器(2)內或置于生物反應器(2)外,無泡供氣膜組件(1)的進氣口連接合成氣,生物反應器(2)的發酵液出口與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進料口相連,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截留液出口與生物反應器(2)的物料入口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當無泡供氣膜組件(1)置于生物反應器(2)內時,無泡供氣膜組件(1)置于生物反應器(2)內發酵液的液面以下,與生物反應器(2)內發酵液直接接觸;優選地,當無泡供氣膜組件(1)置于生物反應器(2)外時,生物反應器(2)內發酵液通過輸送泵與無泡供氣膜組件(1)的進液口相連,無泡供氣膜組件(1)的出液口與生物反應器(2)的進料口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泡供氣膜組件(1)內氣體分壓低于起泡壓力;優選地,所述無泡供氣膜組件(1)中內置中空纖維膜組件、管式膜組件或平板式膜組件中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優選為中空纖維膜組件;優選地,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為由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中任意一種材料或至少兩種材料制成的微孔透氣薄膜;優選地,所述中空纖維膜的外徑為0.02mm~4.0mm,壁厚0.01mm~0.7mm,孔徑為0.04μm~0.8μm;優選地,所述中空纖維膜內氣體分壓<0.5MPa;優選地,當所述無泡供氣膜組件(1)置于生物反應器(2)內時,其內置的中空纖維膜組件為簾式中空纖維膜組件和/或筒式中空纖維膜組件;優選地,當所述無泡供氣膜組件(1)置于生物反應器(2)外時,其內部的中空纖維膜組件為筒式中空纖維膜組件。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泡供氣膜組件(1)為單個或至少兩個并聯設置;優選地,所述無泡供氣膜組件(1)為單端進氣或兩端進氣;優選地,所述滲透汽化膜組件(3)中設有滲透氣化優先透醇膜;優選地,所述滲透氣化優先透醇膜由有機膜、無機膜或有機-無機雜化膜中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制備得到;優選地,所述有機膜材質是硅橡膠、聚三甲基硅丙烷、聚丙烯或聚偏氟乙烯中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優選地,所述無機膜的材質為Silicalite-1和/或ZSM-5;優選地,所述有機-無機雜化膜的材質為PDMS-Silicalite-1、PDMS-ZSM-5或PTMSP-Silicalite-1中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優選地,所述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形式為卷式膜組件、管式膜組件、板框式膜組件或中空纖維式膜組件中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優選地,所述滲透汽化膜組件(3)為單個或至少兩個串聯或并聯設置;優選地,所述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串聯或并聯是通過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滲透側通過管路串聯或并聯的;優選地,所述生物反應器(2)上設置尾氣出口和補料口;優選地,所述生物反應器(2)的發酵液出口與滲透汽化膜組件(3)的進料口之間設有動力輸送泵。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發酵合成氣生產醇類的系統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萬印華,曹偉鋒,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