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畜牧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拴系飼養肉牛的恒溫飲水裝置,包括:儲水箱、溫度調控裝置、進水管、給水管、回水管、循環泵、飲水杯,該恒溫飲水裝置通過溫度調控裝置調節儲水箱內的水溫,且循環泵使得熱水在儲水箱?給水管?回水管?儲水箱之間循環流動,該恒溫飲水裝置將飲水系統與飼喂食槽獨立,可以使飲水溫度維持在16?18℃,有利于節省勞動力、提高肉牛飼養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拴系飼養肉牛的恒溫飲水裝置
本技術涉及畜牧養殖
,尤其涉及一種栓系飼養肉牛的恒溫飲水裝置。
技術介紹
中國肉牛生產分布于四個主產區:中原肉牛帶、東北肉牛帶、西南肉牛帶和西北牧區肉牛帶。其中東北和西北肉牛帶,加上中原肉牛帶部分省市(河北北部市縣)的牛肉產量占全國牛肉產量的比重高達45%以上,肉牛飼養量的比重也在40%以上,對我國肉牛生產起到主導作用。這部分地區冬季寒冷而漫長,牛舍溫度也較低,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牛只飲水溫度受環境影響很大。在低溫環境下,牛只飲用冷水,會進一步加劇冷應激,增加牛體熱量的散失,降低飼料轉化率,最終影響牧場的經濟效益。有研究顯示采用恒溫飲水裝置設置34.3℃、18.2℃、7.6℃的飲水溫度,隨著飲水溫度的降低,奶牛網胃溫度分別下降(2.2±0.5)℃,(6.9±0.5)℃和(8.5±0.5)℃,并且飲用7.6℃飲水的奶牛的胃在3h后仍未回復到初始瘤胃溫度。研究發現冬季飲用18℃溫水,僅使肉牛瘤胃溫度下降近1℃,但仍需要2h以上才回復到初始瘤胃溫度。飲用溫水可以使瘤胃微生物處在相對適宜的環境條件中,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生存與繁殖,提高纖維素等營養物質的降解率,減少額外瘤胃微生物耗能,從而使能量盡可能多地朝向生產凈能方向流動。研究發現飲用溫水相對于飲用冷水的牛只,冬季的平均日增重可提高14.29%-30.77%,精飼料轉化率可提高16.67%。我國肉牛育肥過程中,仍然有大部分以栓系飼養為主,即利用繩索或鏈條將牛只固定在飼槽旁,減少爭食,限制其運動,降低能耗,增重較快。上述飼養方式飲水多采用食槽兼用水槽的方式,存在費時費力、浪費多、飲水不足等缺點。由上可知,現有技術中的肉牛栓系飼養方法存在以下兩點不足:飲水多采用食槽兼用水槽的方式,占用食槽,飲水不便,導致費時費力、浪費多、飲水不足;牛只的飲水溫度受環境影響較大,在低溫環境下牛只飲用冷水,導致增加牛體熱量的散失,降低飼料轉化率,影響牧場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拴系飼養肉牛的恒溫飲水裝置,該裝置包括:儲水箱、溫度調控裝置、進水管、給水管、回水管、循環泵、飲水杯,其中,所述儲水箱包括進水口、放水口、給水口、回水口,所述進水口連接所述進水管,所述給水管連接于所述給水口與飲水杯之間,所述回水管連接于所述回水口與飲水杯之間,所述給水口、回水口分別設置于儲水箱側壁近底部,所述放水口作為所述儲水箱的排水出口設置于儲水箱底部;所述溫度調控裝置連接所述儲水箱,用于調節所述儲水箱內的水溫;所述循環泵安裝在所述給水管與所述飲水杯連接端、所述給水口之間,使得熱水在儲水箱-給水管-回水管-儲水箱之間循環流動;所述儲水箱內包括第一水位控制裝置;所述飲水杯內包括第二水位控制裝置。本技術中所述第一水位控制裝置包括第一浮球閥和水位控制器,用于自動調節儲水箱內水位。本技術中所述第二水位控制裝置包括第二浮球閥,在所述飲水杯中央設置出水口和第二浮球閥,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浮球閥部分用可掀起上蓋扣住,所述第二浮球閥控制所述飲水杯內水面高度,使得飲水杯內的水不倒流至給水管。本技術中一種溫度調控裝置包括控制器、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單元,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加熱單元、所述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于儲水箱內壁以感測當前溫度值,并將所述當前溫度值傳輸至所述控制器,當溫度值低于下限溫度時所述控制器啟動加熱單元工作,當溫度值高于上限溫度時所述控制器停止加熱單元工作。所述上限溫度、下限溫度分別為35℃和30℃。本技術中另一種溫度調控裝置包括控制器、時間調控器和加熱單元,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加熱單元、所述時間調控器,所述時間調控器用于根據當前時段確定第一時長、第二時長,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一時長、第二時長控制所述加熱單元每隔第一時長啟動且每次啟動后持續工作第二時長。白天時設置所述第一時長為0.5小時、第二時長為1小時,夜間時設置所述第一時長、第二時長均為1小時。本技術中所述加熱單元為太陽能加熱輔助電加熱裝置或電加熱棒。本技術中所述儲水箱箱壁分為三層,內外層為不銹鋼鋼板,中間芯層為聚氨酯發泡保溫層,所述給水管和所述回水管均為采用抗菌高效納米的PPR材料的雙層保溫管,所述儲水箱、給水管、回水管外均包裹聚氨酯保溫材料。本技術中所述飲水杯為鑄鐵成型制造,每兩頭牛共用一個飲水杯,所述飲水杯通過抱卡固定于牛頸頰立柱,并位于食槽飼喂擋墻上方?;谏鲜黾夹g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將飲水系統與飼喂食槽獨立,使得牛只可以自由、充足地飲水,避免了反復清理食槽的麻煩以及過程中飼料和水資源的浪費,有利于節省勞動力、提高飼養效率、避免浪費;本技術可以使牛只在冬季飲用溫水,飲水溫度維持在16-18℃,能夠有效降低冷應激、避免牛體熱量流失,進而提高飼料轉換率,有利于提高動物福利和經濟效益;本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飲水槽飲水模式,避免了病源的交叉感染。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中恒溫飲水裝置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飲水杯側方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拴系飼養肉牛的恒溫飲水裝置,其包括儲水箱、溫度調控裝置、進水管、給水管、回水管、循環泵、飲水杯。其中,儲水箱設置在牛舍端頭,放置在底座支架上,一般儲水箱設有4個開口,即進水口、放水口、給水口、回水口,進水口連接進水管,給水管連接于給水口與飲水杯之間,回水管連接于回水口與飲水杯之間,給水口、回水口分別設置于儲水箱側壁近底部,放水口作為儲水箱的排水出口設置于儲水箱底部,用于排出清理儲水箱時的臟水和余水,當牛舍太長,為了降低送水壓力,可將儲水箱放置在牛舍中間,占用一個牛欄位,此時儲水箱設置有6個開口,進水口、放水口各1個,給水口和回水口各2個;儲水箱內配浮球閥、水位控制器,用于自動調節水箱內水位。本技術提供的恒溫飲水裝置中,溫度調控裝置連接儲水箱,用于調節儲水箱內的水溫。在一實施例中,溫度調控裝置包括控制器、加熱單元和溫度傳感器,控制器連接加熱單元、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設置于儲水箱內壁以感測當前溫度值,并將當前溫度值傳輸至控制器,當溫度值低于下限溫度時所述控制器啟動加熱單元工作,當溫度值高于上限溫度時所述控制器停止加熱單元工作。上限溫度和下限溫度的值可根據牛舍環境狀況而確定,一般在牛舍內平均溫度為2.74℃,上下限設定溫度分別為35和30℃。在另一實施例中,溫度調控裝置包括控制器、加熱單元和時間調控器,時間調控器用于根據當前時段確定第一時長、第二時長,控制器根據第一時長、第二時長控制加熱單元每隔第一時長啟動且每次啟動后持續工作第二時長。白天開啟1小時暫停半小時,夜間開啟1小時暫停1小時,即白天時第一時長為0.5小時、第二時長為1小時,夜間時第一時長、第二時長均為1小時,以保證白天牛只飲水時飲水杯內水溫維持在16-18℃,夜間牛只很少飲水,飲水系統保證水溫0℃以上即可。圖2為本技術中飲水杯側方俯視圖,其中飲水杯與給水管、回水管相連,為鑄鐵成型制造,每2頭牛共用一個飲水杯,每個飲水杯靠安裝抱卡固定于牛頸頰立柱,位于食槽飼喂擋墻上方。每個飲水杯內中央設置出水口和浮球閥,并用可掀起上蓋扣住,以保護核心部位不被牛只啃咬。飲水杯由其浮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拴系飼養肉牛的恒溫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水箱、溫度調控裝置、進水管、給水管、回水管、循環泵、飲水杯,其中,所述儲水箱包括進水口、放水口、給水口、回水口,所述進水口連接所述進水管,所述給水管連接于所述給水口與所述飲水杯之間,所述回水管連接于所述回水口與所述飲水杯之間,所述給水口、回水口分別設置于所述儲水箱側壁近底部,所述放水口作為所述儲水箱的排水出口設置于所述儲水箱底部;所述溫度調控裝置連接所述儲水箱,用于調節所述儲水箱內的水溫;所述循環泵安裝在所述給水管與所述飲水杯連接端、所述給水口之間,使得熱水在儲水箱?給水管?回水管?儲水箱之間循環流動;所述儲水箱內包括第一水位控制裝置;所述飲水杯內包括第二水位控制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拴系飼養肉牛的恒溫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水箱、溫度調控裝置、進水管、給水管、回水管、循環泵、飲水杯,其中,所述儲水箱包括進水口、放水口、給水口、回水口,所述進水口連接所述進水管,所述給水管連接于所述給水口與所述飲水杯之間,所述回水管連接于所述回水口與所述飲水杯之間,所述給水口、回水口分別設置于所述儲水箱側壁近底部,所述放水口作為所述儲水箱的排水出口設置于所述儲水箱底部;所述溫度調控裝置連接所述儲水箱,用于調節所述儲水箱內的水溫;所述循環泵安裝在所述給水管與所述飲水杯連接端、所述給水口之間,使得熱水在儲水箱-給水管-回水管-儲水箱之間循環流動;所述儲水箱內包括第一水位控制裝置;所述飲水杯內包括第二水位控制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位控制裝置包括第一浮球閥和水位控制器,用于自動調節儲水箱內水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位控制裝置包括第二浮球閥,在所述飲水杯中央設置出水口和第二浮球閥,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浮球閥用可掀起上蓋扣住,所述第二浮球閥控制所述飲水杯內水面高度,使得飲水杯內的水不倒流至給水管。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調控裝置包括控制器、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單元,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加熱單元、所述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于儲水箱內壁以感測當前溫度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繼軍,靳薇,陳昭輝,陳乃文,溫勉剛,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