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施工支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橋梁施工支架,滑塊插入到導向槽內;內牙套的外側壁與滑塊的頂部相固定連接;連桿一端與內牙套的外側壁相鉸接;連桿另一端與支撐板的底部相鉸接;導向套一端與底座的上表面相固定連接;導向軸的底端插入到導向套內;軸承座內插設固定有軸承;絲桿的桿身插入固定在軸承的內圈中;絲桿的外螺紋與內牙套的內螺紋相螺紋連接。在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時,通過轉動絲桿,使滑塊和內牙套在底座上沿導向槽滑動,使連桿擺動,帶動支撐板沿導向軸方向滑動,實現支撐板的升降;該支架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支撐板的高度,調節方便,而且能反復使用,降低施工的總費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橋梁施工支架
本專利技術涉及施工支架
,特別涉及一種橋梁施工支架。
技術介紹
在橋梁的安裝作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在不同的高度之間反復進行作業。現有普通的橋梁施工支架一般是固定方式,一旦安裝完畢,不可調節,使用場所也有所限制。使用這種施工支架,如果需要在不同高度之間進行反復作業的話,會非常的不方便。故有必要對現有橋梁施工支架進行進一步地技術革新。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橋梁施工支架。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橋梁施工支架,它包括有支撐板、底座、滑塊、絲桿、內牙套和連桿;所述底座的頂表面設置有與滑塊相匹配的導向槽;所述滑塊插入到導向槽內;所述內牙套的外側壁與滑塊的頂部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桿一端與內牙套的外側壁相鉸接;連桿另一端與支撐板的底部相鉸接;所述支撐板的底部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導向軸;所述導向軸的正下方均設置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與導向軸相匹配;所述導向套一端與底座的上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導向軸的底端插入到導向套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有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插設固定有軸承;所述絲桿的桿身插入固定在軸承的內圈中;所述絲桿的外螺紋與內牙套的內螺紋相匹配;所述絲桿的外螺紋與內牙套的內螺紋相螺紋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絲桿的輸入端固定有軸套;所述軸套的端面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與軸套的內腔相接通;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凹槽相匹配的凸塊;所述凸塊插入到凹槽內。進一步地,所述內牙套的外側壁設置有內螺紋孔;所述內螺紋孔與內牙套的內腔相接通;所述內螺紋孔上螺紋連接有定位螺釘;所述定位螺釘的釘尖抵壓在絲桿的桿身上;。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橋梁施工支架,滑塊插入到導向槽內;內牙套的外側壁與滑塊的頂部相固定連接;連桿一端與內牙套的外側壁相鉸接;連桿另一端與支撐板的底部相鉸接;導向套一端與底座的上表面相固定連接;導向軸的底端插入到導向套內;軸承座內插設固定有軸承;絲桿的桿身插入固定在軸承的內圈中;絲桿的外螺紋與內牙套的內螺紋相螺紋連接。在使用本專利技術時,通過轉動絲桿,使滑塊和內牙套在底座上沿導向槽滑動,實現連桿的底端與內牙套一起水平運動,使連桿擺動,帶動支撐板沿導向軸方向滑動,實現支撐板的升降;該支架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支撐板的高度,調節方便,而且能反復使用,降低施工的總費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主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右視圖;圖3是圖1中的A部放大視圖;圖4是軸套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支撐板;2導向軸;3、底座;301、導向槽;4、導向套;5、滑塊;6、絲桿;7、內牙套;701、內螺紋孔;8、定位螺釘;9、連桿;10、軸承座;11、軸承;12、電機;1201、凸塊;13、軸套;1301、凹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至4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橋梁施工支架,它包括有支撐板1、底座3、滑塊5、絲桿6、內牙套7和連桿9;所述底座3的頂表面設置有與滑塊5相匹配的導向槽301;所述滑塊5插入到導向槽301內;所述內牙套7的外側壁與滑塊5的頂部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桿9一端與內牙套7的外側壁相鉸接;連桿9另一端與支撐板1的底部相鉸接;所述支撐板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導向軸2;所述導向軸2的正下方均設置有導向套4;所述導向套4與導向軸2相匹配;所述導向套4一端與底座3的上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導向軸2的底端插入到導向套4內;所述底座3的頂部固定有軸承座10;所述軸承座10內插設固定有軸承11;所述絲桿6的桿身插入固定在軸承11的內圈中;所述絲桿6的外螺紋與內牙套7的內螺紋相匹配;所述絲桿6的外螺紋與內牙套7的內螺紋相螺紋連接;通過轉動絲桿6,使滑塊5和內牙套7在底座3上沿導向槽301滑動,實現連桿9的底端與內牙套7一起水平運動,使連桿9擺動,帶動支撐板1沿導向軸2方向滑動,實現支撐板1的升降;該支架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支撐板1的高度,調節方便,而且能反復使用,降低施工的總費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絲桿6的輸入端固定有軸套13;所述軸套13的端面上設置有凹槽1301;所述凹槽1301與軸套13的內腔相接通;所述底座3上設置有電機12;所述電機12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凹槽1301相匹配的凸塊1201;所述凸塊1201插入到凹槽1301內;底座3上設置有用于電機12定位的機構;在支撐板1的高度調節前,凸塊1201插入到凹槽1301后,再進行對電機12在底座3上定位;支撐板1的高度調節完畢后,再從底座3上把電機12拆除,電機12搬到另一個橋梁施工支架上再進行調節;不需要每一個橋梁施工支架都配備一個電機12,極大限度地橋梁施工的成本。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內牙套7的外側壁設置有內螺紋孔701;所述內螺紋孔701與內牙套7的內腔相接通;所述內螺紋孔701上螺紋連接有定位螺釘8;所述定位螺釘8的釘尖抵壓在絲桿6的桿身上;絲桿6與內牙套7之間受到連桿9的壓力容易相對滑動,定位螺釘8鎖緊在內螺紋孔701內,定位螺釘8的釘尖插入到絲桿6的外螺紋表面,對絲桿6鎖定在內牙套7內,使支撐板1的高度穩定,保證施工質量。在使用本專利技術時,底座上設置有用于電機定位的機構;在支撐板的高度調節前,凸塊插入到凹槽后,再進行對電機在底座上定位;通過轉動絲桿,使滑塊和內牙套在底座上沿導向槽滑動,實現連桿的底端與內牙套一起水平運動;整根連桿擺動,帶動支撐板沿導向軸方向滑動,實現支撐板的升降;支撐板的高度調節完畢后,再從底座上把電機拆除,電機搬到另一個橋梁施工支架上再進行調節;不需要每一個橋梁施工支架都配備一個電機,極大限度地橋梁施工的成本;該支架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支撐板的高度,調節方便,而且能反復使用,降低施工的總費用;絲桿與內牙套之間受到連桿的壓力容易相對滑動,定位螺釘鎖緊在內螺紋孔內,定位螺釘的釘尖插入到絲桿的外螺紋表面,對絲桿鎖定在內牙套內,使支撐板的高度穩定,保證施工質量。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橋梁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支撐板(1)、底座(3)、滑塊(5)、絲桿(6)、內牙套(7)和連桿(9);所述底座(3)的頂表面設置有與滑塊(5)相匹配的導向槽(301);所述滑塊(5)插入到導向槽(301)內;所述內牙套(7)的外側壁與滑塊(5)的頂部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桿(9)一端與內牙套(7)的外側壁相鉸接;連桿(9)另一端與支撐板(1)的底部相鉸接;所述支撐板(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導向軸(2);所述導向軸(2)的正下方均設置有導向套(4);所述導向套(4)與導向軸(2)相匹配;所述導向套(4)一端與底座(3)的上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導向軸(2)的底端插入到導向套(4)內;所述底座(3)的頂部固定有軸承座(10);所述軸承座(10)內插設固定有軸承(11);所述絲桿(6)的桿身插入固定在軸承(11)的內圈中;所述絲桿(6)的外螺紋與內牙套(7)的內螺紋相匹配;所述絲桿(6)的外螺紋與內牙套(7)的內螺紋相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橋梁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支撐板(1)、底座(3)、滑塊(5)、絲桿(6)、內牙套(7)和連桿(9);所述底座(3)的頂表面設置有與滑塊(5)相匹配的導向槽(301);所述滑塊(5)插入到導向槽(301)內;所述內牙套(7)的外側壁與滑塊(5)的頂部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桿(9)一端與內牙套(7)的外側壁相鉸接;連桿(9)另一端與支撐板(1)的底部相鉸接;所述支撐板(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導向軸(2);所述導向軸(2)的正下方均設置有導向套(4);所述導向套(4)與導向軸(2)相匹配;所述導向套(4)一端與底座(3)的上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導向軸(2)的底端插入到導向套(4)內;所述底座(3)的頂部固定有軸承座(10);所述軸承座(10)內插設固定有軸承(11);所述絲桿(6)的桿身插入固定在軸承(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仕平,
申請(專利權)人:黃仕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