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LED燈條模組、緩沖泡棉和結構件,LED燈條模組固定在導光板上,且LED燈條模組的發光面朝向導光板的入光面,LED燈條模組的背光面通過緩沖泡棉與結構件相連;LED燈條模組包括:白燈燈條、彩燈燈條和漫反射膜,白燈燈條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白燈、相鄰兩個LED白燈之間設置有通孔,彩燈燈條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彩燈,LED彩燈與通孔一一對應,相鄰兩個LED彩燈之間設置有漫反射膜。該背光模組克服現有技術中導光板與LED距離過近或者過遠都不行,而且相鄰LED之間會產生燈影現象造成燈條側畫面明暗相間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裝置領域,具體地,涉及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
技術介紹
背光模組是液晶顯示模塊的重要面光源供給器件。作為薄型化、輕量化的代表,側發光LED背光模組成為液晶顯示絕對的技術主流方向,幾乎占據了Monitor、Notebook、Pad和CellPhone用液晶顯示的全部份額和TV用液晶顯示的大部分份額。導光板是側發光LED背光模組的關鍵部件,導光板與LED之間的耦合能力決定了LED所釋放的光能量在導光板中的利用率,直接影響到背光模組的發光效率,最終影響液晶顯示器件的亮度和功耗指標。導光板的材料為PMMA、PC、PS等具有特殊折射率且透過率高的塑料件,它們在溫度變化過程中會發生熱脹冷縮現象,從而擠壓到與之搭配的其它器件如LED。軍用液晶顯示器件具有嚴苛的使用環境要求和極高的可靠性能指標。在溫度方面,通常需要經受約110℃的溫度沖擊(-45℃~65℃),一塊10.4英寸的導光板在該溫度范圍內的長邊尺寸伸縮量可達約2.2mm,單邊膨脹量1.1mm。傳統設計將LED發光面與導光板入光端面間距至少1mm,以允許導光板的膨脹而不會壓到(壓壞)LED,但是這樣的1mm空間距離使得LED的發散光線四處逸散,難以進入導光板中被充分利用。實驗表明,這樣的間隔會造成約15%的光效損失。導光板與LED的距離越近,其光耦合效率就越高。LED為點式光源,民用顯示背光模塊考慮到經濟性,LED與LED之間會留有一段距離以保證所使用LED數量最少;軍用顯示背光模塊考慮到夜視兼容性能,采用白燈LED和彩燈LED相間的燈條布局形式;無論民用還是軍用,相鄰白燈LED之間總會留有一段間隔,由于LED具有一定的發光角度,相鄰LED會產生一個光線難以覆蓋的區域,形成暗影,造成燈條側畫面明暗相間的現象,業內稱為燈影現象或hotspot現象。因此,提供一種在使用過程中既可以有效地防止溫度升高導致導光板擠壓到與之搭配的其它器件如LED,也能防止LED的光效損失,還能避免燈影現象出現的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是本專利技術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若導光板與LED距離過近,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會導致導光板膨脹壓壞LED,若導光板與LED距離過遠就會出現LED的光效損失,光耦合效率低,而且相鄰LED之間會產生燈影現象造成燈條側畫面明暗相間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在使用過程中既可以有效地防止溫度升高導致導光板擠壓到與之搭配的其它器件如LED,也能防止LED的光效損失,還能避免燈影現象出現的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LED燈條模組、緩沖泡棉和結構件,所述LED燈條模組固定在所述導光板上,且所述LED燈條模組的發光面朝向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所述LED燈條模組的背光面通過所述緩沖泡棉與所述結構件相連;其中,所述LED燈條模組包括:白燈燈條、彩燈燈條和漫反射膜,所述白燈燈條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白燈、相鄰兩個所述LED白燈之間設置有通孔,所述彩燈燈條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彩燈,所述LED彩燈與所述通孔一一對應,相鄰兩個所述LED彩燈之間設置有漫反射膜,所述漫反射膜的兩側都設置有背膠,所述彩燈燈條通過所述漫反射膜固定在所述白燈燈條上。優選地,所述漫反射膜上與所述白燈燈條接觸的一側設置的背膠為OCA光學膠;所述漫反射膜上與所述彩燈燈條接觸的一側設置的背膠為導熱雙面膠。優選地,所述OCA光學膠型號9483OCA;所述導熱雙面膠的導熱系數≥3.0W/。優選地,所述LED白燈選擇的LED燈厚度不大于0.6mm,亮度/功耗不小于130lm/W。優選地,所述LED彩燈選用OGB燈,且OGB燈的厚度不小于1.2mm。優選地,所述漫反射膜的反射率不小于98%,且漫反射的厚度與所述LED白燈厚度之和等于所述LED彩燈的厚度。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通過兩側設置有背膠的漫反射膜將白燈燈條和彩燈燈條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彩燈燈條位于所述白燈燈條的下表面,從而使得LED白燈與LED彩燈的發光面在同一面上,保證他們都能盡可能的與導光板的入光端接近,提升光效,LED發出的光線經過漫反射膜的勻光作用后,有助于LED燈條hotspot現象的改善,本專利技術中還設置有緩沖泡棉,其中緩沖泡棉的形變量與導光板在使用要求溫差范圍的形變量相同,通過泡棉的緩沖作用,可以緩沖掉因高低溫變化引起的導光板伸縮量,保證LED不會因導光板膨脹而被壓壞,提升該類高光效產品的可靠性。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克服現有技術中若導光板與LED距離過近,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會導致導光板膨脹壓壞LED,若導光板與LED距離過遠就會出現LED的光效損失,光耦合效率低,而且相鄰LED之間會產生燈影現象造成燈條側畫面明暗相間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下提供的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下提供的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上LED燈條模組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導光板2LED燈條模組21白燈燈條22彩燈燈條23LED彩燈24LED白燈25通孔3緩沖泡棉4結構件5漫反射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在本專利技術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上、下、內、外”等包含在術語中的方位詞僅代表該術語在常規使用狀態下的方位,或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的俗稱,而不應視為對該術語的限制。如圖1和2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1、LED燈條模組2、緩沖泡棉3和結構件4,所述LED燈條模組2固定在所述導光板上,且所述LED燈條模組2的發光面朝向所述導光板1的入光面,所述LED燈條模組2的背光面通過所述緩沖泡棉3與所述結構件4相連;其中,所述LED燈條模組2包括:白燈燈條21、彩燈燈條22和漫反射膜5,所述白燈燈條21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白燈24、相鄰兩個所述LED白燈24之間設置有通孔25,所述彩燈燈條22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彩燈23,所述LED彩燈23與所述通孔25一一對應,相鄰兩個所述LED彩燈23之間設置有漫反射膜5,所述漫反射膜5的兩側都設置有背膠,所述彩燈燈條22通過所述漫反射膜5固定在所述白燈燈條21上。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通過兩側設置有背膠的漫反射膜5將白燈燈條21和彩燈燈條22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彩燈燈條22位于所述白燈燈條21的下表面,從而使得LED白燈24與LED彩燈23的發光面在同一面上,保證他們都能盡可能的與導光板的入光端接近,提升光效,LED發出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1)、LED燈條模組(2)、緩沖泡棉(3)和結構件(4),所述LED燈條模組(2)固定在所述導光板上,且所述LED燈條模組(2)的發光面朝向所述導光板(1)的入光面,所述LED燈條模組(2)的背光面通過所述緩沖泡棉(3)與所述結構件(4)相連;其中,所述LED燈條模組(2)包括:白燈燈條(21)、彩燈燈條(22)和漫反射膜(5),所述白燈燈條(21)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白燈(24)、相鄰兩個所述LED白燈(24)之間設置有通孔(25),所述彩燈燈條(22)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彩燈(23),所述LED彩燈(23)與所述通孔(25)一一對應,相鄰兩個所述LED彩燈(23)之間設置有漫反射膜(5),所述漫反射膜(5)的兩側都設置有背膠,所述彩燈燈條(22)通過所述漫反射膜(5)固定在所述白燈燈條(21)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光源和導光板一體化機構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1)、LED燈條模組(2)、緩沖泡棉(3)和結構件(4),所述LED燈條模組(2)固定在所述導光板上,且所述LED燈條模組(2)的發光面朝向所述導光板(1)的入光面,所述LED燈條模組(2)的背光面通過所述緩沖泡棉(3)與所述結構件(4)相連;其中,所述LED燈條模組(2)包括:白燈燈條(21)、彩燈燈條(22)和漫反射膜(5),所述白燈燈條(21)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白燈(24)、相鄰兩個所述LED白燈(24)之間設置有通孔(25),所述彩燈燈條(22)的上表面間隔設置有多個LED彩燈(23),所述LED彩燈(23)與所述通孔(25)一一對應,相鄰兩個所述LED彩燈(23)之間設置有漫反射膜(5),所述漫反射膜(5)的兩側都設置有背膠,所述彩燈燈條(22)通過所述漫反射膜(5)固定在所述白燈燈條(21)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源和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剛,彭繼,黃亞坤,晉興強,沈健,丁慧林,向艷,
申請(專利權)人:中航華東光電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