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其拆裝方便且具有較佳的防水防塵效果,其包括:一導光板,該導光板的兩側分別具有與該導光板夾持固定的燈體,燈體的兩端由堵頭封閉,該燈體由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裝配而成;該第一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上板部,和與該第一上板部平行的第一下板部,并于第一構件的外側將第一該上板部和第一下板部連接以形成朝向內側的開口,該第一下板部具有彎折,該彎折處設有第一凸軸,該第二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上板部,與該第二上板部平行的第二下板部,連接該第二上板部和第二下板部的第二側板部,該第二上板部向下延展有一第三側板部,該第三側板部下端設有與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配合的軸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
技術介紹
LED由于其光效好、節能環保等優點,已普及成為傳統光源的替代品。然而,LED發光具有較強的輸出指向性,如果沒有設置合適的導光件或反光件,那么就較難實現均勻發散的光輸出,這一點與傳統光源(球泡燈、U型管節能燈等)有較大區別;其次,LED光強度大,直射人眼容易造成損傷,如若作為顯示屏來長時間觀看則會引起視覺疲勞。為解決以上問題,現有技術當中提出了導光板燈的概念,導光板燈是將線光源轉變為面光源的新型照明產品,LED光源發出的光經由導光板傳導,以導光板的發光代替光源的直射出光,具有光輸出均勻、無暗區等特點。市面上的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大多四邊都具有邊框,邊框不僅組裝麻煩、生產效率受到限制,而且整體接合度較低,接縫處容易進水進塵從而令內部的LED光源遭到損壞,無法滿足較高等級的防水防塵標準要求。而且,為了將邊框和導光板相固定,一般都會通過螺釘將導光板栓緊,甚至有時螺釘會直接打進導板板內,這就使光傳導時在螺釘附近產生光影暗區,影響發光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
技術介紹
中提及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其拆裝方便且具有較佳的防水防塵效果,而且光源與導光板側部對齊,無光影暗區,具體
技術實現思路
如下: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其包括:一導光板,該導光板的兩側分別具有與該導光板夾持固定的燈體,燈體的兩端由堵頭封閉,該燈體由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裝配而成;該第一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上板部,和與該第一上板部平行的第一下板部,并于第一構件的外側將第一該上板部和第一下板部連接以形成朝向內側的開口,該第一下板部具有彎折,該彎折處設有第一凸軸,該第一構件的外側向下延伸成第一側板部;該第二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上板部,與該第二上板部平行的第二下板部,連接該第二上板部和第二下板部的第二側板部,該第二上板部向下延展有一第三側板部,該第三側板部下端設有與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配合的軸槽,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正好鑲嵌于第二構件的軸槽中,二者形成可轉動配合的夾持機構,由第一上板部的內側與第二上板部的頂側共同夾持該導光板,該第一下板部和第二下板部分別設有若干正對的螺孔,由螺釘栓緊固定;該導光板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卡槽,該第一上板部的內側或第二上板部的頂側設有與該卡槽配合的卡條,以實現該導光板與燈體之間的限位固定;該第一上板部與第一下板部的內側設有正對的嵌槽以放置LED光源板,該LED光源板正對該導光板的側端發光。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上板部的內側或/和第二上板部的頂側設有防水嵌槽,該防水嵌槽中設有防水膠條。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燈體的端部與堵頭之間還設有防水墊。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具有與燈體配合的若干個安裝座,該安裝座包括平板基部,該平板基部一側具有翻邊,該翻邊微朝內收攏彎折,其內側面與平板基部表面圓弧過渡;該平板基部上設有與該翻邊平行的豎向板,該豎向板上設有若干螺孔;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側板部下端與該豎向板相抵持,該第二構件的第二側板部下端設有與該翻邊內側配合的第二凸軸,該第二側板部的第二凸軸置于該翻邊內后以該第二凸軸旋轉燈體至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側板部下端與該豎向板相抵持,再通過螺釘上緊固定。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側板部下端朝外彎折。于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該安裝座的平板基部上還設有與該豎向板平行的凸條,該豎向板與凸條之間為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側板部的安裝固定位。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正好鑲嵌于第二構件的軸槽,二者形成可轉動配合的夾持機構,由第一上板部的內側與第二上板部的頂側共同夾持導光板,使LED光源板與導光板的側端正對,同時由夾持部分的卡條與導光板上的卡槽配合實現導光板的限位,再由螺釘將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上緊固定,整體結構裝配簡單、固牢,而且于夾持部分設有防水條,既起到防水防塵效果,又可通過摩擦力讓導光板與燈體無相對位移,結構更為穩固,不會出現搖晃聲響;特別地,該卡槽與卡條在導光板的長度方向上配合牢固,無卡槽無需在導光板上做得很深,也就不會阻擋光的入射,避免了傳統螺釘連接的光影暗區。該安裝座包括平板基部,該平板基部一側具有翻邊,該翻邊微朝內收攏彎折,其內側面與平板基部表面圓弧過渡;該平板基部上設有與該翻邊平行的豎向板,該豎向板上設有若干螺孔;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側板部下端與該豎向板相抵持,該第二構件的第二側板部下端設有與該翻邊內側配合的第二凸軸,該第二側板部的第二凸軸置于該翻邊內后以該第二凸軸旋轉燈體至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側板部下端與該豎向板相抵持,再通過螺釘上緊固定。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的局部爆炸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圖4為圖2的B部放大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的組合狀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下結合附圖1至5,對本申請方案作進一步描述: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其包括:一導光板1,該導光板1的兩側分別具有與該導光板1夾持固定的燈體2,燈體2的兩端由堵頭3封閉,該燈體2由第一構件21和第二構件22裝配而成;該第一構件21具有沿該導光板1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上板部211,和與該第一上板部211平行的第一下板部212,并于第一構件21的外側將第一該上板部211和第一下板部211通過側壁213連接以形成朝向內側的開口,該第一下板部212具有彎折,該彎折處設有第一凸軸215,該第一構件21的外側向下延伸成第一側板部214;該第二構件22具有沿該導光板1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上板部221,與該第二上板部221平行的第二下板部223,連接該第二上板部221和第二下板部223的第二側板部222,該第二上板部221向下延展有一第三側板部218,該第三側板部218下端設有與該第一構件21的第一凸軸215配合的軸槽224,該第一構件21的第一凸軸215正好鑲嵌于第二構件22的軸槽224中,二者形成可轉動配合的夾持機構,由第一上板部211的內側與第二上板部221的頂側共同夾持該導光板1,該第一下板部212和第二下板部223分別設有若干正對的螺孔,由螺釘栓緊固定;該導光板1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卡槽10,該第一上板部211的內側設有與該卡槽10配合的卡條210,以實現該導光板1與燈體2之間的限位固定;該第一上板部211與第一下板部212的內側設有正對的嵌槽211a、211b以放置LED光源板,該LED光源板正對該導光板1的側端發光。該卡槽與卡條在導光板的長度方向上配合牢固,無卡槽無需在導光板上做得很深,也就不會阻擋光的入射,避免了傳統螺釘連接的光影暗區。該第一上板部211的內側和第二上板部221的頂側設有防水嵌槽211c、212d,該防水嵌槽211c、212d中設有防水膠條6,既起到防水防塵效果,又可通過摩擦力讓導光板與燈體無相對位移,結構更為穩固,不會出現搖晃聲響;該燈體2的端部與堵頭3之間還設有防水墊7。該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具有與燈體2配合的若干個安裝座4,該安裝座4包括平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導光板,該導光板的兩側分別具有與該導光板夾持固定的燈體,燈體的兩端由堵頭封閉,該燈體由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裝配而成;該第一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上板部,和與該第一上板部平行的第一下板部,并于第一構件的外側將第一該上板部和第一下板部連接以形成朝向內側的開口,該第一下板部具有彎折,該彎折處設有第一凸軸,該第一構件的外側向下延伸成第一側板部;該第二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上板部,與該第二上板部平行的第二下板部,連接該第二上板部和第二下板部的第二側板部,該第二上板部向下延展有一第三側板部,該第三側板部下端設有與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配合的軸槽,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正好鑲嵌于第二構件的軸槽中,二者形成可轉動配合的夾持機構,由第一上板部的內側與第二上板部的頂側共同夾持該導光板,該第一下板部和第二下板部分別設有若干正對的螺孔,由螺釘栓緊固定;該導光板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卡槽,該第一上板部的內側或第二上板部的頂側設有與該卡槽配合的卡條,以實現該導光板與燈體之間的限位固定;該第一上板部與第一下板部的內側設有正對的嵌槽以放置LED光源板,該LED光源板正對該導光板的側端發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光影暗區的LED導光板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導光板,該導光板的兩側分別具有與該導光板夾持固定的燈體,燈體的兩端由堵頭封閉,該燈體由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裝配而成;該第一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上板部,和與該第一上板部平行的第一下板部,并于第一構件的外側將第一該上板部和第一下板部連接以形成朝向內側的開口,該第一下板部具有彎折,該彎折處設有第一凸軸,該第一構件的外側向下延伸成第一側板部;該第二構件具有沿該導光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上板部,與該第二上板部平行的第二下板部,連接該第二上板部和第二下板部的第二側板部,該第二上板部向下延展有一第三側板部,該第三側板部下端設有與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配合的軸槽,該第一構件的第一凸軸正好鑲嵌于第二構件的軸槽中,二者形成可轉動配合的夾持機構,由第一上板部的內側與第二上板部的頂側共同夾持該導光板,該第一下板部和第二下板部分別設有若干正對的螺孔,由螺釘栓緊固定;該導光板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卡槽,該第一上板部的內側或第二上板部的頂側設有與該卡槽配合的卡條,以實現該導光板與燈體之間的限位固定;該第一上板部與第一下板部的內側設有正對的嵌槽以放置LED光源板,該LED...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秀才,劉建平,鄧運華,關大全,周云峰,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維克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