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導光板,其包含導光板本體,導光板本體的一側設置入光口,導光板本體通過出光面發散光線;LED光線經由入光口進入導光板本體且通過導光板的出光面發散出去;所述導光板本體與出光面相向的一面為光學網點面,光學網點面上分布有用于將導光板本體內的光線朝各個角度擴散的光學網點;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口位置設置有臺階,臺階朝向出光面方向凸起;臺階靠近導光板本體的邊緣設置用于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內部的導光過度面;所述導光過度面為斜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導光板
本技術涉及一種導光板,具體用于中小尺寸背光源產品。
技術介紹
如圖1和圖2所示,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導光板都是平面類型,為了提高導光板的光效,通常會在導光板上做一些優化,用來提升光線利用率和降低因LED發光角度所產生的暗區,但隨著人們對產品輕/薄型化的需求,在降低產品厚度的情況下,導光板的亮度隨著大幅度降低,本技術致力于解決因產品厚度減薄導致的亮度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公開了一種新型導光板,其能夠提升導光板的發光亮度,還能降低導光板的厚度,最終有助于產品總厚度。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導光板,包含導光板本體,導光板本體的一側設置入光口,導光板本體通過出光面發散光線;LED光線經由入光口進入導光板本體且通過導光板的出光面發散出去;所述導光板本體與出光面相向的一面為光學網點面,光學網點面上分布有用于將導光板本體內的光線朝各個角度擴散的光學網點;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口位置設置有臺階,臺階朝向出光面方向凸起;臺階靠近導光板本體的邊緣設置用于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內部的導光過度面;所述導光過度面為斜面。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導光過度面為用于反射和導向光線的光面或者3D立體面。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臺階的厚度等于LED的厚度減去導光板本體的厚度;所述光學網點面上的光學網點為凹陷或凸起的結構;不同位置的光學網點的尺寸規格存在差異。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厚度為0.125mm~0.6mm之間。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光學網點的橫截面為圓形或者方形或者菱形。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導光板本體的為透明材質,所述透明材質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出光面均布開設有V型溝槽。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公開的一種新型導光板,包含導光板本體,導光板本體的一側設置入光口,導光板本體通過出光面發散光線;LED光線經由入光口進入導光板本體且通過導光板的出光面發散出去;所述導光板本體與出光面相向的一面為光學網點面,光學網點面上分布有用于將導光板本體內的光線朝各個角度擴散的光學網點;本技術的導光板本體的底部(與出光面相向的一面)設計有光學網點,網點有凸起或是凹陷兩種,其形狀有圓形/方形/菱形等;當光線進入導光板射到各個光學網點時,反射光會往各個角度擴散,最終由出光面照射出去;本技術的導光板本體的入光口位置設置有臺階,臺階朝向出光面方向凸起;本技術在導光板入光口設計有增加光線進入本體的臺階,臺階處可設計不同引導光線的形狀及結構,如長方形/楔形等,為了不增加導光板本體整體的厚度,臺階與出光面為同一個方向;本技術的臺階靠近導光板本體的邊緣設置用于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內部的導光過度面;所述導光過度面為斜面。導光過度面可以反射和引導光線(如圖3所示)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導光板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其示出了關于導光板本體端部的細節結構和光路走向;圖4為圖3所示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其示出了導光板本體端部的細節結構和光路走向;圖7為圖6所示具體實施方式的導光板本體的側視方向的局部結構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LED,2-導光板本體,3-出光面,4-光學網點,5-臺階,6-導光過度面,7-入光口,8-光學網點面,9-V型溝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附圖中示意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技術可實施的范疇。如圖3~7所示,其示出了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技術公開的一種新型導光板,包含導光板本體2,導光板本體的一側設置入光口7,導光板本體2通過出光面3發散光線;LED1光線經由入光口進入導光板本體且通過導光板的出光面3發散出去;所述導光板本體與出光面相向的一面為光學網點面8,光學網點面上分布有用于將導光板本體內的光線朝各個角度擴散的光學網點4;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口位置設置有臺階5,臺階朝向出光面方向凸起;臺階靠近導光板本體的邊緣設置用于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內部的導光過度面6;所述導光過度面為斜面,如圖3所示。導光過度面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可以由圖3開出,其高處(最厚處)的位置位于臺階靠近導光板中心方向的邊緣,其低處(最薄處)與導光板本體出光面可靠連接,也可以一體化制作。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導光過度面6為用于反射和導向光線的光面或者3D立體面。光面/立體(3D)形狀的作用是將光線導入導光板厚度減薄。優選的,如圖所示:臺階的厚度等于LED的厚度減去導光板本體的厚度;所述光學網點面上的光學網點為凹陷或凸起的結構;不同位置的光學網點的尺寸規格存在差異。通過各種疏密、大小不一的導光點(光學網點),可使導光板均勻發光;當光線進入導光板射到各個光學網點時,反射光會往各個角度擴散,然后破壞反射條件由導光板正面(出光面)射出。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厚度為0.125mm~0.6mm之間。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光學網點的橫截面為圓形或者方形或者菱形。優選的:所述導光板本體的為透明材質,所述透明材質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優選的: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出光面均布開設有V型溝槽9。V型溝槽主要起到改變發光角度以及提升導光板亮度的作用,其效果如圖6所示。綜上,本技術由于增加了臺階,LED燈的光線進入導光板的數量增加,同時網點部位的本身厚度由常規厚度可以做到更薄。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優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不脫離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技術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導光板,包含導光板本體,導光板本體的一側設置入光口,導光板本體通過出光面發散光線;LED光線經由入光口進入導光板本體且通過導光板的出光面發散出去;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本體與出光面相向的一面為光學網點面,光學網點面上分布有用于將導光板本體內的光線朝各個角度擴散的光學網點;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口位置設置有臺階,臺階朝向出光面方向凸起;臺階靠近導光板本體的邊緣設置用于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內部的導光過度面;所述導光過度面為斜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導光板,包含導光板本體,導光板本體的一側設置入光口,導光板本體通過出光面發散光線;LED光線經由入光口進入導光板本體且通過導光板的出光面發散出去;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本體與出光面相向的一面為光學網點面,光學網點面上分布有用于將導光板本體內的光線朝各個角度擴散的光學網點;所述導光板本體的入光口位置設置有臺階,臺階朝向出光面方向凸起;臺階靠近導光板本體的邊緣設置用于將光線導入導光板本體內部的導光過度面;所述導光過度面為斜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過度面為用于反射和導向光線的光面或者3D立體面。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導光板,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勇剛,郭鐵龍,郭鐵男,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嘉姆特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