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導光板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544912 閱讀: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6:19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的入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一側,用于引入光源,所述的出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上表面,用于將光線從導光板內部向外透出,所述的反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上除入射面和出射面外的其他表面,用于將光線限制在導光板內,所述的出射面上設置有向外凸起的聚光結構。通過在出射面上設置聚光結構,將原有不被使用者接收的光線聚攏至使用者能夠接收的角度范圍,提高了光的利用率,減少能量的損耗,并且還有顯像效果溫和的特點,還不影響背光模組中的其他結構,使用效果好,經濟效益明顯。

    Light guide pl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ght guide plate, including the incidence surface, the reflecting surface and the exit surface, the incident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light source, the emitting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used from the inside out with the reflection surface is provided. The oth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in addition to the incident surface and the exit surface, for the light limitation in the light guiding plate, the exit surface of the condenser is arranged on the structure with protruding. Through the condens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exit surface, the original user is not receiving the light to gather user can receive the angle range,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light, reduce the loss of energy, and the effect of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ld, also does not affect the other in the backlight module structure, good use effect, economic benefits obviousl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導光板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領域,特別涉及LCD背光模組中的導光板。
    技術介紹
    在LCD顯像中,因為液晶本身不發光,需要由置于LCD下的背光模組(BackLightUnit,BLU)提供背光光源,通過底部光源發光后通過上層的液晶,產生不同的圖像。一般情況下,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是正面面對設備本身,需要調節亮度時,只能夠通過增強發光強度來提高亮度,但實際中,背光光源耗電量往往是設備耗電最為嚴重的部分,提高發光強度會降低設備的續航能力;在另一個方面,背光光源發出的光則是通過透光面向外各個方向發出光線,用很大一部分的光線不能夠被使用者接收,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設備發出光線的有效利用率,并且減少背光模組的發光能耗。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提供了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的入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一側,用于引入光源,所述的出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上表面,用于將光線從導光板內部向外透出,所述的反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上除入射面和出射面外的其他表面,用于將光線限制在導光板內,所述的出射面上設置有向外凸起的聚光結構。導光板是將設置在一側的光源產生的光線引導到需要發光的面進行光線發出的結構,通過在透光面上設置有向外凸起的聚光結構,即聚光結構能夠改變原有的光的射出角度,即通過增加部分光線的出射角度或者是入射角度,來改變部分光線的軌跡,從而可以人為調節一部分的光線到特定的角度,以達到不提高背光強度的情況下,增加使用者接收到的光強。聚光結構為條狀聚光結構。條狀的聚光結構能夠更容易進行加工,另外聚光效果更好,不會因聚光效果而導致顯像上的效果減弱。聚光結構為表面光滑的凸起。凸條表面的光滑結構,一方面能夠使得聚光效果有一個平穩的過渡,不會出現一定的角度而造成聚光效果具有邊界效應,影響成像效果,另一方面能夠防止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損壞。聚光結構為U型凸起。聚光結構為U型凸起,一方面單個凸起能夠更好進行光角度的設計控制,另外更利于加工。聚光結構為圓弧結構。圓弧結構的凸起更小于U型結構,一方面能夠減少導光板的厚度,另外圓弧的建模參數以及設計難度更小,設計成本更低。圓弧半徑為10-500μm。在此范圍內,聚光效果能夠有一定增強,并且不會對現象效果造成影響。聚光結構數量不少于2個。聚光結構越多,聚光效果更溫和,現象效果越好。聚光結構間具有間隙。聚光結構間的縫隙主要是為了讓一定的非修正光(即不通過透光結構)的光通過透光面,目的是為了顯像更加溫和,僅僅只對一部分的光進行修正,減少了一部分不被使用者接收的光線,但是從非正常使用的位置如設備的偏側邊進行使用,仍然能夠接收圖像,但圖像相對與正面相比,會相對較暗,這樣能夠保證現象的整體性以及針對性。間隙長度小于或等于200μm。間隙長度在這個范圍內能夠保持一部分非修正光通過,保證顯像的溫和以及整體性。聚光結構的凸起高度為0.1-25μm。凸起高度乙方先限制了導光板的厚度,另一方又限制了聚光結構的調角能力,在限定的范圍能,能夠既滿足常規的導光板厚度要求,又滿足調角能力。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減少電能消耗。通過將部分無用光通過聚光結構聚攏到使用者能夠接收的角度范圍,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從而減少電能的消耗。2.結構簡單。僅僅只需要對導光板的透光面進行改造即可,無需對背光模組中的其他結構進行修改,極大節約了設計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3.顯像溫和。通過修正光與非修正光之間的配合,提高了使用者正常使用過程中的亮度,另外也保持其他角度的顯像效果,保證整體的顯像效果。4.過渡溫和。因為透光結構采用的是光滑的聚光結構,所以在較亮區域與較暗區域之內過渡較為均勻,不易產生不適。5.容易清潔。在生產過程中,因為不同聚光結構之間具有一定間隙,能夠方便清除附著的污物,降低清潔成本,保證產品成品率。6.抗壓能力強,因為聚光結構為U型結構,所以在受到外力的剮蹭或者是壓力的過程中,不容易損壞,有利于生產加工和提高設備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導光板的聚光結構剖面工作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導光板的立體示意圖。附圖說明如下:1為導光板,11為入射面,12為反射面,13為出射面,2聚光結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有點和特征更易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作出更為清楚的界定。實施例1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導光板1的底部為入射面11,通過將光源設置在入射面11邊緣,光源發出的光線能夠通過入射面11進入導光板1內部。導光板1兩側、頂部以及底部均為反射面12,反射面12能夠將照射到該面的光線以一定的角度進行反射。導光板1上部為透光面,透光面能夠使得內部的光線透出。在透光面上設置有多個條狀的圓弧形凸起,即聚光結構2,不同的聚光結構2之間等距離縱向排列,聚光結構2之間的間距為150μm。圓弧形凸起的高度為10μm,圓弧半徑為250μm。在工作過程中,光源將光線通過導光板1上的的入射面11送入導光板1內,光線在導光板1內通過反射面12的多次反射,最終在出射面13射出。在出射面13上,部分光線會經過聚光結構2,經過聚光結構2時,光線會向圓弧的凸起最高點方向進行小角度的修正,角度的修正的大小是根據圓弧的半徑以及圓弧的高度進行調節。經過修正的部分光線會向出射面13的中部靠近,從而使光線更加聚集在出射面13正面,而經過聚光結構2之間的間隙的光線則為為修正光線,角度不變地穿過出射面13,正常向各個方向進行散射。通過兩者的配合,出射面13正面的光線強度會得到加強,并且出射面13兩側的光線強度衰減平滑,不影響使用效果。在間隙允許范圍內,減少間隙長度,能夠提高修正效果。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導光板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的入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一側,用于引入光源,所述的出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上表面,用于將光線從導光板內部向外透出,所述的反射面設置在導光板的下表面,用于將光線限制在導光板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射面上設置有向外凸起的聚光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導光板,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的入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一側,用于引入光源,所述的出射面設置在導光板上表面,用于將光線從導光板內部向外透出,所述的反射面設置在導光板的下表面,用于將光線限制在導光板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射面上設置有向外凸起的聚光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結構為條狀聚光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結構為表面光滑的凸起。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焦江華張春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寶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久青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