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kind of intelligent mechanical arm dedusting system of human body recogni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based on occupation health, including master manipulator, sensor assembly and limit sensor, the mechanical arm comprises a dust suction hood, mechanical skeleton, mechanical skeleton pole, servo motor base, servo motor, stepping motor, servo controller and vacuum hose. In the area of dust sensor implemented in the dust area on the human body three-dimensional cross positioning, can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 human target in the dust in the area of location, the dust removal system with the body appear and disappear automatically open or close the vacuum hose; the position and direction of the dust hood with the mobile body location smart change, smart dust to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and lack of humanization, changed the direction of manua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dust removal system, can be used to improve practitioners for pla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人體識別的智能機械臂除塵系統
本專利技術屬于職業衛生
,特別是涉及到一種基于人體識別的智能機械臂除塵系統。
技術介紹
在電力行業設備制造企業中,從業人員長期處于較差的空氣環境中工作。傳統的除塵設備多為簡單機械的統一排風管除塵的方式,其吸塵軟管和吸塵罩或固定方向,或需要手動調節,不能隨著人的移動而改變,除塵效果不好。因此現有技術當中亟需要一種新型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人體識別的智能機械臂除塵系統用于解決傳統的除塵設備不能隨著人的移動而改變,除塵效果不好的技術問題。一種基于人體識別的智能機械臂除塵系統,包括主控器、機械臂、傳感器組件和限位傳感器,所述機械臂包括吸塵罩、機械骨架、機械骨架立桿、伺服電機底座、伺服電機、步進電機、吸塵軟管和伺服控制器;所述機械骨架的一端與吸塵罩固定連接,機械骨架的另一端通過轉動軸Ⅰ與機械骨架立桿連接;所述機械骨架立桿的下部通過轉動軸Ⅱ與伺服電機底座連接;所述伺服電機底座與伺服電機連接;所述伺服電機與伺服控制器連接;所述步進電機至少為兩個,其中一個步進電機通過傳動鏈條與所述轉動軸Ⅰ連接,另一個步進電機通過傳動鏈條與所述轉動軸Ⅱ連接;所述吸塵軟管的一端與吸塵罩固定連接,吸塵軟管的另一端穿過機械骨架立桿的側壁下部設置的通孔至機械骨架立桿的外部并與吸氣泵連接;所述傳感器組件用于對其檢測區域內的人體定位;所述限位傳感器固定安裝在吸塵罩上,用于限定吸塵罩的轉動角度;所述主控器與伺服控制器、步進電機、吸氣泵、傳感器組件以及限位傳感器連接,主控器通過伺服控制器和步進電機控制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人體識別的智能機械臂除塵系統,其特征是:包括主控器(1)、機械臂(2)、傳感器組件(3)和限位傳感器(4),所述機械臂(2)包括吸塵罩(201)、機械骨架(202)、機械骨架立桿(203)、伺服電機底座(204)、伺服電機(205)、步進電機(206)、吸塵軟管(207)和伺服控制器;所述機械骨架(202)的一端與吸塵罩(201)固定連接,機械骨架(202)的另一端通過轉動軸Ⅰ與機械骨架立桿(203)連接;所述機械骨架立桿(203)的下部通過轉動軸Ⅱ與伺服電機底座(204)連接;所述伺服電機底座(204)與伺服電機(205)連接;所述伺服電機(205)與伺服控制器連接;所述步進電機(206)至少為兩個,其中一個步進電機(206)通過傳動鏈條與所述轉動軸Ⅰ連接,另一個步進電機(206)通過傳動鏈條與所述轉動軸Ⅱ連接;所述吸塵軟管(207)的一端與吸塵罩(201)固定連接,吸塵軟管(207)的另一端穿過機械骨架立桿(203)的側壁下部設置的通孔至機械骨架立桿(203)的外部并與吸氣泵連接;所述傳感器組件(3)用于對其檢測區域內的人體定位;所述限位傳感器(4)固定安裝在吸塵罩(201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人體識別的智能機械臂除塵系統,其特征是:包括主控器(1)、機械臂(2)、傳感器組件(3)和限位傳感器(4),所述機械臂(2)包括吸塵罩(201)、機械骨架(202)、機械骨架立桿(203)、伺服電機底座(204)、伺服電機(205)、步進電機(206)、吸塵軟管(207)和伺服控制器;所述機械骨架(202)的一端與吸塵罩(201)固定連接,機械骨架(202)的另一端通過轉動軸Ⅰ與機械骨架立桿(203)連接;所述機械骨架立桿(203)的下部通過轉動軸Ⅱ與伺服電機底座(204)連接;所述伺服電機底座(204)與伺服電機(205)連接;所述伺服電機(205)與伺服控制器連接;所述步進電機(206)至少為兩個,其中一個步進電機(206)通過傳動鏈條與所述轉動軸Ⅰ連接,另一個步進電機(206)通過傳動鏈條與所述轉動軸Ⅱ連接;所述吸塵軟管(207)的一端與吸塵罩(201)固定連接,吸塵軟管(207)的另一端穿過機械骨架立桿(203)的側壁下部設置的通孔至機械骨架立桿(203)的外部并與吸氣泵連接;所述傳感器組件(3)用于對其檢測區域內的人體定位;所述限位傳感器(4)固定安裝在吸塵罩(201)上,用于限定吸塵罩(201)的轉動角度;所述主控器(1)與伺服控制器、步進電機(206)、吸氣泵、傳感器組件(3)以及限位傳感器(4)連接,主控器(1)通過伺服控制器和步進電機(206)控制機械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濤,高陽,孫成勛,朱寶余,李紅彥,徐華雷,劉森,張華飛,關耀華,李智,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吉林省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