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脫膜劑及其制備工藝,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硅酸鋁鎂4?10份、三乙醇胺5?12份、聚丙烯酸鈉1?6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0?5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5?15份、表面活性劑1?4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4?10份,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工藝簡單,制得的脫膜劑潤滑性能好,能夠使混凝土在拆模時能順利脫離模板,且保持混凝土形狀完整無損,表面光滑,提高了脫膜效率和脫膜質量。
Concrete film stripping agent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concrete stripping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stripping agent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including perfluoroalkyl vinyl 20 oxide 40, fatty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10 20 copies, 10 copies of 4 aluminum magnesium silicate, triethanolamine 5 12 sodium polyacrylate, 1 6 a refined mineral oil, 20 50, silane coupling agent monomer 15, 5 surfactant 1 4 copies and 4 copies of 10 nano synergistic particles,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repared from film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is good, can make the concrete to smooth out the template in the form removal when, and keep the concrete shape intact, smooth surface, improv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membrane stripping qualit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混凝土脫膜劑及其制備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脫膜劑制備
,具體為一種混凝土脫膜劑及其制備工藝。
技術介紹
混凝土脫模劑又稱混凝土隔離劑或脫模潤滑劑。是一種涂于模板內壁起潤滑和隔離作用,使混凝土在拆模時能順利脫離模板,保持混凝土形狀完整無損的物質。同傳統的脫模材料機油或廢機油相比,脫模劑具有容易脫模、不污染混凝土表面、不腐蝕模板、涂刷簡便、價格低廉等優點。然而,并非所有類型的混凝土脫模劑對用各種材料制做的模板都適用,對于不同材質的模板及不同施工條件和飾面要求的混凝土須選用相適應的脫模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市面上現有的混凝土用脫膜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脫膜效果,但是,脫膜同時導致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坑洞較多,脫膜效率和質量均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脫膜劑及其制備工藝,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脫膜劑,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硅酸鋁鎂4-10份、三乙醇胺5-12份、聚丙烯酸鈉1-6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0-5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5-15份、表面活性劑1-4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4-10份。優選的,優選的成分配比為: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3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硅酸鋁鎂7份、三乙醇胺8份、聚丙烯酸鈉4份、精制礦物潤滑油35份、硅烷偶聯劑單體10份、表面活性劑3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7份。優選的,其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酸鋁鎂、三乙醇胺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攪拌,攪拌釜轉速為3000轉/分,攪拌時間為15min,靜置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聚丙烯酸鈉、精制礦物潤滑油、表面活性劑以及納米增效粒子,混合后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加熱溫度為90℃,加熱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緩慢加入硅烷偶聯劑單體,加入過程不斷攪拌,直至冷卻至室溫,之后靜置4h,即得到脫膜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制備工藝簡單,制得的脫膜劑潤滑性能好,能夠使混凝土在拆模時能順利脫離模板,且保持混凝土形狀完整無損,表面光滑,提高了脫膜效率和脫膜質量;另外,本專利技術公開的制備工藝操作簡單,成本低,能夠提高了脫膜劑的均勻性,進一步提高了脫膜質量。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脫膜劑,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硅酸鋁鎂4-10份、三乙醇胺5-12份、聚丙烯酸鈉1-6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0-5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5-15份、表面活性劑1-4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4-10份。實施例一:本實施例中,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硅酸鋁鎂4份、三乙醇胺5份、聚丙烯酸鈉1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5份、表面活性劑1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4份。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酸鋁鎂、三乙醇胺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攪拌,攪拌釜轉速為3000轉/分,攪拌時間為15min,靜置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聚丙烯酸鈉、精制礦物潤滑油、表面活性劑以及納米增效粒子,混合后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加熱溫度為90℃,加熱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緩慢加入硅烷偶聯劑單體,加入過程不斷攪拌,直至冷卻至室溫,之后靜置4h,即得到脫膜劑。實施例二:本實施例中,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份、硅酸鋁鎂10份、三乙醇胺12份、聚丙烯酸鈉6份、精制礦物潤滑油5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15份、表面活性劑4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10份。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酸鋁鎂、三乙醇胺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攪拌,攪拌釜轉速為3000轉/分,攪拌時間為15min,靜置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聚丙烯酸鈉、精制礦物潤滑油、表面活性劑以及納米增效粒子,混合后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加熱溫度為90℃,加熱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緩慢加入硅烷偶聯劑單體,加入過程不斷攪拌,直至冷卻至室溫,之后靜置4h,即得到脫膜劑。實施例三:本實施例中,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份、硅酸鋁鎂5份、三乙醇胺6份、聚丙烯酸鈉2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5份、硅烷偶聯劑單體6份、表面活性劑2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5份。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酸鋁鎂、三乙醇胺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攪拌,攪拌釜轉速為3000轉/分,攪拌時間為15min,靜置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聚丙烯酸鈉、精制礦物潤滑油、表面活性劑以及納米增效粒子,混合后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加熱溫度為90℃,加熱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緩慢加入硅烷偶聯劑單體,加入過程不斷攪拌,直至冷卻至室溫,之后靜置4h,即得到脫膜劑。實施例四:本實施例中,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4份、硅酸鋁鎂6份、三乙醇胺7份、聚丙烯酸鈉2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8份、硅烷偶聯劑單體7份、表面活性劑2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6份。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酸鋁鎂、三乙醇胺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攪拌,攪拌釜轉速為3000轉/分,攪拌時間為15min,靜置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聚丙烯酸鈉、精制礦物潤滑油、表面活性劑以及納米增效粒子,混合后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加熱溫度為90℃,加熱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緩慢加入硅烷偶聯劑單體,加入過程不斷攪拌,直至冷卻至室溫,之后靜置4h,即得到脫膜劑。實施例五:本實施例中,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3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8份、硅酸鋁鎂8份、三乙醇胺11份、聚丙烯酸鈉5份、精制礦物潤滑油45份、硅烷偶聯劑單體13份、表面活性劑3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9份。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硅酸鋁鎂、三乙醇胺混合后加入攪拌釜中攪拌,攪拌釜轉速為3000轉/分,攪拌時間為15min,靜置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聚丙烯酸鈉、精制礦物潤滑油、表面活性劑以及納米增效粒子,混合后加入反應釜中加熱反應,加熱溫度為90℃,加熱時間為20min,得到混合物B;C、在混合物B中緩慢加入硅烷偶聯劑單體,加入過程不斷攪拌,直至冷卻至室溫,之后靜置4h,即得到脫膜劑。實施例六:本實施例中,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6份、硅酸鋁鎂7份、三乙醇胺10份、聚丙烯酸鈉5份、精制礦物潤滑油4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12份、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脫膜劑,其特征在于: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硅酸鋁鎂4?10份、三乙醇胺5?12份、聚丙烯酸鈉1?6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0?5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5?15份、表面活性劑1?4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4?1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脫膜劑,其特征在于:脫膜劑組份按重量份數包括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20-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硅酸鋁鎂4-10份、三乙醇胺5-12份、聚丙烯酸鈉1-6份、精制礦物潤滑油20-50份、硅烷偶聯劑單體5-15份、表面活性劑1-4份以及納米增效粒子4-1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脫膜劑,其特征在于:優選的成分配比為: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3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硅酸鋁鎂7份、三乙醇胺8份、聚丙烯酸鈉4份、精制礦物潤滑油35份、硅烷偶聯劑單體10份、表面活性劑3份以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享,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紐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