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85792 閱讀: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8:41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應用于上梁和下梁之間的隔震層中,其中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包括:至少兩個上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上支墩的周圍;至少兩個下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下支墩的周圍,并且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一一對應;以及至少兩個千斤頂,其分別支撐在對應的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之間,每個千斤頂均與同一個液壓油缸裝置串聯。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一種并不復雜的施工工藝,不但可以提高更換建筑隔震支座的效率,而且還能節省更換支座的造價,促進了建筑隔震支座更換技術的廣泛應用。

    Isolation bearing jacking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eplacing isolation bear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earing lifting device and replacement of bearings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solation layer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beam, wherein the isolator jacking device, including at least two upload power device,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n the interval around the pier; at least two. A power device around the uniformly spaced in the pier, and upload the force device and force transfer device correspondingly; and at least two jacks,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supporting device corresponding to the upload strength and force transfer device, each jack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device serie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is not complicated,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placement construction of rubber bearing, but also can save the cost of replacement of bearings, widely us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solation bearing replacement technolog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近20年來,隔震技術在國內得到了飛速發展,并且隔震技術一般多用在重點建筑上。通常工程所在地為地震多發區域,在建筑物使用年限內發生地震的概率極高,因此不可避免要對隔震建筑進行支座更換;其次超長結構采用隔震技術時,由于溫度應力造成支座不均勻變形,也可能需要對支座進行更換檢修;再者隔震支座質量參差不齊,主體結構完成后,在豎向壓力作用下,存在隔震支座可能發生橫向變形,變形超出規范要求時同樣要對支座進行更換檢修。建筑隔震支座更換不同于橋梁支座更換,這是因為建筑隔震層層高一般都受限,一方面常規的大型同步頂升設備在狹小的空間里很難操作,另一方面同步頂升設備價格昂貴,因此急需設計一種簡易的支座更換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能夠快捷、經濟地進行建筑隔震支座更換。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應用于上梁和下梁之間的隔震層中,上支墩作為上梁下方的受力支點,下支墩作為下梁上方的受力支點,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間設置有隔震支座;其中,所述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包括:至少兩個上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上支墩的周圍;至少兩個下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下支墩的周圍,并且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一一對應;以及至少兩個千斤頂,其分別支撐在對應的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之間。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傳力裝置的高度等于上支墩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所述下傳力裝置的高度等于下支墩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下傳力裝置包括:槽鋼、上墊板以及下墊板,所述上墊板和下墊板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的上、下兩端。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下傳力裝置還包括第一加肋板和第二加肋板,所述第一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下墊板上,所述第二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下墊板上。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傳力裝置包括:槽鋼、上墊板以及下墊板,所述上墊板和下墊板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的上、下兩端。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傳力裝置還包括第一加肋板和第二加肋板,所述第一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上墊板上,所述第二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上墊板上。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每個千斤頂均與同一個液壓油缸裝置串聯。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中,所述上支墩附近安裝有位移計,所述位移計與電腦連接。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應用上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來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驟:步驟一:確定隔震層凈高度:需要確定下支墩、支座以及上支墩的高度;步驟二:安裝下傳力裝置:將下傳力裝置均勻間隔地圍繞下支墩進行安裝,并且使下傳力裝置的下部貼靠在下梁的頂部;步驟三:安裝千斤頂:根據下傳力裝置的位置及高度進行千斤頂的安裝定位;步驟四:安裝上傳力裝置:在對應的千斤頂的上方安裝上傳力裝置,并且使每個千斤頂的一部分支撐在上傳力裝置的下部和下傳力裝置的上部之間;步驟五:將液壓油缸裝置與多個千斤頂串聯連接,并且液壓油缸裝置與油缸閥門連接;步驟六:在上支墩附近安裝位移計,并使位移計與電腦連接。所述的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中,通過調節千斤頂的高度和/或在千斤頂與下傳力裝置之間增減鋼板來改變千斤頂與上傳力裝置之間的距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一種并不復雜的施工工藝,不但可以提高更換建筑隔震支座的效率,而且還能節省更換支座的造價,促進了建筑隔震支座更換技術的廣泛應用。附圖說明在下文中將基于實施例并參考附圖來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油缸連接的示意圖;圖3為上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下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并未按照實際的比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首先,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應用于隔震層中并且主要包括:上傳力裝置1、下傳力裝置2以及千斤頂3。其中,將上梁10和下梁20之間的區域稱之為隔震層,并且上支墩11作為上梁10下方的受力支點,下支墩21作為下梁20上方的受力支點,上支墩11和下支墩21之間設置有隔震支座30。并且,根據隔震層的使用用途(地下車庫、地下室等),確定隔震層的凈高度,包括下支墩21、隔震支座30以及上支墩11的高度。所述上傳力裝置1的高度等于上支墩11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所述下傳力裝置2的高度等于下支墩21的凈高(支墩高度扣除梁高)。所述上傳力裝置1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并且均勻間隔分布在上支墩11的周圍;所述下傳力裝置2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并且均勻間隔分布在下支墩21的周圍。上傳力裝置1和下傳力裝置2一一對應,并且對應的上傳力裝置1和下傳力裝置2之間設置有千斤頂3。請見圖4,其為下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下傳力裝置2主要包括:槽鋼201、第一加肋板202、第二加肋板203、上墊板204以及下墊板205。所述上墊板204和下墊板205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201的上、下兩端。優選地,第一加肋板2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201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下墊板205上。再優選地,第二加肋板2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202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下墊板205上。設置第一加肋板202(和第二加肋板203)的目的是確保槽鋼201與下墊板205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定性。而至少一部分的上墊板204與槽鋼201固接,同樣可以使上墊板204與槽鋼201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定性。此外,由于在下傳力裝置中,下墊板205需要將傳力裝置的力均勻的擴散到下梁上,因此下墊板205的厚度優選地大于等于上墊板204的厚度。再請見圖3,其為上傳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上傳力裝置1主要包括:槽鋼101、第一加肋板102、第二加肋板103、上墊板104以及下墊板105。所述上墊板104和下墊板105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101的上、下兩端。優選地,第一加肋板1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101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上墊板104上。再優選地,第二加肋板103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102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上墊板104上。設置第一加肋板102(和第二加肋板103)的目的是確保槽鋼101與上墊板104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定性。而至少一部分的下墊板105與槽鋼101固接,同樣可以使下墊板105與槽鋼101保持相互垂直的關系,進而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優選地,下墊板205的厚度大于等于上墊板204的厚度。此外,由于在上傳力裝置中,上墊板104需要將傳力裝置的力均勻的擴散到上梁上,因此上墊板104的厚度優選地大于等于下墊板105的厚度。每個千斤頂3的一部分支撐在上支墩11和下支墩21之間,每個千斤頂3的另一部分支撐在上傳力裝置1的下墊板105和下傳力裝置2的上墊板204之間。上傳力裝置1的上墊板104頂抵在上梁10的底部,下傳力裝置2的下墊板頂抵在下梁20的頂部。此外如圖2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及更換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應用于上梁和下梁之間的隔震層中,并且上支墩作為上梁下方的受力支點,下支墩作為下梁上方的受力支點,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間設置有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包括:至少兩個上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上支墩的周圍;至少兩個下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下支墩的周圍,并且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一一對應;以及至少兩個千斤頂,其分別支撐在對應的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應用于上梁和下梁之間的隔震層中,并且上支墩作為上梁下方的受力支點,下支墩作為下梁上方的受力支點,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間設置有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包括:至少兩個上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上支墩的周圍;至少兩個下傳力裝置,其均勻間隔分布在下支墩的周圍,并且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一一對應;以及至少兩個千斤頂,其分別支撐在對應的上傳力裝置和下傳力裝置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傳力裝置的高度等于上支墩的凈高,所述下傳力裝置的高度等于下支墩的凈高。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傳力裝置包括:槽鋼、上墊板以及下墊板,所述上墊板和下墊板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的上、下兩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傳力裝置還包括第一加肋板和第二加肋板,所述第一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槽鋼上,另一側邊安裝在下墊板上,所述第二加肋板的其中一側邊安裝在第一加肋板上,另一側邊也安裝在下墊板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傳力裝置包括:槽鋼、上墊板以及下墊板,所述上墊板和下墊板分別垂直設置于槽鋼的上、下兩端。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隔震支座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傳力裝置還包括第一加肋板和第二加肋板,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烈偉鄧烜蔣航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牛牛|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网|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国产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