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適用于磁懸浮定子裝配的工裝
:本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磁懸浮定子裝配的工裝。
技術介紹
:在現有磁懸浮離心式高速電機中,定子鐵芯采用基礎工裝將硅鋼片疊壓完成后,用24組螺桿將其緊,由于螺桿壓緊,受力不均勻,整個定子鐵芯在安裝完成后需進行二次加工,保證精度,加工工藝繁瑣,人工耗時長。因此,確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適用于磁懸浮定子裝配的工裝。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適用于磁懸浮定子裝配的工裝,包括電機定子硅鋼片、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電機定子焊接下壓板、底座、上壓板、上起吊板、下起吊板、第一導柱、第二導柱、吊鉤、定位銷和底托座,所述底托座固定于底座上,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均插接于底托座上,若干電機定子硅鋼片套接于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上,并相互疊加形成硅鋼片組,上起吊板和下起吊板均套接于第一導柱上,且分別位于硅鋼片組的上下兩側,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和電機定子焊接下壓板均套接于第二導柱上且分別位于硅鋼片組的上下兩側,上壓板套接于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上,且上壓板置于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與上起吊板的上端;定位銷依次插接于上壓板、上起吊板、硅鋼片組、下起吊板和底托座上,吊鉤固定于底托座上。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有立柱,底托座固定于該立柱上。進一步地,所述底托座的下端面上設有定位槽,該定位槽內設有連接凸起部。進一步地,所述立柱的頂端設有與所述連接凸起部相適配的連接凹槽部。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采用新型工裝省去了人工安裝24組螺桿,省去了安裝后的二次加工,在新型工裝上保證精度,定位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用于磁懸浮定子裝配的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定子硅鋼片(1)、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21)、電機定子焊接下壓板(22)、底座(3)、上壓板(4)、上起吊板(5)、下起吊板(6)、第一導柱(7)、第二導柱(8)、吊鉤(9)、定位銷(10)和底托座(11),所述底托座(11)固定于底座(3)上,第一導柱(7)和第二導柱(8)均插接于底托座(11)上,若干電機定子硅鋼片(1)套接于第一導柱(7)和第二導柱(8)上,并相互疊加形成硅鋼片組,上起吊板(5)和下起吊板(6)均套接于第一導柱(7)上,且分別位于硅鋼片組的上下兩側,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21)和電機定子焊接下壓板(22)均套接于第二導柱(8)上且分別位于硅鋼片組的上下兩側,上壓板(4)套接于第一導柱(7)和第二導柱(8)上,且上壓板(4)置于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21)與上起吊板(5)的上端;定位銷(10)依次插接于上壓板(4)、上起吊板(5)、硅鋼片組、下起吊板(6)和底托座(11)上,吊鉤(9)固定于底托座(11)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用于磁懸浮定子裝配的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定子硅鋼片(1)、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21)、電機定子焊接下壓板(22)、底座(3)、上壓板(4)、上起吊板(5)、下起吊板(6)、第一導柱(7)、第二導柱(8)、吊鉤(9)、定位銷(10)和底托座(11),所述底托座(11)固定于底座(3)上,第一導柱(7)和第二導柱(8)均插接于底托座(11)上,若干電機定子硅鋼片(1)套接于第一導柱(7)和第二導柱(8)上,并相互疊加形成硅鋼片組,上起吊板(5)和下起吊板(6)均套接于第一導柱(7)上,且分別位于硅鋼片組的上下兩側,電機定子焊接上壓板(21)和電機定子焊接下壓板(22)均套接于第二導柱(8)上且分別位于硅鋼片組的上下兩側,上壓板(4)套接于第一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偉華,杜志軍,沈維婷,吳立華,董繼勇,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