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鋼結構管廊角部連接結構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緊固或固定連接結構,特別是一種鋼結構管廊角部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鋼結構管廊角部連接結構主要為以下形式:(一)如圖1所示,四片波紋鋼板的端部平面與波紋鋼板呈45°角,該平面是在卷圓后再剪割,必須是由等離子或火焰切割,切割效率很低,且切割質量差。另外,管廊內部盡空高度H因為側部波紋鋼板頂面及底面被切成了向廊體中心軸線傾斜的斜面而降低,影響了空間利用率。(二)如圖2所示,各四片波紋鋼板的端部平面與波紋鋼板幾乎垂直,非常利于用剪切機冷切,剪切效率高,切口質量高,但在各板片連接時會形成三角空腔區難以連接,要在空腔區填充混凝土,施工困難連接強度低。(三)如圖3所示,側板頂部端面與波紋鋼板之間垂直,可以實施剪切機冷剪切,但頂板的端面會寬出許多,外端不好,并且如果是多艙結構時寬出的部分會影響與鄰艙的間距。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鋼結構管廊角部連接結構,該角部連接結構能夠節省多艙管廊的橫向空間,且角部處的管廊結構使得組成管廊的波紋鋼板更易于切割。技術方案:一種鋼結構管廊角部連接結構,該管廊的頂板及側板均為波紋鋼板;管廊側板的頂部或底部平面與波紋鋼板的波紋紋路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以方便波紋鋼板實現剪切機冷切割。剪切機冷切割剪切效率高,切口質量高,并且能夠利用側板的頂部和底部的端部平面保證管廊內部的凈空高度,板材利用率提高。同時,頂板和底板為向外拱的拱形板,拱形頂板或底板的兩側端部即波紋紋路方向的端部。在制作頂板或底板時,首先將端部平直割切成與地面平行或近似平行以保證與側板頂部或底部的端面貼合,然后將頂板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鋼結構管廊角部連接結構,該鋼結構管廊由頂板(1)、底板(3)以及兩側側板(2)四片波紋鋼板組成的箱型結構,波紋鋼板的波紋紋路方向與管廊軸線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2)的頂部或底部端面是與水平面夾角小于22.5度的平面,所述頂板(1)或底板(3)是外拱的波紋鋼板,頂板(1)或底板(3)左右兩側與側板(2)連接的端部有兩個端面,這兩個端面互成角度,并分別與管廊軸線平行,其中第一端面(131)與水平面的夾角小于22.5度,并且該角度等于側板(2)頂部或底部端面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第二端面(132)是切除了由第一端面(131)與拱形波紋鋼板外側圓弧線銳角夾角之后形成的平面,在側板(2)頂部或底部端面設置法蘭(4),在頂板(1)或底板(3)上與側板(2)連接的兩端設置法蘭(4),并將頂板(1)或底板(3)的第一端面(131)上的法蘭(4)與側板(2)頂部或底部的法蘭(4)貼合,通過螺栓實現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結構管廊角部連接結構,該鋼結構管廊由頂板(1)、底板(3)以及兩側側板(2)四片波紋鋼板組成的箱型結構,波紋鋼板的波紋紋路方向與管廊軸線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2)的頂部或底部端面是與水平面夾角小于22.5度的平面,所述頂板(1)或底板(3)是外拱的波紋鋼板,頂板(1)或底板(3)左右兩側與側板(2)連接的端部有兩個端面,這兩個端面互成角度,并分別與管廊軸線平行,其中第一端面(131)與水平面的夾角小于22.5度,并且該角度等于側板(2)頂部或底部端面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第二端面(132)是切除了由第一端面(131)與拱形波紋鋼板外側圓弧線銳角夾角之后形成的平面,在側板(2)頂部或底部端面設置法蘭(4),在頂板(1)或底板(3)上與側板(2)連接的兩端設置法蘭(4),并將頂板(1)或底板(3)的第一端面(131)上的法蘭(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戰福軍,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聯眾建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