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艙管廊沿水平方向并排排列而成,所述單艙管廊由頂板、底板和兩側側板拼裝而成,所述單艙管廊側板為豎直板,頂板為向外起拱的板,底板為直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多艙管廊的總跨度減少,基礎開挖寬度減少,節約成本,節約占地;最外側管廊外側側板為豎直板,可以不利用管土受力作用,對兩側的土推力小或無推力,并且對兩側土的密實度要求下降,減少了施工難度;管廊底板為直板,與基礎的貼合度增強,更有利于管廊整體受力,基礎構造簡單、易施工、造價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
本技術涉及一種地下綜合管廊,特別是一種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
技術介紹
地下綜合管廊,有干線管廊和支線管廊,干線管廊基本上都是多艙的,支線管廊是單艙的。多艙式管廊,有拼艙式的,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艙結構的管廊并列在一起;還有一種分艙式的,就是在一個比較寬的管廊內部,用墻體分成多個艙室,這種管廊一般是用混凝土現澆而成。如圖1-2所示,現有鋼結構管廊的橫截面有圓形的,馬蹄形的,還有四個邊向外拱的方拱形的,這些管廊如果做成多艙式,一般情況下,只能做成拼艙式,此時由于相鄰管廊側板是拱形、圓形或馬蹄形,相鄰側板連接后就會占據一定的空間,而且為利用管土受力原理還需要在相鄰側板之間還需要留有空隙,用來填充砂礫、粗砂、碎石等,這樣會大幅度占用多艙管廊的總寬度,增加各艙室之間的間距,增加了基礎開挖成本。更為復雜的是,這些管廊的底部都是仰拱狀的,基礎很難施工;再加上底板多為波紋狀,很難與基礎緊密貼合。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目的: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減少管廊總寬度、降低基礎開挖成本、便于基礎施工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技術方案:本技術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艙管廊沿水平方向并排排列而成,所述單艙管廊由頂板、底板和兩側側板拼裝而成,所述單艙管廊的側板為豎直板,頂板為向外起拱的板,底板為直板。也就是說,該管廊最外側的側板為豎直板。其中,在底板底部也就是與基礎接觸的底板面,設置剪力釘和/或鋼筋,并在剪力釘和/或鋼筋上澆筑混凝土,形成組合式底板。進一步地,底板為平直的波紋鋼板或平直的混凝土板。本技術的單艙管廊相鄰側板可以緊靠設置,也可以在相鄰側板之間留有間隙,并在間隙內填充柔性介質,這樣可以利用管土共同受力原理;也可以在間隙內填充混凝土,使相鄰兩側板及中間的混凝土形成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此時可稱之為豎墻;還可以同時填充柔性介質和混凝土。優選的,單艙管廊相鄰側板外部設置剪力釘和/或鋼筋;進一步的,可以在相鄰側板外部填充混凝土。充填的混凝土優選為透水混凝土,并在該透水混凝土中設置多孔水管。本技術管廊的頂板和底板與兩側側板之間通過法蘭連接;頂板的兩拱角和底板的兩拱角之間分別設置拉桿;頂板和側板為波紋鋼板。本技術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可以在水平方向共用一塊底板。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多艙管廊的總跨度減少,基礎開挖寬度減少,節約成本,節約占地;(2)最外側管廊外側側板為豎直板,可以不利用管土受力作用,對兩側的土推力小或無推力,并且對兩側土的密實度要求下降,減少了施工難度,適用于例如河畔等特殊環境;(3)各艙室相鄰側板是兩塊豎直板同時承載頂部荷載,雖然豎直板不能利用管土共同受力,但兩塊板同時受力與拱形板相比,在減少或不增加或少增加板厚的情況下就可以滿足載荷要求;(4)管廊底板為直板,與基礎的貼合度增強,更有利于管廊整體受力,基礎構造簡單、易施工、造價低;(5)頂板是拱形的,可有效利用管土共同受力原理,減少該板體的厚度,降低造價;(6)管廊內部支架更容易設置,廊體內部空間利用率提高;(7)管廊頂板及底板各自的拱角之間設置拉桿時,管廊向側向的外推力大大減小的同時,也對管廊兩側土體的高壓實度要求降低,在土質松軟地帶使用管土共同受力結構的難題將得以解決;(8)管廊容易在各艙室之間設置聯通門;(9)拼艙式管廊結構,可以全部預制,施工速度快。附圖說明圖1和圖2分別為現有多艙管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三艙管廊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兩艙管廊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組合式底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艙管廊1沿水平方向并排排列而成,圖3是三艙管廊,圖4是兩艙管廊。單艙管廊1由頂板102、底板101和兩側側板103拼裝而成箱型結構,其中,單艙管廊1的側板103為豎直板,頂板102為向外起拱的板,底板101為直板。本技術中,最外側管廊外側的兩個側壁為豎直的板,可以不利用管土受力作用,對兩側的土推力小或無推力,并且對兩側土的密實度要求下降,減少了施工難度,適用于例如特殊環境,例如河邊,此時管廊兩側的圖無法對管廊形成推力,也就無法形成管土共同受力。由于相鄰單艙管廊相鄰側板為豎直板,相鄰單艙管廊間距縮短,管廊整體的總跨度縮短,減少管廊基礎開挖寬度,降低成本,節約占地。同時,在管廊內部豎直側板上更容易設置支架,提高廊體內部空間利用率。再者,使用豎直側板可以減少加工工序,不用彎曲加工,節省加工費用。另外,豎直板更容易設置相鄰艙室之間的聯通門。無論是頂板、底板還是側板,都可以選用波紋鋼板;同時,底板101既可以是平直的波紋鋼板,也可以是平直的混凝土板,此時底板與管廊基礎貼合度高,管廊基礎構造簡單、施工方便,降低造價。本技術中,頂板與周圍土體直接接觸,將頂板制作成向外起拱的形狀,可有效利用管土共同受力,減少板體自身的厚度,由此降低造價。頂板102和底板101與兩側側板103之間通過法蘭連接;頂板102的兩拱角和底板101的兩拱角之間分別設置拉桿,此時管廊側向外推力大大減小,管廊兩側土體的高壓密實度要求降低,適用于土質松軟地帶。在底板101底部也就是與基礎接觸的底板面,設置剪力釘104和/或鋼筋105,并在剪力釘104和/或鋼筋105上澆筑混凝土106,這樣構成了組合式底板,如圖5所示,底板底部同時設置了剪力釘104和鋼筋105。當底板底部為鋼筋混凝土或剪力釘混凝土等時,增加了底板的強度,當管廊埋置完成后,底板受向上的力,此時底板或波紋鋼板受到拉力,而底板底面的混凝土受到壓力,正好利用兩者的受力優勢和受力特點。底板實際施工時,先將底板底部朝上,設置剪力釘和/或鋼筋,然后澆筑混凝土并找平,待混凝土凝結堅固后將底板翻過來,朝下安裝在管廊基礎上,再與管廊側板安裝。本技術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共用一塊底板。本技術不需要利用管土共同受力原理,故而相鄰側板之間不用填充柔性介質或者混凝土,各艙室相鄰側板是兩塊豎直板同時承載頂部荷載,雖然豎直板不能利用管土共同受力,但兩塊板同時受力與拱形板相比,在減少或不增加或少增加板厚的情況下就可以滿足載荷要求。當然,也可以在單艙管廊1相鄰側板103之間留有間隙,并在間隙內填充柔性介質107,或者填充混凝土,或者同時填充柔性介質107和混凝土,這里的柔性介質可以為沙礫、粗砂、碎石等。當相鄰艙室之間的間隙內填充混凝土時,相鄰側板與混凝土形成組合結構的豎墻,該豎墻受力性能增加,可以相應減少該處側板例如波紋板的厚度,減少造價。同時,單艙管廊1相鄰側板103外部設置剪力釘和/或鋼筋以增強側板強度,并且可以在相鄰側板103之間填充混凝土,這里的混凝土最好選用多孔的透水混凝土,并在該透水混凝土中預埋多孔水管,當發生火災時,水從水管流出,流過透水混凝土對管廊壁進行降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艙管廊(1)沿水平方向并排排列而成,所述單艙管廊(1)由頂板(102)、底板(101)和兩側側板(103)拼裝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艙管廊(1)的側板(103)為豎直板,頂板(102)為向外起拱的板,底板(101)為直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艙管廊(1)沿水平方向并排排列而成,所述單艙管廊(1)由頂板(102)、底板(101)和兩側側板(103)拼裝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艙管廊(1)的側板(103)為豎直板,頂板(102)為向外起拱的板,底板(101)為直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底部設置剪力釘(104)和/或鋼筋(105),并在剪力釘(104)和/或鋼筋(105)上澆筑混凝土(106)。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為平直的波紋鋼板或平直的混凝土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艙管廊(1)相鄰側板(103)外部設置剪力釘和/或鋼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艙結構鋼質地下綜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艙管廊(1)相鄰側板(103)之間填充混凝土。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戰福軍,盛富強,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聯眾建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