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包括第一抗靜電層、定位結構、撕拉結構和第三抗靜電層,所述第一抗靜電層的底端設置有第一涂硅層,且第一涂硅層的底端設置有第一電暈層,所述復合層的頂端設置有第三抗靜電層,所述第三抗靜電層、復合層、第二電暈層、第二聚酯基材以及第四抗靜電層的兩側均設置有撕拉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涂抹有第三抗靜電層、能夠對復合層、第二電暈層以及第二電暈層組合而成的基材兩面進行抗靜電涂布,通過第一抗靜電層與第二抗靜電層的作用下再次起到抗靜電效果,提高膠面的抗靜電效果,在涂布膠水時添加抗靜電劑,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具有抗靜電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
本技術涉及電子產品
,具體為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電子產品也在不斷的提升,而近年隨著電子產品往輕薄發展,針對電子產品內部材料在功能達到的前提,趨勢要輕薄發展,目前市場口子膠厚度大多為110UM。傳統的此類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在使用時由于抗靜電效果不佳,因此導致電子產品在使用時出現的不足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超薄口子膠抗靜電效果不佳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包括第一抗靜電層、定位結構、撕拉結構和第三抗靜電層,所述第一抗靜電層的底端設置有第一涂硅層,且第一涂硅層的底端設置有第一電暈層,所述第一電暈層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聚酯基材,且第一聚酯基材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抗靜電層,所述第二抗靜電層拐角位置處貫穿有定位結構,所述第一抗靜電層的頂端設置有第四抗靜電層,且第四抗靜電層的頂端設置有第二聚酯基材,所述第二聚酯基材的頂端設置有第二電暈層,且第二電暈層的頂端涂抹有復合層,所述復合層的頂端設置有第三抗靜電層,所述第三抗靜電層、復合層、第二電暈層、第二聚酯基材以及第四抗靜電層的兩側均設置有撕拉結構。優選的,所述第一抗靜電層、第二抗靜電層均與第三抗靜電層、第四抗靜電層之間相互平行。優選的,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孔、脫離膜以及裁剪線,所述定位孔的內部設置有脫離膜,且脫離膜與定位孔之間等間距的設置有裁剪線。優選的,所述裁剪線關于脫離膜呈環形分布,所述定位孔呈圓形設計。優選的,所述撕拉結構包括手撕膜、沿邊線以及封邊,所述手撕膜的一側設置有沿邊線,所述沿邊線的一側固定有封邊,且封邊內側壁均與第三抗靜電層、復合層、第二電暈層、第二聚酯基材以及第四抗靜電層的一側相連接。優選的,所述封邊呈“]”形設計,所述封邊內部的厚度等于第三抗靜電層、復合層、第二電暈層、第二聚酯基材以及第四抗靜電層厚度之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不僅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具有抗靜電功能、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便于扯拉以及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具有定位的作用;(1)通過涂抹有第三抗靜電層、能夠對復合層、第二電暈層以及第二電暈層組合而成的基材兩面進行抗靜電涂布,通過第一抗靜電層與第二抗靜電層的作用下再次起到抗靜電效果,提高膠面的抗靜電效果,在涂布膠水時添加抗靜電劑,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具有抗靜電功能;(2)通過手撕膜撕拉過程中由封邊帶動第三抗靜電層、復合層、第二電暈層、以及撕拉,并通過沿邊線沿邊裁剪,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便于扯拉;(3)通過定位孔起到定位的效果,貼附時將脫離膜頂起使脫離膜沿裁剪線與定位孔脫離,貼附的過程中易產生偏移現象,由于粘性較強,出現偏移時將其撕扯并產生報廢,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具有定位的作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定位結構仰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抗靜電層;2、第一涂硅層;3、第一電暈層;4、第一聚酯基材;5、第二抗靜電層;6、定位結構;601、定位孔;602、脫離膜;603、裁剪線;7、撕拉結構;701、手撕膜;702、沿邊線;703、封邊;8、第三抗靜電層;9、復合層;10、第二電暈層;11、第二聚酯基材;12、第四抗靜電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包括第一抗靜電層1、定位結構6、撕拉結構7和第三抗靜電層8,第一抗靜電層1的底端設置有第一涂硅層2,且第一涂硅層2的底端設置有第一電暈層3,第一電暈層3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聚酯基材4,且第一聚酯基材4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抗靜電層5,第二抗靜電層5拐角位置處貫穿有定位結構6,定位結構6包括定位孔601、脫離膜602以及裁剪線603,定位孔601的內部設置有脫離膜602,且脫離膜602與定位孔601之間等間距的設置有裁剪線603,裁剪線603關于脫離膜602呈環形分布,定位孔601呈圓形設計;具體地,如圖2所示,使用該結構時,首先通過定位孔601起到定位的效果,貼附時將脫離膜602頂起使脫離膜602沿裁剪線603與定位孔601脫離,貼附的過程中易產生偏移現象,由于粘性較強,出現偏移時將其撕扯并產生報廢,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具有定位的作用;第一抗靜電層1的頂端設置有第四抗靜電層12,且第四抗靜電層12的頂端設置有第二聚酯基材11,第二聚酯基材11的頂端設置有第二電暈層10,且第二電暈層10的頂端涂抹有復合層9,復合層9的頂端設置有第三抗靜電層8,第三抗靜電層8、復合層9、第二電暈層10、第二聚酯基材11以及第四抗靜電層12的兩側均設置有撕拉結構7,撕拉結構7包括手撕膜701、沿邊線702以及封邊703,手撕膜701的一側設置有沿邊線702,沿邊線702的一側固定有封邊703,且封邊703內側壁均與第三抗靜電層8、復合層9、第二電暈層10、第二聚酯基材11以及第四抗靜電層12的一側相連接,封邊703呈“]”形設計,封邊703內部的厚度等于第三抗靜電層8、復合層9、第二電暈層10、第二聚酯基材11以及第四抗靜電層12厚度之和;具體地,如圖3所示,使用該結構時,首先通過手撕膜701撕拉過程中由封邊703帶動第三抗靜電層8、復合層9、第二電暈層10、第二聚酯基材11以及第四抗靜電層12撕拉,并通過沿邊線702沿邊裁剪,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便于扯拉;第一抗靜電層1、第二抗靜電層5均與第三抗靜電層8、第四抗靜電層12之間相互平行;使用時通過涂抹有第三抗靜電層8、第四抗靜電層12能夠對復合層9、第二電暈層10以及第二電暈層10組合而成的基材兩面進行抗靜電涂布,通過第一抗靜電層1與第二抗靜電層5的作用下再次起到抗靜電效果,提高膠面的抗靜電效果,在涂布膠水時添加抗靜電劑,實現了該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具有抗靜電功能。工作原理:使用時,首先在貼附的過程中,通過定位孔601將該口子膠與物體之間相互對準并且通過定位孔601的作用起到定位的效果,此時物體對脫離膜602頂起,繼續頂起時脫離膜602沿裁剪線603脫離;其次完成時拉扯手撕膜701,而手撕膜701沿沿邊線702折邊,并且在封邊703拉扯的過程中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包括第一抗靜電層(1)、定位結構(6)、撕拉結構(7)和第三抗靜電層(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靜電層(1)的底端設置有第一涂硅層(2),且第一涂硅層(2)的底端設置有第一電暈層(3),所述第一電暈層(3)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聚酯基材(4),且第一聚酯基材(4)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抗靜電層(5),所述第二抗靜電層(5)拐角位置處貫穿有定位結構(6),所述第一抗靜電層(1)的頂端設置有第四抗靜電層(12),且第四抗靜電層(12)的頂端設置有第二聚酯基材(11),所述第二聚酯基材(11)的頂端設置有第二電暈層(10),且第二電暈層(10)的頂端涂抹有復合層(9),所述復合層(9)的頂端設置有第三抗靜電層(8),所述第三抗靜電層(8)、復合層(9)、第二電暈層(10)、第二聚酯基材(11)以及第四抗靜電層(12)的兩側均設置有撕拉結構(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包括第一抗靜電層(1)、定位結構(6)、撕拉結構(7)和第三抗靜電層(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靜電層(1)的底端設置有第一涂硅層(2),且第一涂硅層(2)的底端設置有第一電暈層(3),所述第一電暈層(3)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聚酯基材(4),且第一聚酯基材(4)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抗靜電層(5),所述第二抗靜電層(5)拐角位置處貫穿有定位結構(6),所述第一抗靜電層(1)的頂端設置有第四抗靜電層(12),且第四抗靜電層(12)的頂端設置有第二聚酯基材(11),所述第二聚酯基材(11)的頂端設置有第二電暈層(10),且第二電暈層(10)的頂端涂抹有復合層(9),所述復合層(9)的頂端設置有第三抗靜電層(8),所述第三抗靜電層(8)、復合層(9)、第二電暈層(10)、第二聚酯基材(11)以及第四抗靜電層(12)的兩側均設置有撕拉結構(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靜電層(1)、第二抗靜電層(5)均與第三抗靜電層(8)、第四抗靜電層(12)之間相互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抗靜電功能的電子產品用超薄口子膠,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束從凱,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云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