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倉、進水管、進水閥門、出水管、出水閥門、第一電機、減速箱、兩組軸承座、絲杠、絲杠螺母、連接座、滑桿、第二電機、轉軸和防撞裝置,絲杠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安裝在兩組軸承座上,絲杠螺母的底端與連接座的頂端固定連接,滑桿橫向安裝在攪拌倉的腔室內,滑桿位于絲杠的下方,滑桿穿過連接座的左端和右端且連接座可沿滑桿左右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好處防止農藥物料沉積在攪拌倉底部及側壁,并且防止攪拌棒之間運轉阻力大,降低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
本技術涉及農業生產的
,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農藥是農藥原藥和載體及分散劑混合,利用濕法進行超微粉碎而成的粘稠可流動的懸浮體,由于農藥具有懸浮率高,藥效比可濕性粉劑好,不用有機溶劑,揮發性小、毒性低、對人畜安全、不易燃易爆、儲存安全等優點,隨著人口的增長,糧食產量的增長顯得愈發重要,往往糧食產量增長離不開農藥的使用,現有的農藥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攪拌現有的攪拌裝置在攪拌過程中使農藥和清水的混合不夠均勻,降低農藥的效果,實用性較差,容易造成攪拌倉底部沉積農藥,導致結塊。現有授權技術專利申請號為CN201922152312.5,專利名稱為一種用于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倉、進水管、進水閥門、出水管、出水閥門、第一電機、減速箱、兩組軸承座、絲杠、絲杠螺母、連接座、滑桿、第二電機、轉軸和防撞裝置,攪拌倉的內部設置有腔室,進水管的輸出端與穿過攪拌倉的右端與攪拌倉的腔室連通,進水管的輸入端與進水閥門的輸出端連接,出水管的輸出端與穿過攪拌倉的左端與攪拌倉的腔室連通,出水管的輸入端與出水閥門的輸出端連接,第一電機和減速箱固定安裝在攪拌倉的頂端,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減速箱的輸入端連接,兩組軸承座分別固定安裝在攪拌倉腔室頂部的左端和右端,兩組軸承座內部均設置有軸承,絲杠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安裝在兩組軸承座的軸承內圈上,絲杠螺母螺裝套設在絲杠上,絲杠的右端設置有第一錐齒輪,減速箱的輸出端穿過攪拌倉的頂端伸入至攪拌倉的腔室內,減速箱的輸出端上設置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絲杠螺母的底端與連接座的頂端固定連接,滑桿橫向安裝在攪拌倉的腔室內,滑桿位于絲杠的下方,滑桿穿過連接座的左端和右端且連接座可沿滑桿左右移動,第二電機固定安裝在連接座的底端,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與轉軸的頂端固定連接,轉軸的圓周外壁上設置有兩組第一攪拌葉和兩組第二攪拌葉,兩組第一攪拌葉和兩組第二攪拌葉由上至下交替安裝,防撞裝置固定安裝在攪拌倉腔室的左端。但是,該方案還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攪拌裝置在工作中過程中,農藥物料不可避免的粘連在側壁及其底部上,造成結塊。第二,對攪拌棒外端端部及轉軸底部進行改進,在攪拌棒外端端部及轉軸底部增設固定板和刷毛之后,導致其體積增大,攪拌棒之間刷毛互相制約,造成攪拌阻力大,能耗增大,影響攪拌過程中物料與水的結合度。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作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能夠解決以下兩個缺點,第一,攪拌裝置在工作中過程中,農藥物料不可避免的粘連在側壁及其底部上,造成結塊。第二,對攪拌棒外端端部及轉軸底部進行改進,在攪拌棒外端端部及轉軸底部增設固定板和刷毛之后,導致其體積增大,攪拌棒之間刷毛互相制約,造成攪拌阻力大,能耗增大,影響攪拌過程中物料與水的結合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倉,攪拌倉頂部設有第一電機、減速箱,攪拌倉頂部一側固定連接第一電機底部;攪拌倉頂部固定連接減速箱底部,減速箱靠近第一電機;第一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減速箱輸入端;減速箱的輸出端穿過攪拌倉的頂端伸入至攪拌倉的腔室內;攪拌倉側部設有進水管、進水閥門、出水管、出水閥門,進水管一端貫穿攪拌倉側壁延伸至攪拌倉內部,進水管另一端固定設置進水閥門;出水管一端貫穿攪拌倉側壁延伸至攪拌倉內部,出水管另一端固定設置出水閥門;攪拌倉內腔設有兩組軸承座、絲杠、絲杠螺母、連接座、滑桿、第二電機、轉軸、攪拌棒和防撞裝置,攪拌倉內腔側壁頂部兩端分別對向固定連接兩組軸承座;絲杠兩端分別轉動連接在兩組軸承座內側上;絲杠螺母螺裝連接絲杠上;絲杠靠近減速箱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錐齒輪;減速箱位于攪拌倉內腔的輸出端固定連接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絲杠螺母的底端固定連接連接座的頂端;滑桿固定連接在攪拌倉的腔室內,滑桿與絲杠平行;滑桿位于絲杠的正下方;連接座貫穿滑動設置在滑桿上;第二電機上端與連接座底端固定連接;第二電機下方的輸出端固定連接轉軸頂端;轉軸的四周外壁上固定連接攪拌棒一端端部;攪拌棒由上至下交錯設置在轉軸外壁;防撞裝置固定安裝在攪拌倉腔室的遠離減速箱的側壁上;轉軸底部設有底部固定板和底部刷毛;轉軸底端固定連接固定板頂端;固定板底端固定設置底部刷毛;底部刷毛末端抵觸攪拌倉底部;攪拌倉內腔攪拌棒另一端端部設有側固定板和側部刷毛;攪拌棒另一端端部固定連接側固定板一端;側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設置側部刷毛;側部刷毛末端正好接觸攪拌倉內側壁;轉軸上從上至下的相鄰兩個攪拌棒交錯垂直分布,且位于轉軸同側的相鄰兩個側部刷毛之間的間距剛好為一個側部刷毛的長度進一步地,攪拌倉頂部另一側設有維修門、螺栓、維修口,攪拌倉的頂端另一側設置有維修口,維修口與攪拌倉的腔室連通,維修門的一端與攪拌倉的頂端連接,螺栓的底端螺裝穿過維修門另一端,螺栓嵌入式插入至攪拌倉的頂端外壁,維修門覆蓋在維修口上方。進一步地,維修門的頂端設置有把手。進一步地,螺栓的頂端固定設置有蝶形螺母。進一步地,還包括限位螺母,限位螺母螺裝連接在絲杠靠近第一錐齒輪的一端。進一步地,攪拌倉內腔腔壁上設有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第一過濾網(30)固定安裝在進水管的一端端部,第二過濾網固定安裝在出水管的一端端部。進一步地,攪拌倉上設有觀察窗。進一步地,固定板固定連接轉軸底端、側固定板一端固定連接攪拌棒另一端端部均為可拆卸連接。進一步地,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均為螺旋開關式閥門。進一步地,側部刷毛長于防撞裝置內部彈簧。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1)在轉軸底端以及攪拌棒外側端部設一層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上增設一層刷毛,攪拌棒固定板與固定板之間無縫連接,刷毛末端剛好接觸攪拌倉內腔底部內壁以及攪拌倉內腔側部內壁,使得攪拌倉在工作時,減少農藥物料的沉積,節約資源,有效利用。(2)在攪拌棒外端端部增設了固定板,并使固定板與固定板之間無縫連接,為了防止攪拌倉工作時,攪拌棒阻力增大,攪拌棒改為非平行錯位排布,這樣一來,有效的降低阻力,使得農藥物料與水充分混合,并不浪費農藥的沉積。附圖說明圖1顯示為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攪拌倉結構示意圖。圖2顯示為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防撞裝置內彈簧被壓緊示意圖。圖3顯示為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防撞裝置即將接觸第二電機示意圖。圖4顯示為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轉軸頂部俯視圖。圖中:1、攪拌倉;2、進水管;3、進水閥門;4、出水管;5、出水閥門;6、第一電機;7、減速箱;8、軸承座;9、絲杠;10、絲杠螺母;11、第一錐齒輪;12、第二錐齒輪;13、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倉(1),/n攪拌倉(1)頂部設有第一電機(6)、減速箱(7),/n攪拌倉(1)頂部一側固定連接第一電機(6)底部;/n攪拌倉(1)頂部固定連接減速箱(7)底部,減速箱(7)靠近第一電機(6);/n第一電機(6)輸出端固定連接減速箱(7)輸入端;/n減速箱(7)的輸出端穿過攪拌倉(1)的頂端伸入至攪拌倉(1)的腔室內;/n攪拌倉(1)側部設有進水管(2)、進水閥門(3)、出水管(4)、出水閥門(5),/n進水管(2)一端貫穿攪拌倉(1)側壁延伸至攪拌倉(1)內部,/n進水管(2)另一端固定設置進水閥門(3);/n出水管(4)一端貫穿攪拌倉(1)側壁延伸至攪拌倉(1)內部,/n出水管(4)另一端固定設置出水閥門(5);/n攪拌倉(1)內腔設有兩組軸承座(8)、絲杠(9)、絲杠螺母(10)、連接座(13)、滑桿(14)、第二電機(15)、轉軸(16)、攪拌棒(17)和防撞裝置(19),/n攪拌倉(1)內腔側壁頂部兩端分別對向固定連接兩組軸承座(8);/n絲杠(9)兩端分別轉動連接在兩組軸承座(8)內側上;/n絲杠螺母(10)螺裝連接絲杠(9)上;/n絲杠(9)靠近減速箱(7)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錐齒輪(11);/n減速箱(7)位于攪拌倉(1)內腔的輸出端固定連接第二錐齒輪(12);/n第二錐齒輪(12)與第一錐齒輪(11)嚙合;/n絲杠螺母(10)的底端固定連接連接座(13)的頂端;/n滑桿(14)固定連接在攪拌倉(1)的腔室內,滑桿(14)與絲杠(9)平行;/n滑桿(14)位于絲杠(9)的正下方;/n連接座(13)貫穿滑動設置在滑桿(14)上;/n第二電機(15)上端與連接座(13)底端固定連接;/n第二電機(15)下方的輸出端固定連接轉軸(16)頂端;/n轉軸(16)的四周外壁上固定連接攪拌棒(17)一端端部;/n攪拌棒(17)由上至下交錯設置在轉軸(16)外壁;/n防撞裝置(19)固定安裝在攪拌倉(1)腔室的遠離減速箱(7)的側壁上;/n轉軸(16)底部設有底部固定板(50)和底部刷毛(51);/n轉軸(16)底端固定連接固定板(50)頂端;/n固定板(50)底端固定設置底部刷毛(51);/n底部刷毛(51)末端抵觸攪拌倉(1)底部;/n攪拌倉(1)內腔攪拌棒(17)另一端端部設有側固定板(52)和側部刷毛(53);/n攪拌棒(17)另一端端部固定連接側固定板(52)一端;/n側固定板(52)另一端固定設置側部刷毛(53);/n側部刷毛(53)末端正好接觸攪拌倉(1)內側壁;/n轉軸(16)上從上至下的相鄰兩個攪拌棒(17)交錯垂直分布,且位于轉軸(16)同側的相鄰兩個側部刷毛(53)之間的間距剛好為一個側部刷毛(53)的長度。/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農藥生產的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倉(1),
攪拌倉(1)頂部設有第一電機(6)、減速箱(7),
攪拌倉(1)頂部一側固定連接第一電機(6)底部;
攪拌倉(1)頂部固定連接減速箱(7)底部,減速箱(7)靠近第一電機(6);
第一電機(6)輸出端固定連接減速箱(7)輸入端;
減速箱(7)的輸出端穿過攪拌倉(1)的頂端伸入至攪拌倉(1)的腔室內;
攪拌倉(1)側部設有進水管(2)、進水閥門(3)、出水管(4)、出水閥門(5),
進水管(2)一端貫穿攪拌倉(1)側壁延伸至攪拌倉(1)內部,
進水管(2)另一端固定設置進水閥門(3);
出水管(4)一端貫穿攪拌倉(1)側壁延伸至攪拌倉(1)內部,
出水管(4)另一端固定設置出水閥門(5);
攪拌倉(1)內腔設有兩組軸承座(8)、絲杠(9)、絲杠螺母(10)、連接座(13)、滑桿(14)、第二電機(15)、轉軸(16)、攪拌棒(17)和防撞裝置(19),
攪拌倉(1)內腔側壁頂部兩端分別對向固定連接兩組軸承座(8);
絲杠(9)兩端分別轉動連接在兩組軸承座(8)內側上;
絲杠螺母(10)螺裝連接絲杠(9)上;
絲杠(9)靠近減速箱(7)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錐齒輪(11);
減速箱(7)位于攪拌倉(1)內腔的輸出端固定連接第二錐齒輪(12);
第二錐齒輪(12)與第一錐齒輪(11)嚙合;
絲杠螺母(10)的底端固定連接連接座(13)的頂端;
滑桿(14)固定連接在攪拌倉(1)的腔室內,滑桿(14)與絲杠(9)平行;
滑桿(14)位于絲杠(9)的正下方;
連接座(13)貫穿滑動設置在滑桿(14)上;
第二電機(15)上端與連接座(13)底端固定連接;
第二電機(15)下方的輸出端固定連接轉軸(16)頂端;
轉軸(16)的四周外壁上固定連接攪拌棒(17)一端端部;
攪拌棒(17)由上至下交錯設置在轉軸(16)外壁;
防撞裝置(19)固定安裝在攪拌倉(1)腔室的遠離減速箱(7)的側壁上;
轉軸(16)底部設有底部固定板(50)和底部刷毛(51);
轉軸(16)底端固定連接固定板(50)頂端;
固定板(50)底端固定設置底部刷毛(51);
底部刷毛(51)末端抵觸攪拌倉(1)底部;
攪拌倉(1)內腔攪拌棒(17)另一端端部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發生,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潤高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