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及制作工藝,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包括位于底層的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位于中層的緩釋離子降阻層和位于上層的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所述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B面之間鋪設有緩釋離子降阻層,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四邊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相對應的四邊之間縫合有合成石墨線,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外沿邊均設置有石墨紙包邊。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提供的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具有低厚度、高密度、大散流面積的特點,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石墨降阻布的降阻效率低、散流效果差、達不到降阻接地電阻目的的技術問題。達不到降阻接地電阻目的的技術問題。達不到降阻接地電阻目的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及制作工藝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防雷接地裝置
,具體涉及一種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及制作工藝。
技術介紹
[0002]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是保證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保障運營工作人員人身安全 的重要設施。低接地電阻值是衡量接地裝置的重要運行指標,也是電氣設備防 雷、保護設備絕緣、降低接觸電壓與跨步電壓的可靠保證。對于一些土壤電阻 率較高的地區,接地網的接地電阻值長期高于標準限定值,這給電氣設備的安 全穩定運行和運營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不小的隱患。接地裝置在輸配電線路中主要作用是在發生接地故障以及雷擊故障時為故障電流提供泄放路徑。接地裝置長期穩定、有效地運行直接影響著配電系統的安全。在電力系統的發展過程中,電力系統的接地系統至關重要,輸電線路接地網接地電阻合格是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基礎,也是衡量接地系統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鑒定接地系統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重要參數。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及不足,提供一種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及制作工藝。
[0004]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包括位于底層的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位于中層的緩釋離子降阻層和位于上層的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所述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B面之間鋪設有緩釋離子降阻層,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四邊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相對應的四邊之間縫合有合成石墨線。
[0005]作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進一步優化,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外沿邊均設置有石墨紙包邊。
[0006]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先將可膨脹石墨膨化成膨脹石墨蠕蟲,然后將膨脹石墨蠕蟲碾壓成石墨膜,接著先在石墨膜表面附著導電纖維和固體膠,再鋪設一層膨脹石墨蠕蟲,烘干后,碾壓得到石墨復合膜;最后將石墨復合膜切條、粉碎,形成片狀的石墨復合膜片,即完成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的制作;S2、取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平放在模具內,在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上噴涂導電膠;S3、將S1中制得的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均勻散布在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上,將散布有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的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送入烘干溫度為300~350℃的烘干裝置中,烘干完成后,取出制得的石墨基復合降阻布Ⅰ,然后將其送入碾壓裝置,使得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與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充分結合,在緩釋離子降阻層
的A面上噴涂導電膠;S4、取一塊與底層同等大小的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作為第二石墨基柔性降阻布,并將其B面與中層的緩釋離子降阻層A面緊密貼合,然后送入烘干溫度為150~200℃的烘干裝置中,進行5~10S的不完全烘干,不完全烘干后制得的半成品中仍存在部分液態導電膠,將存在部分液態導電膠的半成品送入碾壓裝置進行碾壓,使得液態導電膠與第二石墨基柔性降阻布和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充分結合,碾壓過后將其送入烘干溫度為300~350℃的烘干裝置中進行烘干,即完成完全烘干狀態的緩釋型柔性石墨基降阻布的制作;S5、取S4中制得的完全烘干狀態的緩釋型柔性石墨基降阻布,用直徑為3~5mm石墨線將其四邊進行縫合,制得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
[0007]作為本專利技術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制作工藝的進一步優化,S2所述縫合的路線包括底層的石墨基柔性降阻布與中層的石墨基柔性降阻布的邊沿,以及若干條沿石墨基柔性降阻布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線段。
[0008]作為本專利技術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制作工藝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石墨復合膜片的厚度為2~5mm。
[0009]作為本專利技術高厚度高密度大散流面積的柔性石墨接地模塊的制作工藝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石墨復合膜片的表面面積為25~50mm2。
[0010]作為本專利技術高厚度高密度大散流面積的柔性石墨接地模塊的制作工藝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厚度為5~8mm。
[0011]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具有低厚度、高密度、大散流面積的特點,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普通石墨布的降阻效率低、散流效果差、達不到降阻接地電阻目的的技術問題;二、本專利技術的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制作工藝中,石墨基柔性降阻布與石墨基柔性降阻布和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通過針縫和導電膠連接在一起,且也通過石墨線縫合固定,可有效避免因長期埋設導致石墨基柔性降阻布與石墨基柔性降阻布、石墨基柔性降阻布與緩釋離子降阻層之間分離,有效延長了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側視圖;附圖標記:1、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2、緩釋離子降阻層,3、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4、石墨線,5、石墨紙。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4]如圖1,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包括位于底層的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位于中層的緩釋離子降阻層和位于上層的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所述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B面之間鋪設有緩釋離子降阻層,
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四邊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相對應的四邊之間縫合有合成石墨線,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外沿邊均設置有石墨紙包邊。
[0015]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先將可膨脹石墨膨化成膨脹石墨蠕蟲,然后將膨脹石墨蠕蟲碾壓成石墨膜,接著先在石墨膜表面附著導電纖維和固體膠,再鋪設一層膨脹石墨蠕蟲,烘干后,碾壓得到石墨復合膜;最后將石墨復合膜切條、粉碎,形成片狀的石墨復合膜片,即完成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的制作;S2、取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平放在模具內,在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上噴涂導電膠;S3、將S1中制得的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均勻散布在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上,將散布有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的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送入烘干溫度為300~350℃的烘干裝置中,烘干完成后,取出制得的石墨基復合降阻布Ⅰ,然后將其送入碾壓裝置,使得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與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充分結合,在緩釋離子降阻層的A面上噴涂導電膠;S4、取一塊與底層同等大小的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作為第二石墨基柔性降阻布,并將其B面與中層的緩釋離子降阻層A面緊密貼合,然后送入烘干溫度為150~200℃的烘干裝置中,進行5~10S的不完全烘干,不完全烘干后制得的半成品中仍存在部分液態導電膠,將存在部分液態導電膠的半成品送入碾壓裝置進行碾壓,使得液態導電膠與第二石墨基柔性降阻布和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充分結合,碾壓過后將其送入烘干溫度為300~350℃的烘干裝置中進行烘干,即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層的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1)、位于中層的緩釋離子降阻層(2)和位于上層的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3),所述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1)的A面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3)的B面之間鋪設有緩釋離子降阻層(2),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1)的四邊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3)相對應的四邊之間縫合有合成石墨線(4)。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與第二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外沿邊均設置有石墨紙(5)包邊。3.緩釋型柔性石墨基復合降阻布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先將可膨脹石墨膨化成膨脹石墨蠕蟲,然后將膨脹石墨蠕蟲碾壓成石墨膜,接著先在石墨膜表面附著導電纖維和固體膠,再鋪設一層膨脹石墨蠕蟲,烘干后,碾壓得到石墨復合膜;最后將石墨復合膜切條、粉碎,形成片狀的石墨復合膜片,即完成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的制作;S2、取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平放在模具內,在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上噴涂導電膠;S3、將S1中制得的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均勻散布在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的A面上,將散布有緩釋離子降阻層原料的第一石墨基柔性復合降阻布送入烘干溫度為300~350℃的烘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松江,張明磊,陳四甫,陳瑞斌,務孔永,從鵬松,鄭偉,陳曉朋,陳見甫,張國鋒,李付磊,朱淵博,尹李健,羅萌,陳彥青,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四達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