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包括多個立桿,多個所述立桿的底部均活動連接有螺旋架,螺旋架的底部活動連接有滾輪,多個所述立桿的圓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的外部活動連接有轉動架,所述支撐架的兩側均活動連接有第一扭簧,且第一扭簧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和轉動架相固定,所述轉動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橡膠塊。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能夠通過第一橡膠塊、轉動架與L型架避免滾輪與螺旋架之間發生相對轉動,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效果,而且能夠通過第二鎖止機構對轉動桿進行固定,使腳手架方便移動,提高了裝置的移動效果,還能夠通過定位機構使腳手架與建筑物完成固定,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效果。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效果。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工程
,具體為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
技術介紹
[0002]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臺,其具有承載力較大,比較經濟,加工簡單,一次投資費用較低等優點,在建筑工程中廣泛使用,有些腳手架會在底部安裝滾輪和螺旋架,使得腳手架便于移動和調節水平。
[0003]目前常見的帶有滾輪和螺旋架的腳手架,雖然有些滾輪具具有自鎖功能,但是由于滾輪與螺旋架之間的轉動連接,很容易使滾輪與螺旋架之間發生相對轉動,造成腳手架發生偏移晃動,影響腳手架的穩定性,因此,提出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4](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主要為解決由于滾輪與螺旋架之間的轉動連接,很容易使滾輪與螺旋架之間發生相對轉動,造成腳手架發生偏移晃動,影響腳手架的穩定性的問題。
[0005](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包括多個立桿,多個所述立桿的底部均活動連接有螺旋架,螺旋架的底部活動連接有滾輪,多個所述立桿的圓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的外部活動連接有轉動架,所述支撐架的兩側均活動連接有第一扭簧,且第一扭簧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和轉動架相固定,所述轉動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橡膠塊,所述轉動架的兩側均活動連接有轉動桿,轉動桿的外部活動連接有第二扭簧,且第二扭簧的兩端分別與轉動桿和轉動架相固定,所述轉動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L型架,L型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橡膠塊,多個所述立桿的圓周外壁均設置有第一鎖止機構,所述轉動架的外部設置有第二鎖止機構。
[0006]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鎖止機構包括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固定連接在立桿的圓周外壁一側,所述固定塊的內部開設有十字槽,十字槽的內部活動連接有限位架,限位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且第二彈簧與固定塊相固定。
[0007]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二鎖止機構包括兩個導向架,兩個所述導向架分別固定連接在轉動架的兩側,兩個所述導向架的外部活動連接有同一個U型架,兩個所述導向架的外部均活動連接有第三彈簧,且第三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導向架和U型架相固定。
[0008]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多個所述立桿的圓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盤,連接盤的內部開設有多個插孔,其中多個插孔的內部均活動連接有插銷,相鄰兩個所述連接盤之間活動連接有橫架,且橫架與插銷相插接,另外相鄰兩個所述連接盤之間活動連接有豎架,且豎架與插銷相插接,多個所述立桿的外部均設置有定位機構,多個所述立桿的
頂部均設置有連接機構,其中兩個所述豎架之間設置有支撐機構。
[0009]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多個定位孔和多個滑動環,多個所述定位孔開設在立桿的一側,多個滑動環分別活動連接在多個立桿的外部,多個所述滑動環的圓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多個所述滑動環的一側均活動連接有定位銷,且定位銷與定位孔相插接,所述定位銷的外部活動連接有拉簧,且拉簧與定位銷和滑動環相固定。
[0010]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多個滑套,多個所述滑套分別活動連接在多個立桿的外部,多個所述滑套的圓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卡塊,多個所述滑套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環,且固定環與立桿相固定,固定環與卡塊相卡接。
[0011]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多個刀板,多個所述刀板分別活動連接在其中兩個豎架上,多個所述刀板之間固定連接有平板。
[0012]進一步的,所述多個所述連接盤之間活動連接有斜撐架,且斜撐架與插銷相插接。
[0013]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多個所述定位銷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拉環,多個所述固定塊的內部均開設有多個安裝孔。
[0014]作為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多個所述轉動架的兩側均開設有避位槽,多個所述限位架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
[0015](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第一橡膠塊、轉動架與L型架的配合使用,第一扭簧帶動轉動架向下轉動,轉動架帶動第一橡膠塊與螺旋架相接觸,從而使第一橡膠塊對螺旋架產生靜摩擦力,進而使螺旋架保持固定,避免在立桿內發生轉動,第二扭簧帶動轉動桿向下轉動,從而使轉動桿帶動L型架向下轉動,進而使L型架與滾輪接觸,實現對滾輪鎖定的同時,使滾輪與螺旋架保持相對的靜止固定,避免滾輪與螺旋架之間發生相對轉動,造成腳手架發生偏移晃動,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效果。
[0016]2、通過在立桿上安裝第一鎖止機構的設置,當需要調節和移動腳手架時,手動轉動轉動架使其向上轉動,轉動架會擠壓限位架向一側移動,當轉動架向上轉動到合適位置時,第二彈簧回彈,從而使限位架卡住轉動架,進而使轉動架保持固定,方便對腳手架進行移動,同時也可以對螺旋架進行轉動,調節腳手架的水平,提高了裝置的調節效果。
[0017]3、通過在立桿上安裝第二鎖止機構的設置,當需要移動腳手架時,拉動U型架向上移動,從而使U型架與避位槽錯開,然后手動轉動轉動桿,轉動桿帶動L型架向上轉動,當轉動桿轉動到避位槽的內部時,松開U型架,此時在第三彈簧的彈力作用下,第三彈簧推動U型架向下移動,從而使U型架與轉動桿接觸,進而對轉動桿進行固定,使第二橡膠塊解除對滾輪的限制,從而使腳手架方便移動,提高了裝置的移動效果。
[0018]4、通過在立桿上安裝連接機構的設置,當需要在立桿上連接另一個立桿時,將另一個立桿放到立桿的正上方,與立桿相對齊,然后拉動卡塊,從而使卡塊變形與固定環脫離卡接,第一彈簧回彈伸長推動滑套在立桿上向上移動,從而使滑套包覆住另一個立桿的底部,進而實現立桿之間的快速連接,提高了裝置的連接效果。
[0019]5、通過在立桿上安裝定位機構的設置,當需要將腳手架與建筑物相固定時,首先拉動定位銷向外移動,使定位銷與定位孔脫離插接,然后向下移動滑動環,使滑動環帶動連
接板向下移動,然后松開定位銷,拉簧帶動定位銷向內移動,從而使定位銷插入到其中一個定位孔內部,從而對滑動環進行固定,最后將螺栓穿過安裝孔與樓板固定,進而使腳手架與建筑物完成固定,使腳手架更加穩定,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效果。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前側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后側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B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滑套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連接板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立桿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固定塊剖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C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的D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橫架;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包括多個立桿(7),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立桿(7)的底部均活動連接有螺旋架(9),螺旋架(9)的底部活動連接有滾輪(10),多個所述立桿(7)的圓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架(26),支撐架(26)的外部活動連接有轉動架(28),所述支撐架(26)的兩側均活動連接有第一扭簧(27),且第一扭簧(27)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架(26)和轉動架(28)相固定,所述轉動架(28)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橡膠塊(29),所述轉動架(28)的兩側均活動連接有轉動桿(31),轉動桿(31)的外部活動連接有第二扭簧(39),且第二扭簧(39)的兩端分別與轉動桿(31)和轉動架(28)相固定,所述轉動桿(3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L型架(33),L型架(3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橡膠塊(32),多個所述立桿(7)的圓周外壁均設置有第一鎖止機構,所述轉動架(28)的外部設置有第二鎖止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止機構包括固定塊(23),所述固定塊(23)固定連接在立桿(7)的圓周外壁一側,所述固定塊(23)的內部開設有十字槽(24),十字槽(24)的內部活動連接有限位架(25),限位架(2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34),且第二彈簧(34)與固定塊(23)相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鎖止機構包括兩個導向架(38),兩個所述導向架(38)分別固定連接在轉動架(28)的兩側,兩個所述導向架(38)的外部活動連接有同一個U型架(36),兩個所述導向架(38)的外部均活動連接有第三彈簧(37),且第三彈簧(37)的兩端分別與導向架(38)和U型架(36)相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腳手架,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立桿(7)的圓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盤(8),連接盤(8)的內部開設有多個插孔(14),其中多個插孔(14)的內部均活動連接有插銷(13),相鄰兩個所述連接盤(8)之間活動連接有橫架(1),且橫架(1)與插銷(13)相插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永毅,徐慧,徐衛華,周前兵,胡三發,徐方晴,徐方偉,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