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包括安裝塊,所述安裝塊前端和后端均安裝有側板,兩個所述側板相互遠離的一端均安裝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開有若干個通孔,兩個所述側板之間共同安裝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端安裝有液壓缸,所述安裝塊上端設置有兩個活動板,兩個所述活動板以液壓缸為中心呈左右對稱分布,所述安裝塊內部設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兩個活動板均傳動連接,所述液壓缸輸出端貫穿安裝板并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安裝塊上端設置有兩個固定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液壓缸配合驅動機構實現了活動板的橫向移動,再通過活動板和固定板實現了工件的夾持固定,結構緊湊,制造成本低,實用性強。實用性強。實用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
[0001]本技術涉及機床夾具
,特別涉及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
技術介紹
[0002]機床夾具是機床上用以裝夾工件(和引導刀具)的一種裝置。其作用是將工件定位,以使工件獲得相對于機床和刀具的正確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夾緊。機床夾具應用作用:用夾具裝夾工件時,工件相對于刀具及機床的位置精度由夾具保證,不受工人技術水平的影響,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趨于一致;使用夾具裝夾工件方便、快速,工件不需要劃線找正,可顯著地減少輔助工時;工件在夾具中裝夾后提高了工件的剛性,可加大切削用量;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裝夾工件的夾具,并可采用高效夾緊機構,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根據加工機床的成形運動,附以不同類型的夾具,即可擴大機床原有的工藝范圍。
[0003]現有專利(申請號202120230279.8)公開了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上端面設有向內凹進的第一貫穿槽,所述第一貫穿槽內滑動連接有夾持組件,所述箱體的上端面設有向內凹進的第二貫穿槽,所述第二貫穿槽內左右對稱設有輔助組件,對稱設置的所述輔助組件滑動連接在所述第二貫穿槽內,對稱設置的所述輔助組件與所述夾持組件相互配合。此設計通過設置輔助組件和夾持組件,實現了根據需求調節工件的夾持位置。
[0004]上述專利通過設置輔助組件和夾持組件共同配合實現了工件的夾持,以及工件夾持位置的調整,但是,上述專利中利用了多個氣缸、電機等驅動設備實現了夾持目的,不僅提高了設備成本,還增大了夾具的體積,進而限制了機床中刀頭的運動范圍,故此,我們提出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7]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包括安裝塊,所述安裝塊前端和后端均安裝有側板,兩個所述側板相互遠離的一端均安裝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開有若干個通孔,兩個所述側板之間共同安裝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端安裝有液壓缸,所述安裝塊上端設置有兩個活動板,兩個所述活動板以液壓缸為中心呈左右對稱分布,所述安裝塊內部設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兩個活動板均傳動連接,所述液壓缸輸出端貫穿安裝板并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安裝塊上端設置有兩個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分別位于兩個活動板外側。
[0008]優選的,所述側板上端開有兩組螺孔,兩組所述螺孔呈左右對稱分布,每組所述螺孔均設置有若干個,且若干個所述螺孔呈線性陣列分布,所述安裝塊上端中部開有安裝槽,所述螺孔與緊固螺栓相匹配。
[0009]優選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豎向驅動塊,所述豎向驅動塊上端與液壓缸輸出端固
定連接,所述豎向驅動塊呈等腰梯形結構,所述豎向驅動塊左、右端斜面均滑動連接有橫向驅動塊,所述橫向驅動塊呈直角三角形結構,所述橫向驅動塊上端安裝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上端安裝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通過螺栓與活動板固定連接,初始狀態時,豎向驅動塊上端面和橫向驅動塊的上端面齊平,移動塊與安裝板緊密接觸,此時同側的活動板與固定板之間的距離最大,便于放置工件;最終狀態,豎向驅動塊在液壓缸驅動下向上移動直至其上端面與安裝板下端面接觸,此時,兩個橫向驅動塊均沿著橫向限位槽,并朝遠離豎向驅動塊方向運動,直至移動塊與安裝槽側壁接觸,此時,同側的活動板與固定板之間的距離最短。
[0010]優選的,所述側板靠近安裝塊的一端開有豎向限位槽和橫向限位槽,所述橫向限位槽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橫向限位槽以豎向限位槽為中心呈左右對稱分布。
[0011]優選的,所述豎向驅動塊前端和后端均安裝有豎向限位塊,所述豎向限位塊與豎向限位槽滑動連接,所述橫向驅動塊前端和后端均安裝有橫向限位塊,所述橫向限位塊與橫向限位槽滑動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固定板下部設置有緊固螺栓,所述緊固螺栓與螺孔螺紋連接,所述固定板內側面安裝有防滑墊,通過防滑墊增大固定板與工件之間的摩擦系數,提高夾持穩定性。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通過設置液壓缸配合驅動機構實現了活動板的橫向移動,再通過活動板和固定板實現了工件的夾持固定,使用時,首先將工件放置在固定板和活動板之間,然后啟動液壓缸,液壓缸輸出端收縮并帶動豎向驅動塊上升,豎向驅動塊沿著豎向限位槽向上移動,同時,豎向驅動塊帶動兩個橫向驅動塊做同步遠離運動,橫向驅動塊通過移動塊和連接座帶動活動板做靠近固定板方向的運動,直至活動板和固定板均與工件牢牢接觸,完成了工件的夾持目的,且最多可對兩個工件進行同步夾持,提高了夾持數量,整個夾具只有液壓缸一個動力源設備,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廣應用;
[0015]2、活動板和連接座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固定板和側板之間通過緊固螺栓固定連接,即固定板和活動板均可以拆卸更換,便于根據工件實際外形更換不同形狀的活動板或固定板,提高了實用性,通過設置多組螺孔便于調整固定板的位置,即調整了固定板和活動板之間的距離,便于根據工件的實際尺寸調整,進一步提高了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的驅動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的側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技術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的驅動機構的細節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技術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的固定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安裝塊;2、側板;3、底板;4、通孔;5、安裝板;6、固定板;7、活動板;8、驅動機構;9、液壓缸;11、螺孔;12、安裝槽;21、豎向限位槽;22、橫向限位槽;31、豎向驅動塊;32、橫向驅動塊;33、移動塊;34、連接座;41、豎向限位塊;42、橫向限位塊;51、緊固螺栓;52、防滑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0023]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前端”、“后端”、“兩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4]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連接”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包括安裝塊(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塊(1)前端和后端均安裝有側板(2),兩個所述側板(2)相互遠離的一端均安裝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端開有若干個通孔(4),兩個所述側板(2)之間共同安裝有安裝板(5),所述安裝板(5)上端安裝有液壓缸(9),所述安裝塊(1)上端設置有兩個活動板(7),兩個所述活動板(7)以液壓缸(9)為中心呈左右對稱分布,所述安裝塊(1)內部設置有驅動機構(8),所述驅動機構(8)與兩個活動板(7)均傳動連接,所述液壓缸(9)輸出端貫穿安裝板(5)并與驅動機構(8)傳動連接,所述安裝塊(1)上端設置有兩個固定板(6),兩個所述固定板(6)分別位于兩個活動板(7)外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2)上端開有兩組螺孔(11),兩組所述螺孔(11)呈左右對稱分布,每組所述螺孔(11)均設置有若干個,且若干個所述螺孔(11)呈線性陣列分布,所述安裝塊(1)上端中部開有安裝槽(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數控加工機床自動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8)包括豎向驅動塊(31),所述豎向驅動塊(31)上端與液壓缸(9)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冬冬,王國棟,崔沛,蔣曉,曹生亮,
申請(專利權)人: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