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包括工作臺本體,工作臺本體頂面依次開設有接料槽、壓制槽和修剪槽,所述工作臺本體一側安裝有用于接線端子上料的傳送帶本體,傳送帶本體輸出端與接料槽之間連接有導料盤,所述工作臺本體前后端均設有支座,支座上側均滑動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兩側均焊接有U形架,兩個所述U形架上側滑動限位安裝有定位塊,所述支座頂面一側還通過螺釘固定有電動伸縮桿。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合理,裝置運行平穩,在工作時設備能實現接線端子的自動上料、壓制、連續換位、去毛刺和卸料作業,從而大大提高了接線端子制備效率的同時,還很好的避免了設備故障造成工人傷害現象的發生?,F象的發生。現象的發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接線端子生產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
技術介紹
[0002]電容器接線端子是為了方便導線的連接而應用的,它其實就是一段封在絕緣塑料里面的金屬導管,為便于導線的連接常需要對金屬導管壓制成型,這就要用到接線端子的壓制生產設備。
[0003]現有的設備多通過壓鑄設備直接壓鑄,壓鑄后在轉運實現修毛刺,現有的也存在壓鑄和去毛刺一體設備,其采用原料換位或模具換位的方式進行操作,在此過程中常需要借助設備進行輔助上下料和調位,其一設備在運行時候不斷停機調整影響加工的時效,其二調節時候設備萬一運行還會造成工人傷害,這就難以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所以研究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耗費人力且易造成造成工人傷害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包括工作臺本體,工作臺本體頂面依次開設有接料槽、壓制槽和修剪槽,所述工作臺本體一側安裝有用于接線端子上料的傳送帶本體,傳送帶本體輸出端與接料槽之間連接有導料盤,所述工作臺本體前后端均設有支座,支座上側均滑動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兩側均焊接有U形架,兩個所述U形架上側滑動限位安裝有定位塊,所述支座頂面一側還通過螺釘固定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輸出端與其相鄰所述U形架側壁通過螺釘固接,所述支撐板上側設有安裝板,安裝板上側均滑動連接有主動頂塊,所述導料盤底面還固定有與主動頂塊相吻合的被動頂塊,定位塊背離工作臺本體一側設有卡座,卡座靠近定位塊一側固定有爪手,爪手從定位塊中穿出,所述支座背離工作臺本體一側均安裝有用于推動卡座和主動頂塊間歇移動的推動組件,所述工作臺本體另一側還設有收集皿,工作臺本體上側安裝有用于接線端子加工的壓制剪切組件,,壓制剪切模具包括模具底板,模具底板底面兩側分別固定有壓制模具和修剪模具,壓制模具和修剪模具分別置于壓制槽和修剪槽正上方位置。
[0007]優選的,所述傳送帶本體的帶面上均勻固定有分隔條,分隔條將傳送帶本體分隔成多個上料室,上料室前后側均固定有校位塊,傳送帶本體靠近進料一端外側還架設固定有安裝架,安裝架外頂面前后側均通過螺釘固定有氣缸一,氣缸一輸出端固定有安裝皿,安裝皿前后側內壁轉動安裝有擋輥,所述校位塊均由傳送帶本體外側向傳送帶本體豎直中心朝下傾斜設置。
[0008]優選的,所述推動組件包括驅動箱,驅動箱上下側設有兩個同步轉動的輸出端并
固定有驅動桿,驅動桿兩側均固定有連桿一,連桿一后側均鉸接有連桿二,連桿二后側端部均轉動連接有鉸接座,上下側所述鉸接座分別滑動連接在卡座和主動頂塊側壁上,所述驅動桿兩側均設有兩個連桿一,且連桿二均轉動安裝在兩個連桿一內側,上下側所述連桿一和連桿二安裝方向一致。
[0009]優選的,所述壓制剪切組件包括架設安裝在工作臺本體上側的工作架,工作架外頂面通過螺釘固定有氣缸二,氣缸二輸出端通過螺釘固定有壓制剪切模具。
[0010]優選的,所述接料槽、壓制槽和修剪槽的豎直中心距離一致,且爪手均設有三個并均勻分布在卡座側壁上,且爪手與接料槽、壓制槽和修剪槽處于同一豎直中心面上。
[0011]優選的,所述定位塊在兩個所述U形架可向上移動一定的距離,且主動頂塊移動后可將定位塊頂起,所述主動頂塊和被動頂塊之間通過設置斜面實現推動定位塊向上移動,且主動頂塊的初始安裝位置與被動頂塊之間留有空隙。
[0012]優選的,所述導料盤固定在工作臺本體頂面上,且導料盤內底面向下傾斜設置,導料盤出料端與接料槽一端貼合,所述安裝板前后側分別固定在工作臺本體和推動組件側壁上。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專利技術設計合理,裝置運行平穩,在工作時設備能實現接線端子的自動上料、壓制、連續換位、去毛刺和卸料作業,從而大大提高了接線端子制備效率的同時,還很好的避免了設備故障造成工人傷害現象的發生;
[0015]2、本專利技術在加工時,將接線端子置于傳送帶本體的上料室內,在接線端子放置時,此時氣缸一帶動擋輥下移使累放的接線端子原料平鋪,從而確保單個上料室內只存放單個接線端子,接線端子送料時受前后側兩個校位塊實現微調,進而很好的保證了接線端子自動上料的精準性,為后續接線端子的高質量穩定加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0016]3、本專利技術在接線端子原料轉運至接料槽內,此時爪手移動將其抓起,接線端子抓起后被動頂塊將主動頂塊頂起,此時接線端子移動至工作臺本體上側,與此同時電動伸縮桿帶動U形架移動實現接線端子在接料槽、壓制槽和修剪槽不斷轉移,接線端子轉移后,此時壓制剪切模具完成接線端子的連續加工作業;
[0017]4、本專利技術在工作時驅動箱帶動兩個驅動桿同步轉動,此時驅動桿帶動連桿一旋轉,連桿一轉動能帶動連桿二在移動角度內擺動,從而拉動卡座和主動頂塊有規律來回移動,進而完成爪手對接線端子原料的插定卸料和主動頂塊對定位塊間歇頂起作業,著整個過程同步聯動性好,為設備的穩定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局部俯視圖;
[0020]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局部側視圖;
[0021]圖4為本專利技術圖3中A處放大圖;
[0022]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推動組件的側視圖;
[0023]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推動組件的俯視圖;
[0024]圖7為本專利技術中壓制剪切模具的平面圖。
[0025]圖中:工作臺本體1、接料槽2、壓制槽3、修剪槽4、傳送帶本體5、導料盤6、支座7、支撐板8、U形架9、定位塊10、電動伸縮桿11、安裝板12、主動頂塊13、被動頂塊14、卡座15、爪手16、推動組件17、收集皿18、分隔條19、校位塊20、安裝架21、氣缸一22、安裝皿23,、擋輥24、工作架25、氣缸二26、壓制剪切模具27、剪切模具27、模具底板271、壓制模具272、修剪模具273、驅動箱171、驅動桿172、連桿一173、連桿二174、鉸接座175。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7]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28]實施例一
[0029]參照圖1
?
4,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包括工作臺本體1,工作臺本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包括工作臺本體(1),工作臺本體(1)頂面依次開設有接料槽(2)、壓制槽(3)和修剪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本體(1)一側安裝有用于接線端子上料的傳送帶本體(5),傳送帶本體(5)輸出端與接料槽(2)之間連接有導料盤(6);所述工作臺本體(1)前后端均設有支座(7),支座(7)上側均滑動連接有支撐板(8),支撐板(8)兩側均焊接有U形架(9),兩個所述U形架(9)上側滑動限位安裝有定位塊(10),所述支座(7)頂面一側還通過螺釘固定有電動伸縮桿(11),電動伸縮桿(11)輸出端與其相鄰所述U形架(9)側壁通過螺釘固接,所述支撐板(8)上側設有安裝板(12),安裝板(12)上側均滑動連接有主動頂塊(13),所述導料盤(6)底面還固定有與主動頂塊(13)相吻合的被動頂塊(14),定位塊(10)背離工作臺本體(1)一側設有卡座(15),卡座(15)靠近定位塊(10)一側固定有爪手(16),爪手(16)從定位塊(10)中穿出;所述支座(7)背離工作臺本體(1)一側均安裝有用于推動卡座(15)和主動頂塊(13)間歇移動的推動組件(17),所述工作臺本體(1)另一側還設有收集皿(18),工作臺本體(1)上側安裝有用于接線端子加工的壓制剪切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本體(5)的帶面上均勻固定有分隔條(19),分隔條(19)將傳送帶本體(5)分隔成多個上料室,上料室前后側均固定有校位塊(20),傳送帶本體(5)靠近進料一端外側還架設固定有安裝架(21),安裝架(21)外頂面前后側均通過螺釘固定有氣缸一(22),氣缸一(22)輸出端固定有安裝皿(23),安裝皿(23)前后側內壁轉動安裝有擋輥(2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校位塊(20)均由傳送帶本體(5)外側向傳送帶本體(5)豎直中心朝下傾斜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容器接線端子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組件(1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聰龍,朱英文,戴玲,韓必芳,
申請(專利權)人:銅陵市科峰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