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產十二種骨料的砂石加工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人工砂石
,具體涉及一種生產十二種骨料的砂石加工方法。
技術介紹
[0002]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隨著建筑工程量的迅速擴大,優質的建筑用天然骨料資源逐漸枯竭。大江大河中亂采亂挖屢禁不止,對河道的正常航運及安全生產隱藏著嚴重的危機,因此,目前國內大多數工程或建筑企業使用人工砂石骨料代替天然砂石骨料。
[0003]部分建筑、水利、公路、鐵路同一工程中需要砂石骨料種類多達十余種。比如某水利工程,同時需要生產墊層料(0~80mm)、墊層小區料(0~40mm)、常規混凝土骨料(40~80mm、20~40mm、5~20mm、5~10mm、0~5mm五種骨料)、瀝青混凝土骨料(0~2.36mm、2.36~4.75mm、4.75~9.5mm、9.5~16mm、16~22.4mm五種骨料)等,所需骨料的種類各不相同,如何在同一砂石生產系統中同時生產這些種類的骨料,在砂石技術行業中基本上是空白的。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十二種骨料的砂石加工方法。該砂石加工方法中直接以礦山開采的礦石毛料為原料,通過三次破碎、兩次循環破碎和三次兩級篩分,同時得到十二種不同級配的骨料,提高了骨料生產效率和質量,滿足了工程需要,填補了現有技術在同一砂石生產系統中同時生產多種類骨料的空白。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生產十二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產十二種骨料的砂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砂石毛料運輸至毛料坑(1)中,經棒條給料機(2)輸送至粗碎反擊破(3)中進行第一次破碎,得到的第一次破碎物料輸送至半成品料堆(4)中,然后經半成品給料機(26)給料送入第一圓振動篩(5)中進行第一次篩分,得到粒徑范圍由大到小的三種級配骨料即第一篩分骨料、第二篩分骨料和第三篩分骨料;步驟二、將步驟一中得到的第一篩分骨料送入中細碎反擊破(6)中進行第二次破碎,得到的第二次破碎物料送入第一圓振動篩(5)中參與第一次篩分形成閉路循環,將步驟一中得到的第二篩分骨料中的一部分收集至第一成品料倉(14)中,一部分與第三篩分骨料中的一部分摻雜后收集至第二成品料倉(15)中,其余部分返回至細碎反擊破(6)中參與第二破碎,同時,將第三篩分骨料中的一部分收集至第三成品料倉(16)中,其余部分輸送至收料裝置(7)中;步驟三、將步驟二中輸送至收料裝置(7)中的第三篩分骨料經混合料給料機(27)給料送入立軸破(8)中進行第三次破碎,得到第三次破碎物料;步驟四、將部分步驟三中得到的第三次破碎物料送入第二圓振動篩(9)中進行第二次篩分,得到粒徑范圍由大到小的四種級配骨料即第四篩分骨料、第五篩分骨料、第六篩分骨料和第七篩分骨料,然后將第四篩分骨料中的一部分輸送收集至第四成品料倉(17)中,其余部分輸送至收料裝置(7)中參與第三次破碎形成閉路循環,將第五篩分骨料輸送至第四圓振動篩(11)中進行第三次篩分,得到粒徑范圍由大到小的兩種級配骨料即第八篩分骨料和第九篩分骨料,將第九篩分骨料中的一部分輸送收集至第五成品料倉(18)中,其余部分與第八篩分骨料摻雜后收集至第六成品料倉(19)中,同時將第六篩分骨料與第七篩分骨料輸送至洗沙脫水裝置(12)中進行曬洗和脫水,再輸送收集至第七成品料倉(20)中;步驟五、將其余步驟三中得到的第三次破碎物料送入第三圓振動篩(10)中進行第三次篩分,得到粒徑范圍由大到小的四種級配骨料即第十篩分骨料、第十一篩分骨料、第十二篩分骨料和第十三篩分骨料,然后將第十篩分骨料輸送至收料裝置(7)中參與第三次破碎形成閉路循環,將第十一篩分骨料經膠帶機輸送至第五圓振動篩(13)中進行第五次篩分,得到粒徑范圍由大到小的三種級配骨料即第十四篩分骨料、第十五篩分骨料和第十六篩分骨料,將第十四篩分骨料輸送收集至第十二成品料倉(25)中,將第十五篩分骨料輸送收集至第十一成品料倉(24)中,將第十六篩分骨料輸送收集至第十成品料倉(23)中,同時將第十二篩分骨料輸送收集至第九成品料倉(22)中,將第十三篩分骨料輸送收集至第八成品料倉(21)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十二種骨料的砂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砂石毛料為粒徑小于800mm的塊石,第一次破碎物料的粒徑小于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國慶,牟進國,林瑩,楊延召,李冬科,韓小剛,劉洋,袁杰,吳哲,熊正林,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