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聚乙烯薄膜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及其制備方法,使用高壓聚乙烯、線型聚乙烯、茂金屬聚乙烯、開口劑、碳納米管接枝抗靜電劑和抗氧劑為抗靜電熱封層的原料,線型聚乙烯、茂金屬聚乙烯、偶聯劑為芯層的原料,高壓聚乙烯、線型聚乙烯、增稠劑為電暈層的原料,通過三層共擠吹膜制成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引入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聚乙烯間具有剛好的相容性,有效避免了小分子抗靜電劑存在遷移析出、耐久性差的問題,提高了碳納米管的分散性,同時還提高了基體的力學性能,具有優良的抗靜電性能,且力學性能優良,薄膜的熱封強度高。膜的熱封強度高。膜的熱封強度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聚乙烯薄膜
,具體為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聚乙烯(PE)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和穩定性,在包裝、薄膜、電線電纜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包裝領域,聚乙烯由于價格、性能等綜合原因,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其用量占據通用塑料包裝材料之首。聚乙烯的非極性以及惰性等特點使它與其他材料的相容性較差,同時共價鍵構成的分子鏈,既不能電離,也難傳遞自由電子,容易累積靜電,且難以消除。聚乙烯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靜電,給包裝膜的加工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尤其是作為粉末類產品的包裝膜時,粉末類產品和聚乙烯包裝膜間摩擦產生電荷,包裝膜和粉體發生粘連,同時粉末類產品的自重輕、顆粒細,使用聚乙烯膜作為包裝膜進行高速自動包裝時,容易通過靜電吸引作用,導致封口不嚴,造成漏氣、漏粉等問題,浪費包裝膜和物料。
[0003]中國專利CN103042796B公開了一種抗靜電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備方法,由抗靜電層、中間層和電暈層通過共擠工藝吹膜生產而成,其中抗靜電層通過低密度聚乙烯、線型低密度聚乙烯、納米級SiO2、相容劑、偶聯劑和抗氧化劑組成,中間層為低密度聚乙烯,電暈層為低密度聚乙烯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聚烯烴中接枝納米級二氧化硅制備了新型抗靜電聚乙烯薄膜,提高了薄膜的表面的比表面積和整體的抗靜電性能,但是只加入納米級二氧化硅得到的抗靜電聚乙烯薄膜的抗靜電性能較差,且分散性較差,對薄膜的力學性能有一定的影響。
[0004]因此,開發出一種力學性能優異、且具有優良抗靜電性能的聚乙烯薄膜十分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PE薄膜在包裝粉末類產品容易產生靜電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由三層共擠復合結構組成,從內到外依次為抗靜電熱封層、芯層、電暈層;所述抗靜電熱封層、芯層、電暈層的層間厚度比為40%:30%:30%;所述抗靜電熱封層的原料按質量份數的組成為:高壓聚乙烯45
?
65份、線型聚乙烯24
?
35份、茂金屬聚乙烯12
?
20份、開口劑2
?
3份、碳納米管接枝抗靜電劑3
?
7份、抗氧劑0.1
?
0.3份;所述芯層的原料按質量份數的組成為:線型聚乙烯32
?
45份、茂金屬聚乙烯15
?
25份、偶聯劑1
?
2份;所述電暈層的原料按質量份數的組成為:高壓聚乙烯55
?
68份、線型聚乙烯30
?
40份、增稠劑0.5
?
1份。
[0007]優選地,述開口劑包括油酸酰胺。
[0008]優選地,所述抗氧劑包括酚類抗氧劑、亞磷酸酯類抗氧劑中的一種。
[0009]進一步地,所述酚類抗氧劑為抗氧劑1010。
[0010]優選地,所述偶聯劑包括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鋁酸酯偶聯劑中的一種。
[0011]進一步地,所述硅烷偶聯劑包括乙烯基硅烷偶聯劑。
[0012]優選地,所述增稠劑包括甲基羥乙基纖維素。
[0013]優選地,所述碳納米管接枝抗靜電劑包括以下步驟制備而成:步驟(1)將無水乙醇、碳納米管、γ
?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攪拌混合均勻,加熱發生反應,反應結束后,冷卻,抽濾,濾渣使用乙醇洗滌,在60℃真空干燥8h,得到烯基改性碳納米管;步驟(2)將烯基改性碳納米管超聲分散到去離子水中,分散均勻后,加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攪拌混合后,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為5,再加入引發劑,發生反應,反應結束后,抽濾,使用無水乙醇洗滌,在70℃干燥12h,得到碳納米管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步驟(3)將碳納米管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超聲分散到異丙醇中,混合均勻后,加入長鏈氯代烷烴,發生反應,反應結束后,旋蒸,重結晶,在55℃真空干燥6h,得到碳納米管接枝抗靜電劑。
[0014]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無水乙醇3200
?
4000份、碳納米管100份、γ
?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75
?
105份。
[0015]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反應的溫度為60
?
70℃,反應的時間為10
?
15h。
[0016]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去離子水2400
?
3000份、烯基改性碳納米管25
?
4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00份、引發劑2
?
5份。
[0017]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反應的溫度為55
?
60℃,反應的時間為4
?
6h。
[0018]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引發劑包括過氧化苯甲酰、過硫酸銨中的一種。
[0019]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碳納米管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100份、異丙醇6200
?
8000份、長鏈氯代烷烴210
?
300份。
[0020]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長鏈氯代烷烴包括氯代十二烷、氯代十四烷、氯代十六烷中的一種。
[0021]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反應的溫度為60
?
70℃,反應的時間為4
?
6h。
[0022]優選地,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按照抗靜電熱封層、芯層、電暈層各原料的質量份數進行稱重,在混料機中混合均勻,再進行干燥處理;步驟二、將抗靜電熱封層、芯層、電暈層的原料分別通過擠出機加熱熔融,通過三層共擠吹膜擠出制得薄膜成品,冷卻成形后的薄膜成品經過牽引、割邊、卷曲,得到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
[0023]優選地,所述步驟二中抗靜電熱封層的熔融溫度為125
?
135℃、芯層的熔融溫度為145
?
155℃、電暈層的熔融溫度為135
?
145℃。
[0024]優選地,所述步驟二中三層共擠吹膜擠出溫度為170
?
190℃,吹膜過程中吹脹比為2
?
2.4,牽引比為4.5
?
5.5。
[0025]本專利技術中使用高壓聚乙烯、線型聚乙烯、茂金屬聚乙烯、開口劑、碳納米管接枝抗靜電劑和抗氧劑作為抗靜電熱封層的原料,線型聚乙烯、茂金屬聚乙烯、偶聯劑作為芯層的
原料,高壓聚乙烯、線型聚乙烯、增稠劑作為電暈層的原料,再通過三層共擠吹膜將抗靜電熱封層、芯層、電暈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三層共擠復合結構組成,從內到外依次為抗靜電熱封層、芯層、電暈層;所述抗靜電熱封層的原料按質量份數的組成為:高壓聚乙烯45
?
65份、線型聚乙烯24
?
35份、茂金屬聚乙烯12
?
20份、開口劑2
?
3份、碳納米管接枝抗靜電劑3
?
7份、抗氧劑0.1
?
0.3份;所述芯層的原料按質量份數的組成為:線型聚乙烯32
?
45份、茂金屬聚乙烯15
?
25份、偶聯劑1
?
2份;所述電暈層的原料按質量份數的組成為:高壓聚乙烯55
?
68份、線型聚乙烯30
?
40份、增稠劑0.5
?
1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劑包括油酸酰胺。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劑包括酚類抗氧劑、亞磷酸酯類抗氧劑中的一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聯劑包括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鋁酸酯偶聯劑中的一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劑包括甲基羥乙基纖維素。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粉末類產品包裝的抗靜電PE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接枝抗靜電劑包括以下步驟制備而成:步驟(1)將無水乙醇、碳納米管、γ
?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攪拌混合均勻,加熱發生反應,反應結束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懷釗,
申請(專利權)人:汕頭市精塑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