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4019600 閱讀:4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包括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所述的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設置在一個過渡風道上,左出風道及右出風道的出風口處分別設有風口蓋板,在過渡風道內設有導風通道,導風通道由上導風壁和下導風壁組成,上導風壁位于過渡風道內的中間位置,上導風壁里端與下導風壁里端相對形成進風開口,上導風壁外端和下導風壁外端分別與右出風口的側壁連接為一體。通過在風道的內部增加導風通道,調節流量分配,使氣流分布均勻,出口處的渦流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乘員艙的舒適性和客戶滿意度。(*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車輛空調系統中的風道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置于車體內部的 將空調出風導入車體內部的過渡風道。
    技術介紹
    空調風道作為空調主機與乘員艙的連接部件,其內部的流場分布以及各出口的流 量分配,將直接影響乘員艙舒適性,合理的空調風道結構對乘員艙舒適性和客戶滿意度都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附圖2所示為現有的汽車空調風道結構7,它包括左出風道71、右出風 道72以及進風口 73,風道結構簡單,但實際上由于右出風道位于風道側面,在使用時,汽車 空調的風從進風口進入后,風順著風道直至從左出風道流出,僅有少量風會從風道側面的 右出風口流出,兩出風口的流量分配相差較大,且在出口處造成大尺度漩渦,影響乘員艙的 舒適性,使用效果不理想。公告號為CN 2892537Y的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雙區空調風 道結構,它包括風道,其特點是該風道分左、右風道,左、右風道相互平行,左、右風道與空調 裝置連接處各有一扇漏風門板,當該風道工作時,汽車空調的風從漏風門板上的樓風口進 入左、右風道,風經左、右風道側出風口向汽車左、右車廂送風,該技術改善了汽車兩側 車窗除霧、除霜性能,但是其出風口流量分配不均恒的問題依然存在,出口處存在大尺度漩 渦沒有得到改善,沒有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出風口流量分配不均恒以及出口處存在大尺 度漩渦的技術缺陷,提供了 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包 括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所述的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設置在一個過渡風道 上,左出風道及右出風道的出風口處分別設有風口蓋板,在過渡風道內設有導風通道,導風 通道由上導風壁和下導風壁組成,上導風壁位于過渡風道內的中間位置,上導風壁的一端 和下導風壁的一端分別與右出風口的側壁連接為一體,上導風壁的另一端與下導風壁的另 一端相對形成進風開口。導風通道能夠調節分配流量,汽車空調的風從進風口進入后,風順 著風道到達導風通道位置,一部分順著導風通道直至右出風口,另一部分繼續順著風道從 左出風道流出,兩出風口的流量均勻,另一方面氣流均勻分布使出口處的渦流得到改善,提 高了乘員舒適感。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方案,其特征是上導風壁和下導風壁在里端開口處為凹 向一致的弧形,為風流導向,均勻分配風量。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優選方案,其特征是過渡風道的轉角處均由圓角過渡,使風 流通過勻緩,改善渦流現象。因此,本技術使各個出口處的流量分配合理,出口處的渦流得到有效改善,大 大提高了乘員艙的舒適性和客戶滿意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常用汽車空調風道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所示,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包括左出風道1、右出風道2和進風道3, 所述的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設置在一個過渡風道5上,過渡風道的轉角處均由圓 角過渡,左出風道及右出風道的出風口處分別設有風口蓋板6,在過渡風道內設有導風通道 4,導風通道由上導風壁41和下導風壁42組成,上導風壁位于過渡風道內的中間位置,上導 風壁里端與下導風壁里端相對形成進風開口,上導風壁和下導風壁在里端開口處為凹向一 致的弧形,上導風壁外端和下導風壁外端分別與右出風口的側壁連接為一體。進風通過進 風道進入后,在導風通道處進行分配,一部分直接進入右出風口排出,另一部分仍留在過渡 風道內最后進入左出風口排出。本技術通過在風道內設立導風通道,合理分配各個出口處的流量,調節流量 分配,使氣流分布均勻,出口處的渦流得到有效改善,大大提高了乘員艙的舒適性和客戶滿思度。權利要求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包括左出風道(1)、右出風道(2)和進風道(3),所述的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設置在一個過渡風道(5)上,左出風道及右出風道的出風口處分別設有風口蓋板(6),其特征在于,在過渡風道內設有導風通道(4),導風通道由上導風壁(41)和下導風壁(42)組成,上導風壁位于過渡風道內的中間位置,上導風壁的一端和下導風壁的一端分別與右出風口的側壁連接為一體,上導風壁另一端與下導風壁另一端相對形成進風開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導風壁和下導風 壁在里端開口處為凹向一致的弧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過渡風道的轉 角處均由圓角過渡。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包括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所述的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設置在一個過渡風道上,左出風道及右出風道的出風口處分別設有風口蓋板,在過渡風道內設有導風通道,導風通道由上導風壁和下導風壁組成,上導風壁位于過渡風道內的中間位置,上導風壁里端與下導風壁里端相對形成進風開口,上導風壁外端和下導風壁外端分別與右出風口的側壁連接為一體。通過在風道的內部增加導風通道,調節流量分配,使氣流分布均勻,出口處的渦流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乘員艙的舒適性和客戶滿意度。文檔編號B60H1/26GK201703225SQ201020198698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1日專利技術者張兆奎, 朱貞英, 李書福, 楊健, 詹佳, 趙福全, 門永新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空調風道結構,包括左出風道(1)、右出風道(2)和進風道(3),所述的左出風道、右出風道和進風道設置在一個過渡風道(5)上,左出風道及右出風道的出風口處分別設有風口蓋板(6),其特征在于,在過渡風道內設有導風通道(4),導風通道由上導風壁(41)和下導風壁(42)組成,上導風壁位于過渡風道內的中間位置,上導風壁的一端和下導風壁的一端分別與右出風口的側壁連接為一體,上導風壁另一端與下導風壁另一端相對形成進風開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詹佳門永新朱貞英張兆奎李書福楊健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