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主軸電機,尤其涉及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1、電動機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設備,在持續運行中,很容易出現過熱現象。電機的溫度不斷升高之后,電機內部的電阻也會增加,這個時候電動機的效率和出力就會急劇下降,因此在電動機運動過程中需要進行散熱冷卻。
2、現常用主軸電機冷卻方法是在電機機殼的上設置散熱翅,來增加電機的散熱面積,由于異步電動機在電能量轉換為機械能量的過程中熱量產生較多,導致簡單的散熱翅難以應對電機產生的熱量,散熱效果較差。后也有一部分電機采用冷卻液散熱,但是這種散熱方式的冷卻液的輸出流量恒定,無法根據電機的溫度或者裝置進行調整,從而影響了散熱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散熱效果理想的機床主軸電機及其控制方法。
2、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包括:
3、外殼體,外殼體的一端帶有安裝孔、另一端呈封閉狀;并在外殼體內形成環繞安裝孔的冷卻流道;
4、定子組件,定子組件插設在外殼體體內側;
5、轉子組件,轉子組件活動插設在定子組件內側;
6、電機端蓋,在外殼體的安裝孔外側覆有電機端蓋;
7、外冷卻循環機構,外冷卻循環機構與冷卻流道連接。
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冷卻通道包括:
9、內冷卻通道,內冷卻通道環繞安裝孔;
10、外冷卻通道,外冷卻通道位于內冷卻通
11、內冷卻通道包括:
12、內冷卻進端,從外殼體的一端延伸入外殼體內;
13、弧形階梯部,弧形階梯部的一端與內冷卻進端連接,且弧形階梯部環繞安裝孔;
14、內冷卻出端,內冷卻出端與弧形階梯部的另一端連接,且從外殼體的另一端延伸出;
15、其中外殼體內設置有兩個內冷卻通道及兩個外冷卻通道。
1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弧形階梯部包括:
17、弧形承接部,若干弧形承接部間距分布;
18、階梯連接部,相鄰的弧形承接部通過階梯連接部首尾相連;
19、其中兩個內冷卻通道中的弧形階梯部呈交替分布,且兩個內冷卻通道的內冷卻進端分別設置在外殼體的兩側端面上,且同一個內冷卻通道中內冷卻出端與內冷卻進端分別設置在外殼體的兩側端面上。其中弧形承接部的弧形角度及兩個內冷卻通道中相鄰的弧形承接部及階梯連接部的間距可根據不同型號的外殼體調節。
2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弧形階梯部包括:
21、半階梯部,兩個半階梯部互為對稱得設置在外殼體內的兩側;
22、半階梯部包括:
23、半弧形部,若干半弧形部間距分布;
24、階梯承接部,相鄰的半弧形部通過階梯承接部首尾相連;
25、其中兩個半階梯部的末端連接,而兩個內冷卻通道中的半階梯部呈交替分布,且內冷卻進端與外冷卻進端分別與半階梯部的兩端連接;兩個內冷卻通道中的內冷卻進端及內冷卻出端均設置在外殼體的同一側端面上。且半弧形部的弧心角度及兩個內冷卻通道中相鄰的兩個板弧形部及相鄰的兩個階梯承接部的間距均可根據不同的型號的外殼體進行調整。
2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外冷卻通道包括:
27、外冷卻進孔道,外冷卻進孔道設置在外殼體的一端;
28、外冷卻出孔道,外冷卻出孔道設置在外殼體的一端;
29、其中兩個外冷卻通道中的外冷卻孔道分別設置在外殼體同一端的兩側;而一個外冷卻通道與一個內冷卻通道為一組,同一組內的外冷卻通道中的外冷卻進孔道與內冷卻通道中的內冷卻進端通過一個冷卻進接頭連接;并在外殼體外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若干等距設置的安置槽,且每個安置槽上均設置有一個接觸翅板。
3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安置槽呈內窄外寬的階梯狀,接觸翅板包括:
31、外板體,外板體與安置槽相適配并固定在安置槽上;
32、內承接腔室,在外板體內設置有扁平狀并沿外板體延伸的內承接腔室,且內承接腔室內設置有若干冷卻筋;
33、承接進口,在外板體靠安置槽底部的一側設置有承接進口;
34、承接出口,在外板體靠安置槽底部的一側設置有承接出口,且承接進口與承接出口互為上下對稱設置;
35、單向閥組件,在承接進口與承接出口上均設置有單向閥組件;
36、其中承接進口向外殼體內延伸并與外冷卻進孔道連通,承接出口向外殼體內延伸并與外冷卻出孔道連通。
3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冷卻進接頭包括:
38、接頭主體,接頭主體內形成有內直線延伸的主通道;
39、分支管體,在分支管體一體成形在接頭本體的一側,且分支管體內形成有側通道;
40、注入孔,在接頭本體的一端設置有與主通道一端連通的注入孔;
41、主出孔,在接頭本體的另一端設置有與主通道另一端連通的主出孔;
42、側出孔,在分支管體的端面向內設置有與側通道連通的側出孔;
43、承接通道,在柱通道的下部形成有直徑大于主出孔的承接通道,且承接通道與側通道及主通道連通;
44、分流組件,在主通道內設置有分流組件,分流組件用于控制注入孔連通主出孔或主出孔及側出孔。
4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分流組件包括:
46、外定位套筒,在主通道與承接通道連接的一側上形成有定位沿,并在主通道內設置有外定位套筒,且外定位套筒內形成有支撐槽;
47、內分流管,在內定位套筒內滑動設置有內分流管,且內分流管靠注入孔的一側上形成有與支撐槽限位配合的支撐沿,內分流管上同軸設置有導流孔,且內分流管遠離支撐沿的一端與主出孔滑動配合;
48、支撐彈簧,在支撐槽下部與支撐沿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
49、分流孔,在內分流管外壁設置有若干與導流孔連通的分流孔,且分流孔位于外定位套筒內;
50、穩流孔,在內分流管外壁上設置有若干連通導流孔與支撐槽的穩流孔;
51、接觸頸部,在導流孔內形成有孔徑收縮的接觸頸部。
52、其中內分流管在內定位套筒內滑動的過程中分流孔會延伸出外定位套筒并與側通道連接。
5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外冷卻循環機構包括:
54、冷卻水箱,冷卻水箱的上部設置有回水口,下部設置有出水口,冷卻水箱內部設置有上級冷卻器;
55、分水箱,在冷卻水箱的下部設置有兩個分水箱,分水口上部設置通過管道與出水口連通的孔道,且管道上設置有進水閥,且分水箱內設置有下級冷卻器及液位傳感器;
56、供水泵,兩個分水箱下部通過均管道連接有一個供水泵,且管道上設置有分供水閥;
57、主供水閥,兩個供水泵的出端均通過管道連著至同一個主供水閥上;
58、分水閥,在主供水閥的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通道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階梯部(3)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階梯部(3)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冷卻通道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置槽(7)呈內窄外寬的階梯狀,所述的接觸翅板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進接頭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冷卻循環機構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管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并帶有控制外冷卻循環機構的控制器,溫度傳感器將感應到的實時溫度W0反饋給控制器;且控制器內設置有三段溫度閾值,溫度閾值為一個范圍值,分別為W1、W2、W3,W1<W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通道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階梯部(3)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階梯部(3)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冷卻通道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機床主軸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置槽(7)呈內窄外寬的階梯狀,所述的接觸翅板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葉,鄒孟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金龍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