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硅片生產,具體為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
技術介紹
1、目前在半導體行業中,因為硅片很昂貴,且在工藝制造中對硅片表面機械顆粒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取送硅片時不僅需要取送裝置具有很高的穩定性,而且還要求具有很高的潔凈度。由于生產中,需要將硅片在各個工藝設備之間高速、精確、潔凈且絕對安全的反復傳送,因此需要高傳送效率、高穩定性的傳送裝置來完成。
2、其中公開(公告)號:cn109192687b,公開了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包括x軸驅動機構、z軸驅動機構、z軸旋轉驅動機構、兩套獨立的y軸驅動機構、第一手叉、第二手叉以及校正裝置,其中x軸驅動機構上安裝有z軸驅動機構,z軸驅動機構上安裝有z軸旋轉驅動機構,z軸旋轉驅動機構上安裝有兩套獨立的y軸驅動機構,兩套獨立的y軸驅動機構,分別用于驅動第一手叉和第二手叉做水平伸縮運動,校正裝置安裝在z軸驅動機構的殼體上。
3、在上述的方案中提出了傳輸硅片裝置,且通過x軸方向的距離輸送,但是如果傳輸路線較長,則x軸方向的傳輸效率不高,導致生產效率降低;而且,有時硅片加工的傳輸的路線需要改變,則會導致硅片的傳輸位置發生改變,上述的方案不能夠隨意的調整硅片傳輸的路線;另外,由于生產環境的污染會導致硅片的表面附著有雜質或者灰塵,如果直接進行傳輸加工,則會導致硅片的加工質量降低,從而影響后期對硅片的使用效果。為此,提出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
3、(二)技術方案
4、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包括底箱、傳輸架和傳輸帶,所述傳輸架位于底箱的上方,所述底箱的內部轉動設有向上引出的伸縮旋轉柱,所述伸縮旋轉柱的上端與傳輸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底箱的內部設有與伸縮旋轉柱連接的旋轉驅動機構;所述傳輸帶傳動設置于傳輸架的內部,所述傳輸架的一側固定設有吹風箱,且傳輸架的另一側固定設有吸風箱,所述傳輸架的頂部兩側均固定設有第一安裝座,兩個所述第一安裝座的側壁均固定設有第一氣缸,兩個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末端分別固定設有吹風板和吸風板,所述吹風板和吸風板均通過風管分別與吹風箱和吸風箱連接;所述傳輸架的尾部上端固定設有第二安裝座,所述第二安裝座的側壁固定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末端固定設有推料板,所述傳輸架的一側且與推料板的位置對應處設有缺口,且缺口處固定設有放料板。
5、優選的,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第三氣缸、齒條和齒輪,所述伸縮旋轉柱的下端固定設有轉軸,且轉軸的下端與底箱的底部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齒輪固定設置于轉軸的軸壁上,所述第三氣缸固定設置于底箱的內側壁上,所述第三氣缸的活塞桿末端與齒條固定連接,所述齒條與齒輪嚙合設置。
6、優選的,所述底箱的內側壁固定設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7、優選的,所述吹風箱的底部固定設有進風扇,所述吸風箱的底部固定設有出風扇,所述吸風箱的內部傾斜固定設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震動電機,所述吸風箱的側壁且位于過濾網朝下傾斜的一側設有取渣口,且取渣口的內部螺紋設有蓋頭。
8、優選的,所述風管的一端延伸至吸風箱的內部并固定設有布氣管,所述布氣管的管壁開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布氣孔,所述布氣管位于過濾網的上方。
9、優選的,所述伸縮旋轉柱包括下柱和上柱,所述下柱與上柱插接配合,所述下柱的下端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上柱的上端與傳輸架固定連接,所述下柱與上柱的連接處設有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
10、優選的,所述下柱的柱壁固定設有角度指針,所述底箱的頂部固定嵌設有角度刻度盤,所述角度指針與角度刻度盤位置對應設置。
11、優選的,所述放料板的表面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紅外線傳感器,且安裝槽的開口固定設有將紅外線傳感器擋住的透明玻璃罩,所述紅外線傳感器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12、優選的,所述底箱的兩側均固定設有安裝環,且底箱通過安裝環固定安裝于地面或者設備主體上。
13、(三)有益效果
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5、1、該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通過設有的傳輸架和傳輸帶,傳輸帶在傳輸架內部旋轉時,能夠將硅片進行遠距離的快速輸送,同時通過設置在底箱內部的旋轉驅動機構,旋轉驅動機構可帶動伸縮旋轉柱轉動,使得傳輸架和傳輸帶進行角度旋轉,從而能夠將傳輸帶表面的硅片進行多方位的輸送,使得硅片可傳輸至不同方位的加工工位,提高了輸送的效率。
16、2、該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通過設置在傳輸架上的吹風箱、吸風箱、第一氣缸、吹風板和吸風板,硅片在傳輸帶表面傳輸的過程中,使得硅片經過兩側的吹風板和吸風板,吹風箱的內部可向吹風板的內部吹入氣體,使得使得氣體吹向硅片的表面,從而能夠將硅片表面的雜質或者灰塵吹氣,同時吸風箱可使得吸風板的產生負壓,使得吹氣的氣體吸入至吸風箱的內部。
17、3、該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通過設有的第二氣缸、推料板和放料板,硅片輸送至傳輸帶的末端時,通過第二氣缸伸出,第二氣缸伸出帶動推料板移動,使得硅片移動至放置板的表面用于機械抓取加工。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包括底箱(1)、傳輸架(2)和傳輸帶(3),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架(2)位于底箱(1)的上方,所述底箱(1)的內部轉動設有向上引出的伸縮旋轉柱(4),所述伸縮旋轉柱(4)的上端與傳輸架(2)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底箱(1)的內部設有與伸縮旋轉柱(4)連接的旋轉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第三氣缸(15)、齒條(16)和齒輪(17),所述伸縮旋轉柱(4)的下端固定設有轉軸(18),且轉軸(18)的下端與底箱(1)的底部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齒輪(17)固定設置于轉軸(18)的軸壁上,所述第三氣缸(15)固定設置于底箱(1)的內側壁上,所述第三氣缸(15)的活塞桿末端與齒條(16)固定連接,所述齒條(16)與齒輪(17)嚙合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內側壁固定設有控制器(19),所述第一氣缸(8)、第二氣缸(12)和第三氣缸(15)均與控制器(19)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管的一端延伸至吸風箱(6)的內部并固定設有布氣管(25),所述布氣管(25)的管壁開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布氣孔(26),所述布氣管(25)位于過濾網(22)的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旋轉柱(4)包括下柱(27)和上柱(28),所述下柱(27)與上柱(28)插接配合,所述下柱(27)的下端與轉軸(18)固定連接,所述上柱(28)的上端與傳輸架(2)固定連接,所述下柱(27)與上柱(28)的連接處設有相互配合的螺栓(29)和螺母(3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27)的柱壁固定設有角度指針(31),所述底箱(1)的頂部固定嵌設有角度刻度盤(32),所述角度指針(31)與角度刻度盤(32)位置對應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板(14)的表面開設有安裝槽(33),所述安裝槽(33)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紅外線傳感器(34),且安裝槽(33)的開口固定設有將紅外線傳感器(34)擋住的透明玻璃罩(35),所述紅外線傳感器(34)與控制器(19)電性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兩側均固定設有安裝環(36),且底箱(1)通過安裝環(36)固定安裝于地面或者設備主體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包括底箱(1)、傳輸架(2)和傳輸帶(3),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架(2)位于底箱(1)的上方,所述底箱(1)的內部轉動設有向上引出的伸縮旋轉柱(4),所述伸縮旋轉柱(4)的上端與傳輸架(2)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底箱(1)的內部設有與伸縮旋轉柱(4)連接的旋轉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第三氣缸(15)、齒條(16)和齒輪(17),所述伸縮旋轉柱(4)的下端固定設有轉軸(18),且轉軸(18)的下端與底箱(1)的底部內壁轉動連接,所述齒輪(17)固定設置于轉軸(18)的軸壁上,所述第三氣缸(15)固定設置于底箱(1)的內側壁上,所述第三氣缸(15)的活塞桿末端與齒條(16)固定連接,所述齒條(16)與齒輪(17)嚙合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內側壁固定設有控制器(19),所述第一氣缸(8)、第二氣缸(12)和第三氣缸(15)均與控制器(19)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傳輸硅片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風箱(5)的底部固定設有進風扇(20),所述吸風箱(6)的底部固定設有出風扇(21),所述吸風箱(6)的內部傾斜固定設有過濾網(22),所述過濾網(2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震動電機(23),所述吸風箱(6)的側壁且位于過濾網(22)朝下傾斜的一側設有取渣口,且取渣口的內部螺紋設有蓋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贊,張敏,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摩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