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精度加工,尤其涉及一種類似懸臂類弱剛性零件的穩固裝夾方法。
技術介紹
1、加工懸臂薄壁類零件一般剛性差,加工時零件變形較大,同時伴隨振動,影響零件的加工精度,并且懸臂薄壁類零件在裝夾過程中,裝夾難度較大,會產生零件變形,保證不了加工要求。因此在懸臂薄壁類零件的裝夾過程中,如何保證零件不產生變形,減少振動難度較大,加工尺寸控制困難,因此導致薄壁類零件普遍存在加工難度大,生產效率低,合格率低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通過在夾具上增加傳統的剛性的輔助支撐方式提升薄壁件的剛性,該支撐均方式是采用螺旋裝置進行調節,調節好以后,將支桿固定并進行加工,在加工過程中零件會產生一定的變形量,支撐桿與零件之間會產生縫隙,常規裝夾方法效果不理想,還會導致變形量加大和振動現象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穩固懸臂類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針對該類零件增加在夾具上的安裝剛性,提高強度,減少零件變形與加工時產生振動,提高加工精度。
2、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
3、提供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所述懸臂弱剛性零件具有固定部和懸臂部,所述固定部能夠固定在加工平面上,所述懸臂部相對于所述加工平面懸空;所述裝夾方法使用楔形支撐塊和千分表,所述楔形支撐塊的底部能夠在所述加工平面上平移滑動,且在移動到合適位置時能夠在加工平面上固定,所述楔形支撐塊的上部為斜面,所述斜面與水平面呈大于零度的夾角;
4、所述裝夾方法包括如
5、步驟1、將所述懸臂弱剛性零件的固定部與加工平面進行固定,并且使得所述千分表的探頭貼在所述懸臂弱剛性零件的懸臂部上端,保持千分表的指針處于參考位置;
6、步驟2、將所述楔形支撐塊在所述加工平面上進行平移滑動,使得所述斜面逐漸接近所述懸臂;
7、步驟3、使得所述楔形支撐塊碰觸到所述懸臂弱剛性零件的懸臂部下端,當千分表的指針產生擺動,且擺動幅度或千分表數值變化不超出預設范圍的情況下,停止楔形支撐塊,并將所述楔形支撐塊固定在所述加工平面上;
8、步驟4、在所述楔形支撐塊與所述懸臂部的接觸支撐位置灌注可固化型膠液,使得所述膠液從加工平面包裹楔形支撐塊并延續到工件側邊,且所述膠液與工件側邊接觸的厚度不超過工件側邊厚度的1/3;
9、步驟5、待膠液固化后與所述楔形支撐塊形成剛性支撐。
10、進一步的,所述可固化型膠液為j-39室溫固化粘合劑。
11、進一步的,所述預設范圍在0.01mm以內。
12、進一步的,所述楔形支撐塊的的斜面與水平面呈夾角為3°-5°。
13、進一步的,所述楔形支撐塊材質為尼龍,木質或硬塑。
14、進一步的,所述楔形支撐塊還開有軸孔,所述軸孔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形成有偏心凸輪,且所述偏心凸輪位于所述懸臂部的側方,轉動轉軸,能夠使得所述偏心凸輪從側方接觸支撐所述懸臂部。
15、進一步的,所述楔形支撐塊還開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中配合有螺釘,所述螺釘還貫穿偏心凸輪,能將所述偏心凸輪與所述楔形支撐塊鎖緊固定為一體,且所述偏心凸輪位于所述懸臂部的側方,轉動偏心凸輪,能夠使得所述偏心凸輪從側方接觸支撐所述懸臂部。
16、進一步的,所述楔形支撐塊為組件,組件中每個楔形支撐塊的斜面與水平面所呈夾角不同。
17、進一步的,所述固化型膠液包裹所述楔形支撐塊的后部。
18、進一步的,步驟3中的所述楔形支撐塊為多個,且呈品字形分布,分別從所述懸臂部的前端和兩側向所述懸臂部平移滑動。
19、進一步的,所述楔形支撐塊的截面為梯形或矩形。
2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角度楔塊可以只對不同高度的懸臂空間進行多點支撐,也不受支撐表面不平度的影響,產生重復定位,實現任意支撐,使用靈活方便。
21、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偏心凸輪可以根據零件的不同位置和大小,通過轉動偏心凸輪,利用內外徑偏心差值調整距離,增加對零件的部分定位功能,而且還可以自行調整在夾具體上的任意位置對零件進行限位,使用靈活方便。
22、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本專利技術改變傳統的剛性支撐方式,利用角度楔塊與膠液固化后的粘接強度對懸臂類零件進行的一種穩固裝夾方法,從而提高零件的強度和安裝剛性,同時也通過固化膠液(特別是j39,固化后變形量小,不影響精度)對零件的粘接起到一個粘牢加固作用,有效控制零件的變形,從而解決懸臂類零件因裝夾變形導致零件不合格的問題。本方法不受懸臂零件材料和結構的限制,對大多數懸臂零件均可應用,尤其對航空發動機上懸臂弱剛性零件的加工,使用效果較好,通過該方法的應用,成功解決了懸臂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形變與振顫,應用效果好,實施成本低,應用范圍廣,便于操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弱剛性零件具有固定部和懸臂部,所述固定部能夠固定在加工平面上,所述懸臂部相對于所述加工平面懸空;所述裝夾方法使用楔形支撐塊和千分表,所述楔形支撐塊的底部能夠在所述加工平面上平移滑動,且在移動到合適位置時能夠在加工平面上固定,所述楔形支撐塊的上部為斜面,所述斜面與水平面呈大于零度的夾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型膠液為J-39室溫固化粘合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范圍在0.01mm以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撐塊的的斜面與水平面呈夾角為3°-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撐塊的截面為梯形或矩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撐塊還開有軸孔,所述軸孔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形成有偏心凸輪,且所述偏心凸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撐塊還開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中配合有螺釘,所述螺釘還貫穿偏心凸輪,能將所述偏心凸輪與所述楔形支撐塊鎖緊固定為一體,且所述偏心凸輪位于所述懸臂部的側方,轉動偏心凸輪,能夠使得所述偏心凸輪從側方接觸支撐所述懸臂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撐塊為組件,組件中每個楔形支撐塊的斜面與水平面所呈夾角不同。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型膠液包裹所述楔形支撐塊的后部。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的所述楔形支撐塊為多個,且呈品字形分布,分別從所述懸臂部的前端和兩側向所述懸臂部平移滑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弱剛性零件具有固定部和懸臂部,所述固定部能夠固定在加工平面上,所述懸臂部相對于所述加工平面懸空;所述裝夾方法使用楔形支撐塊和千分表,所述楔形支撐塊的底部能夠在所述加工平面上平移滑動,且在移動到合適位置時能夠在加工平面上固定,所述楔形支撐塊的上部為斜面,所述斜面與水平面呈大于零度的夾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型膠液為j-39室溫固化粘合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范圍在0.01mm以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撐塊的的斜面與水平面呈夾角為3°-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支撐塊的截面為梯形或矩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固懸臂弱剛性零件的裝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雪峰,張洪彬,于強,鄒德仁,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