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
技術介紹
1、塑膠注塑是一種將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到模具中,通過冷卻和固化得到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加工方法,在某些特定產品制造中,有時候需要在五金上進行注塑,使得新注塑件中包含有五金,由于模具在合模時,因五金在滑塊的底部,如果五金放置時高于滑塊底部平面,當滑塊在合模運動中,容易撞到五金,導致出現撞模現象。
2、目前通常會將固定五金的鑲件做低0.01-0.03mm,或者治具將五金放入模具中,從而形成滑塊合模時五金和滑塊之間有0.01-0.03mm的間隙,雖然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撞模的概率,但是人工或者治具將五金放入模具的過程中,人工或冶具放置容易出現放置不平整,放置不到位的情況,而一旦五金高于滑塊底面,容易出現撞模現象,導致模具出現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以解決滑塊在相互靠近進行合模時,滑塊不會撞到五金襯套的問題。
2、基于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與上模板和注塑機進行配套使用,包括下模板,且下模板上滑動設置有若干個滑塊,還包括設置在下模板下方的承板,所述承板上固定連接有貫穿下模板的鑲件,且鑲件與下模板滑動連接,所述鑲件用于放置五金襯套。
3、所述承板上設置有用于推動下模板上移的彈性部,當五金襯套放置在鑲件上時,所述彈性部能夠推動下模板和滑塊上移,使得五金襯套的位置要低于滑塊,以實現若干個滑
4、優選的,所述彈性部包括固定連接在承板上的彈簧,所述下模板的底部開設有用于放置彈簧的安裝槽。
5、優選的,所述彈性部還包括可拆卸安裝在承板上的導向桿,所述下模板上開設有供導向桿貫穿的通孔,且導向桿的頂端固定連接限位頭。
6、優選的,所述導向桿靠近其底端的周向表面開設有外螺紋,且承板上開設有與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孔,所述限位頭上開設有內陷孔。
7、優選的,所述彈簧和導向桿的數量均為四個,且四個彈簧和四個導向桿均分布在承板的四個拐角處。
8、優選的,所述鑲件包括固定柱和連接柱,所述固定柱固定連接在承板上,且下模板上開設有供連接柱貫穿的通道,所述連接柱固定連接在固定柱的頂端上,所述連接柱的半徑小于固定柱的半徑,以便于五金襯套套設在連接柱上。
9、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通過彈性部的設置,能夠推動下模板上移,當五金襯套放置在鑲件上時,五金襯套的位置要低于滑塊,避免了放置誤差,使得若干個滑塊在相互靠近進行合模時,不會撞到五金襯套,隨后上模板與下模板相互合模時,上模板會推動下模板和滑塊下移,使得五金襯套能夠與滑塊底部緊密貼合,在上模板和滑塊的配合下能夠形成注塑腔,從而便于在五金襯套上進行注塑,形成含有五金襯套的注塑件。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與上模板和注塑機進行配套使用,包括下模板(1),且下模板(1)上滑動設置有若干個滑塊(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下模板(1)下方的承板(3),所述承板(3)上固定連接有貫穿下模板(1)的鑲件(4),且鑲件(4)與下模板(1)滑動連接,所述鑲件(4)用于放置五金襯套(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6)包括固定連接在承板(3)上的彈簧(61),所述下模板(1)的底部開設有用于放置彈簧(61)的安裝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6)還包括可拆卸安裝在承板(3)上的導向桿(62),所述下模板(1)上開設有供導向桿(62)貫穿的通孔,且導向桿(62)的頂端固定連接限位頭(6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桿(62)靠近端的周向表面開設有外螺紋,且承板(3)上開設有與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孔,所述限位頭(63)上開設有內陷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鑲件(4)包括固定柱(41)和連接柱(42),所述固定柱(41)固定連接在承板(3)上,且下模板(1)上開設有供連接柱(42)貫穿的通道,所述連接柱(42)固定連接在固定柱(41)的頂端上,所述連接柱(42)的半徑小于固定柱(41)的半徑,以便于五金襯套(5)套設在連接柱(42)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與上模板和注塑機進行配套使用,包括下模板(1),且下模板(1)上滑動設置有若干個滑塊(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下模板(1)下方的承板(3),所述承板(3)上固定連接有貫穿下模板(1)的鑲件(4),且鑲件(4)與下模板(1)滑動連接,所述鑲件(4)用于放置五金襯套(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6)包括固定連接在承板(3)上的彈簧(61),所述下模板(1)的底部開設有用于放置彈簧(61)的安裝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滑塊底部有襯套的防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6)還包括可拆卸安裝在承板(3)上的導向桿(62),所述下模板(1)上開設有供導向桿(62)貫穿的通孔,且導向桿(62)的頂端固定連接限位頭(63)。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露忠,蔡峻峰,張爭鳴,楊忠誠,裴士輕,顧曉敏,
申請(專利權)人:健大精密電子山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