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橋梁施工,尤其涉及一種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
技術介紹
1、橋梁施工過程中,經常根據施工需要在梁底設置操作平臺,來為橋梁施工提供作業平臺或檢修平臺,雖然可以借助既有的橋梁檢查車等承臺裝備進行施工,但這些成套設備往往使用成本較高,在橋梁施工過程中橋面上的行走條件往往受到限制,不便于使用橋梁檢查車。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適用于雙幅橋梁施工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能夠滿足不同情況下的梁底施工要求,并能實現垮墩使用。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適用于雙幅橋梁,其包括行走機構、桁架平臺及吊桿,所述行走機構置于橋面上,其包括行走桁架、行走輪及旋轉轉軸,所述行走桁架沿橫橋向的長度大于橋梁中間隔離帶的寬度,所述行走輪可轉動地設于行走桁架的底部以使行走桁架沿順橋向移動,所述旋轉轉軸轉動地設于所述行走桁架上,所述桁架平臺設于梁底,所述吊桿從橋梁中間隔離帶穿過且其一端通過旋轉轉軸與行走機構轉動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桁架平臺固定連接。
4、進一步設置:所述桁架平臺包括上弦桿、下弦桿及立桿,所述立桿沿豎直方向連接上弦桿和下弦桿,所述上弦桿和下弦桿在相同水平方向上并排設置兩組,且兩組所述下弦桿之間設有上承重橫梁,所述上承重橫梁上鋪設有面板以作為施工平臺。
5、進一步設置:所述立桿沿上弦桿和下弦桿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根,且相鄰兩根所述立桿之間設有傾斜地連接上弦桿和下弦桿的斜桿。
6、進一步設置:所述上弦桿與吊桿之間設有傾斜設置的穩定斜拉桿。
7、進一步設置:所述三角桁架包括兩根傾斜連接的加勁弦桿,所述立桿沿豎直方向延伸至與所述加勁弦桿連接。
8、進一步設置:相鄰兩根所述立桿之間設有傾斜地連接在下弦桿與加勁弦桿之間的加勁斜桿。
9、進一步設置:所述三角桁架對應兩組下弦桿亦設置有兩個,兩個三角桁架的底部之間設有下承重橫梁,所述吊桿與下承重橫梁的中點連接。
10、進一步設置:所述桁架平臺頂部設有用于向上支撐梁底的梁底反頂可調頂托,所述梁底反頂可調頂托包括螺紋連接在立桿中的托桿,所述托桿的頂部用于與梁底相抵。
11、進一步設置:所述行走桁架包括行走桁架橫梁及行走桁架縱梁,所述行走桁架橫梁沿橫橋向延伸且其長度大于橋梁中間隔離帶的寬度,所述行走桁架縱梁分別在行走桁架橫梁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各設一根,且所述行走桁架縱梁沿順橋向延伸,所述行走輪設于所述行走桁架縱梁的底部,且每根所述行走桁架縱梁至少連接有兩個行走輪。
12、進一步設置:所述吊桿與行走桁架連接的端部設有用于與旋轉轉軸固定的固定件。
13、相比現有技術,本申請的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14、本申請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通過吊桿連接橋面上的行走機構與梁底的桁架平臺,從而形成在梁底移動的施工平臺,可以滿足不同條件下橋梁施工的需要,施工平臺的構造簡單,便于加工制造,結構安全度高,行走系統占用橋面空間位置少,對橋面上施工干擾少,移動行走方便,可以跨墩使用,具有很強的可周轉實用性。
15、本申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這些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適用于雙幅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機構、桁架平臺及吊桿,所述行走機構置于橋面上,其包括行走桁架、行走輪及旋轉轉軸,所述行走桁架沿橫橋向的長度大于橋梁中間隔離帶的寬度,所述行走輪可轉動地設于行走桁架的底部以使行走桁架沿順橋向移動,所述旋轉轉軸轉動地設于所述行走桁架上,所述桁架平臺設于梁底,所述吊桿從橋梁中間隔離帶穿過且其一端通過旋轉轉軸與行走機構轉動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桁架平臺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平臺包括上弦桿、下弦桿及立桿,所述立桿沿豎直方向連接上弦桿和下弦桿,所述上弦桿和下弦桿在相同水平方向上并排設置兩組,且兩組所述下弦桿之間設有上承重橫梁,所述上承重橫梁上鋪設有面板以作為施工平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桿沿上弦桿和下弦桿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根,且相鄰兩根所述立桿之間設有傾斜地連接上弦桿和下弦桿的斜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桿與吊桿之間設有傾斜設置的穩定斜拉桿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平臺還包括設于下弦桿下方的三角桁架,所述三角桁架包括兩根傾斜連接的加勁弦桿,所述立桿沿豎直方向延伸至與所述加勁弦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根所述立桿之間設有傾斜地連接在下弦桿與加勁弦桿之間的加勁斜桿。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桁架對應兩組下弦桿亦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所述三角桁架的底部之間設有下承重橫梁,所述吊桿與下承重橫梁的中點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平臺頂部設有用于向上支撐梁底的梁底反頂可調頂托,所述梁底反頂可調頂托包括螺紋連接在立桿中的托桿,所述托桿的頂部用于與梁底相抵。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桁架包括行走桁架橫梁及行走桁架縱梁,所述行走桁架橫梁沿橫橋向延伸且其長度大于橋梁中間隔離帶的寬度,所述行走桁架縱梁分別在行走桁架橫梁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各設一根,且所述行走桁架縱梁沿順橋向延伸,所述行走輪設于所述行走桁架縱梁的底部,且每根所述行走桁架縱梁至少連接有兩個行走輪。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與行走桁架連接的端部設有用于與旋轉轉軸固定的固定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適用于雙幅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機構、桁架平臺及吊桿,所述行走機構置于橋面上,其包括行走桁架、行走輪及旋轉轉軸,所述行走桁架沿橫橋向的長度大于橋梁中間隔離帶的寬度,所述行走輪可轉動地設于行走桁架的底部以使行走桁架沿順橋向移動,所述旋轉轉軸轉動地設于所述行走桁架上,所述桁架平臺設于梁底,所述吊桿從橋梁中間隔離帶穿過且其一端通過旋轉轉軸與行走機構轉動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桁架平臺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平臺包括上弦桿、下弦桿及立桿,所述立桿沿豎直方向連接上弦桿和下弦桿,所述上弦桿和下弦桿在相同水平方向上并排設置兩組,且兩組所述下弦桿之間設有上承重橫梁,所述上承重橫梁上鋪設有面板以作為施工平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桿沿上弦桿和下弦桿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根,且相鄰兩根所述立桿之間設有傾斜地連接上弦桿和下弦桿的斜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桿與吊桿之間設有傾斜設置的穩定斜拉桿。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梁梁底移動式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平臺還包括設于下弦桿下方的三角桁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健,魏超,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