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池生產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及其采用該涂板壓輥壓制的蓄電池極板。
技術介紹
1、鉛酸蓄電池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且價格便宜的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通訊、交通和國防等國民經濟中的眾多領域,已成為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產品。鉛酸蓄電池極板是影響蓄電池的電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制備鉛酸蓄電池極板通常需要使用鉛粉為主要原料,與水、硫酸等原料混合在一起后,將其調制成鉛膏;然后,通過填涂設備將鉛膏填涂到板柵上面,經過熟化、干燥及化成工藝的處理后,制成鉛蓄電池極板。現有技術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表面為光滑結構,經過涂板壓輥壓制的蓄電池極板其兩面均為平面,這種極板其鉛膏與板柵的結合不夠緊密,鉛膏容易脫落;另一方面,平面結構的極板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較小,影響了蓄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公開日為2021年7月6日,公開號為cn213636043u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用于鉛酸蓄電池極板的自動涂板壓輥裝置,包括架體,架體上轉動設置有主動壓輥,主動壓輥的一端傳動連接有旋轉驅動裝置,主動壓輥的正上方設置有調節壓輥,架體兩側開設有與調節壓輥兩端配合的豎直升降滑孔,調節壓輥的兩端伸出豎直升降滑孔,調節壓輥的兩端轉動連接有滑座,架體兩側的外表面設置有兩個與滑座配合的滑軌,滑座滑動設置在滑軌上,滑座上固定有調節螺母,調節螺母上連接有豎直的調節螺桿,調節螺桿的上端連接有第?一錐齒輪。該裝置可以自動調節主動壓輥和調節壓輥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厚度的鉛酸蓄電池極板需要,但該涂板壓輥均采用光面結構,經過涂板壓輥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有技術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采用該涂板壓輥可以使鉛膏與板柵的結合緊密,極板的鉛膏不易脫落,同時極板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較大,蓄電池具有較好的充放電性能。
2、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鉛膏不易脫落且具有較好充放電性能的蓄電池極板。
3、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包括上壓輥及下壓輥,所述的上壓輥外周面設有多列上壓輥凸塊,所述的下壓輥外周面設有多列下壓輥凸塊,所述的上壓輥凸塊之間的空隙構成網格狀的上溝槽,所述的下壓輥凸塊之間的空隙構成網格狀的下溝槽,所述的上壓輥與下壓輥滾壓蓄電池極板時,位于滾壓處上方的上壓輥凸塊與位于滾壓處下方的下壓輥凸塊錯位設置。本專利技術的上壓輥及下壓輥的滾壓面上均設有凸塊,這樣上壓輥和下壓輥在滾壓極板時,可以顯著提高極板涂膏的均勻性和壓實效果,使鉛膏與板柵的結合更加緊密,成品極板上的鉛膏不易脫落,經過固化的極板具有更好的力學強度。另一方面,經過專利技術的上壓輥和下壓輥滾壓的極板表面形成有很多凹坑,與平面結構的極板相比,大幅度增加了極板的表面積,即大幅度增加了極板表面同電解液的接觸面積,也就是蓄電池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大幅度提升了蓄電池充放電性能。而位于滾壓處上方的上壓輥凸塊與位于滾壓處下方的下壓輥凸塊錯位設置,則滾壓后極板兩面的凹坑也將錯位分布,這樣可以避免極板應力集中,確保極板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
4、作為優選,上壓輥凸塊在上壓輥的外周面上均勻布置,所述的下壓輥凸塊在下壓輥的外周面上均勻布置。
5、作為優選,上壓輥凸塊與下壓輥凸塊均為臺狀體,凸塊與壓輥的連接面面積大于凸塊的頂面面積。
6、作為優選,上壓輥凸塊或下壓輥凸塊的橫截面為矩形、菱形、圓形、橢圓形或正多邊形,所述的凸塊與涂板壓輥為一體結構、焊接結構或裝配結構。
7、作為優選,上壓輥凸塊的形狀及大小均相同,所述上壓輥凸塊的頂面在同一圓柱面上,上壓輥凸塊之間的上溝槽所形成的網格為矩形,所述的上溝槽長度方向與上壓輥的軸線平行或垂直。
8、作為優選,下壓輥凸塊的形狀及大小均相同,所述下壓輥凸塊的頂面在同一圓柱面上,下壓輥凸塊之間的下溝槽所形成的網格為菱形,所述的下溝槽長度方向與下壓輥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60度。
9、作為優選,上壓輥凸塊的高度為2-4毫米,上壓輥凸塊的頂面面積為8-25平方毫米,相鄰兩列上壓輥凸塊的頂面中心距為7-9毫米,所述溝槽的槽底處相鄰兩個上壓輥凸塊之間的最小間距為2-4毫米。
10、作為優選,下壓輥凸塊的高度為2-4毫米,下壓輥凸塊的頂面面積為8-25平方毫米,相鄰兩列下壓輥凸塊的頂面中心距為6-8毫米,所述溝槽的槽底處相鄰兩個下壓輥凸塊之間的最小間距為1-3毫米。
11、一種采用上述涂板壓輥壓制的蓄電池極板,包括矩形的板柵及設置在板柵兩面的鉛膏層,所述板柵兩面的鉛膏層上設有多列極板凹坑且板柵兩面的極板凹坑錯位設置,所述的極板凹坑之間構成網格狀的極板筋條。
12、作為優選,板柵兩面的極板凹坑的形狀及大小均相同,所述板柵一面的極板筋條其長度方向與板柵的邊長平行或垂直,板柵另一面的極板筋條其長度方向與板柵邊長之間的夾角為30-60度。
13、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的蓄電池極板其鉛膏與板柵的結合不夠緊密,鉛膏容易脫落且現有技術的平面結構極板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小,影響了蓄電池充放電性能的問題,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涂板壓輥可以使鉛膏與板柵的結合緊密,極板的鉛膏不易脫落,同時極板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較大,蓄電池具有較好的充放電性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包括上壓輥及下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外周面設有多列上壓輥凸塊,所述的下壓輥外周面設有多列下壓輥凸塊,所述的上壓輥凸塊之間的空隙構成網格狀的上溝槽,所述的下壓輥凸塊之間的空隙構成網格狀的下溝槽,所述的上壓輥與下壓輥滾壓蓄電池極板時,位于滾壓處上方的上壓輥凸塊與位于滾壓處下方的下壓輥凸塊錯位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凸塊在上壓輥的外周面上均勻布置,所述的下壓輥凸塊在下壓輥的外周面上均勻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凸塊與下壓輥凸塊均為臺狀體,所述凸塊與壓輥的連接面面積大于凸塊的頂面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輥凸塊或下壓輥凸塊的橫截面為矩形、菱形、圓形、橢圓形或正多邊形,所述的凸塊與涂板壓輥為一體結構、焊接結構或裝配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凸塊的形狀及大小均相同,所述上壓輥凸塊的頂面在同一圓柱面上,上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壓輥凸塊的形狀及大小均相同,所述下壓輥凸塊的頂面在同一圓柱面上,下壓輥凸塊之間的下溝槽所形成的網格為菱形,所述的下溝槽長度方向與下壓輥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60度。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凸塊的高度為2-4毫米,上壓輥凸塊的頂面面積為8-25平方毫米,相鄰兩列上壓輥凸塊的頂面中心距為7-9毫米,所述溝槽的槽底處相鄰兩個上壓輥凸塊之間的最小間距為2-4毫米。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輥凸塊的高度為2-4毫米,下壓輥凸塊的頂面面積為8-25平方毫米,相鄰兩列下壓輥凸塊的頂面中心距為6-8毫米,所述溝槽的槽底處相鄰兩個下壓輥凸塊之間的最小間距為1-3毫米。
9.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板壓輥壓制的蓄電池極板,包括矩形的板柵及設置在板柵兩面的鉛膏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柵兩面的鉛膏層上設有多列極板凹坑且板柵兩面的極板凹坑錯位設置,所述的極板凹坑之間構成網格狀的極板筋條。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蓄電池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柵兩面的極板凹坑的形狀及大小均相同,所述板柵一面的極板筋條其長度方向與板柵的邊長平行或垂直,板柵另一面的極板筋條其長度方向與板柵邊長之間的夾角為30-60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包括上壓輥及下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外周面設有多列上壓輥凸塊,所述的下壓輥外周面設有多列下壓輥凸塊,所述的上壓輥凸塊之間的空隙構成網格狀的上溝槽,所述的下壓輥凸塊之間的空隙構成網格狀的下溝槽,所述的上壓輥與下壓輥滾壓蓄電池極板時,位于滾壓處上方的上壓輥凸塊與位于滾壓處下方的下壓輥凸塊錯位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凸塊在上壓輥的外周面上均勻布置,所述的下壓輥凸塊在下壓輥的外周面上均勻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凸塊與下壓輥凸塊均為臺狀體,所述凸塊與壓輥的連接面面積大于凸塊的頂面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輥凸塊或下壓輥凸塊的橫截面為矩形、菱形、圓形、橢圓形或正多邊形,所述的凸塊與涂板壓輥為一體結構、焊接結構或裝配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壓輥凸塊的形狀及大小均相同,所述上壓輥凸塊的頂面在同一圓柱面上,上壓輥凸塊之間的上溝槽所形成的網格為矩形,所述的上溝槽長度方向與上壓輥的軸線平行或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極板的涂板壓輥,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超,朱志允,強云冰,錢琪,趙青,
申請(專利權)人:超威電源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