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粉體處理裝置,其能夠以簡單的結構對比重及大小不同的粉體均質且連續地進行一體化處理。具備:被供給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種類的粉體(P)且向規定方向旋轉的旋轉收容體(20)、收容旋轉收容體(20)的固定收容體(30)、以與旋轉收容體(20)的內周面(20S)對向且沿軸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設,與該旋轉收容體(20)的旋轉運動協動而生成含渦流的紊流,對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P)進行攪拌混合的一次處理單元(M1)、將通過一次處理單元(M1)攪拌混合后的粉體向旋轉收容體(20)周圍的規定處理空間排出的連通孔(25)、對從連通孔(25)排出的粉體(P)在其與固定收容體(30)的內周面(30S)之間賦予面壓縮剪切力而進行復合化處理,并且,使該復合化處理后的粉體(P)再次向旋轉收容體(20)的內部回流的二次處理單元(M2)。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將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種類的粉體一體地復合化的粉體處理裝置,具 體地說,涉及適合于形成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等的電極材料的粉體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3877450號公報目前,已知有如下粉體處理裝置,即旋轉驅動筒狀旋轉體,將粉粒體推至該筒狀 旋轉體的內周面,并且,使用設于筒狀旋轉體的內部的內片,賦予粉粒體推壓力及剪切力, 進行在特定的原料表面融合其他原料而一體化的、所謂復合化處理的粉體處理裝置(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此,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粉體處理裝置100,其如圖8所示,內部具備筒狀 旋轉體103,具有形成用于對粉體104進行處理的處理空間109的套筒102,利用在支承面 106和內片105之間形成的按壓部107賦予粉體104壓縮剪切力而進行復合化處理,并且, 將復合化后的粉體104的一部分從貫通孔120向筒狀旋轉體103的外部排出,使所排出的 粉體104通過葉片部件123在筒狀旋轉體103的內部進行回流,能夠實現粉體104的連續 的復合化處理。但是,上述專利文獻1中所公開的粉體處理裝置會產生如下問題。S卩,上述粉體處理裝置100,雖然在向筒狀旋轉體103供給比重大致同等的粉體 104而進行復合化處理的情況下,能夠生產性良好地得到將這樣的粉體一體結合化而成的 復合體,但是,在供給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種類的粉體并進行復合化處理的情況下,存在得 不到均質的復合體之類的問題。具體地說,在向筒狀旋轉體103的內部供給比重(例如,容積比重將粉體以一定 狀態放入一定容積的容器中時的每單位體積的質量)或大小(例如平均粒徑或比表面積 單位重量的粉體中所含的全粒子的表面積的總和)不同的多種類的粉體的情況下,由于離 心分離的作用,對于比重或大小(以下也稱為比重等)大的粉體而言,分布在筒狀旋轉體 103的內周面(支承面106)附近,由按壓部107賦予壓縮剪切力而被復合化處理。另一方 面,對于比重等小的粉體而言,分布在比重等大的粉體的內側(旋轉中心側),因此,不易由 上述按壓部107賦予壓縮剪切力,存在比重等大的粉體和小的粉體的一體化·復合化處理 變得困難之類的問題。這種現象會產生如下的問題例如,作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適于鋰離 子二次電池等的大容量化的電極材料,在活性物質(容積比重0. 72 2. 91、平均 粒徑5. 5 17. 8、比表面積0. 14 1. 73)的周圍,大致均質地配置導電材料 (容積比重0. 09 0. 22、平均粒徑:0. 04 3. 2 、比表面積:20. 1 64. 2)的凝聚體,制作將兩者進行復合一體化了的構成的導電性高的電極材料比較困難,阻礙 上述電池的大容量化。因此,本專利技術鑒于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的問題點,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以簡單 的結構對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均質且連續地進行復合一體化處理的粉體處理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粉體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粉體處理裝置 具備旋轉收容體,該旋轉收容體將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種類的粉體供給到其內部,且沿規 定方向旋轉;固定收容體,該固定收容體在其中心部收容所述旋轉收容體;一次處理單元, 其以與所述旋轉收容體的內周面對向且沿軸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設,與該旋轉收容體的旋轉 運動協動而生成包含渦流的紊流,對所述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進行攪拌混合;連通孔,其 設置在所述旋轉收容體的下部,將通過所述一次處理單元攪拌混合了的粉體向旋轉收容體 周圍的規定處理空間排出;二次處理單元,其與所述旋轉收容體一體地形成,對從所述連 通孔排出了的粉體,在與所述固定收容體的內周面之間賦予面壓縮剪切力而進行復合化處 理,并且,使該復合化處理后的粉體再次向所述旋轉收容體的內部回流。在此,所謂復合化處理是指在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的一方的周圍配置(被覆) 另一方的狀態下,作用壓縮剪切力而生成使兩者結合的復合體的處理。這樣構成的本專利技術的粉體處理裝置,不必附加用于對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進行 攪拌混合的任何特別的驅動機構等,能夠在利用旋轉收容體的旋轉運動進行將兩者攪拌混 合的一次處理后,進行賦予該粉體面壓縮剪切力而復合化并使其回流的二次處理,因此能 夠以簡單的結構實現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的均質且連續的復合一體化處理,并且,有助 于裝置的小型化、成本降低。另外,由于是經由一次處理單元及二次處理單元在旋轉收容體 的兩面施加負荷壓,所以,能夠抑制旋轉收容體的徑向的變位或旋轉變動,有助于提高粉體 的復合化處理的品質。另外,所述一次處理單元可以為被固定支承在所述旋轉收容體的外部,與該旋轉收容 體的內周面設有規定間隔,跨越該內周面的高度方向大致整個區域而對向配置的圓筒狀部件。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不必另設特別的驅動機構等,作為對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 體進行攪拌混合的一次處理單元,采用被固定支承在旋轉收容體的外部,且與旋轉收容體 的內周面設置規定的間隔而跨越高度方向對向配置的圓筒狀部件,由此,不僅能夠以簡單 的結構防止粉體向其表面的附著,而且能夠以簡單的結構順利地實現含渦流的紊流的生成 及跨越高度方向的充分的攪拌混合。另外,所述二次處理單元的構成也可以由如下構成多個壓縮剪斷部,其從所述旋 轉收容體的外周面下部向固定收容體側突設,并具有其表面與固定收容體隔開規定間隔、 形成仿照對應的固定收容體的內周面那樣的形狀的對向面,并且,所述多個壓縮剪斷部沿 周方向設置規定間隔地配設;多個上升流發生部,其形成于鄰接的壓縮剪斷部之間,生成使 從所述連通孔排出了的粉體向旋轉收容體的內部回流那樣的上升流。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因為能夠在旋轉收容體的外周部同時配置對由一次處理單 元攪拌混合后的粉體賦予面壓縮剪切力,進行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的確實的復合化處理 的壓縮剪斷部、和使復合化處理后的粉體再次順暢地向旋轉收容體的內部回流的上升流發 生部,所以,能夠進一步有助于裝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夠以簡單的結構實現可以進行連續 的攪拌混合處理及壓縮剪斷處理的二次處理單元。此外,所述上升流發生部也可以為從所述壓縮剪斷部的下方朝向上方且向旋轉方向下游側傾斜的、形成于鄰接的壓縮剪斷部之間的斜向槽。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由于能夠在旋轉收容體的外周部同時一體形成彼此的功能 不同的壓縮剪斷部和上升流發生部,所以,能夠使裝置進一步簡單化、降低成本。同時,能夠 利用向規定方向傾斜形成的傾斜槽(斜向槽)生成龍卷狀的上升螺旋流,利用該上升螺旋 流卷起被復合化處理后的粉體,并且對該粉體賦予旋轉運動,與一次處理單元的紊流生成 作用相結合,進一步促進隨后的粉體的攪拌混合處理。此外,所述連通孔也可以在徑向貫通所述旋轉收容體設置于各個所述斜向槽的同 時,設置為與所述旋轉收容體的內周面底部相對應的高度。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能夠利用一次處理單元充分地攪拌混合,將成為凝聚體的 密度高的狀態的粉體經由沿徑向貫通的連通孔,利用離心力導入二次處理單元的壓縮剪斷 部,對該粉體確實地實施充分的復合化處理。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旋轉收容體上還設置有在厚度方向貫通其底部的底部連通 孔,并且,在所述旋轉收容體的底部和所述固定收容體之間,形成有連通所述底部連通孔和 所述壓縮剪斷部的連通路。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能夠將會滯留在旋轉收容體的底部的、成為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粉體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粉體處理裝置具備: 旋轉收容體,該旋轉收容體將比重或大小不同的多種類的粉體供給到其內部,且沿規定方向旋轉; 固定收容體,該固定收容體在其中心部收容所述旋轉收容體; 一次處理單元,其以與所述旋轉收容體的內周面對向且沿軸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設,與該旋轉收容體的旋轉運動協動而生成包含渦流的紊流,對所述比重或大小不同的粉體進行攪拌混合; 連通孔,其設置在所述旋轉收容體的下部,將通過所述一次處理單元攪拌混合了的粉體向旋轉收容體周圍的規定處理空間排出;二次處理單元,其與所述旋轉收容體一體地形成,對從所述連通孔排出了的粉體,在與所述固定收容體的內周面之間賦予面壓縮剪切力而進行復合化處理,并且,使該復合化處理后的粉體再次向所述旋轉收容體的內部回流。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崎隆雄,川合勝美,片寄學,今紀裕,藤崎隆支,小澤和典,
申請(專利權)人:英耐時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